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ydrogen (Hydro)》之銘言: : 剛剛看了版上前幾篇前輩武陵楓紅的分享照片 : 拍出來的感覺有一種無法言語的感覺 : 覺得照片給我很不一樣的感受 : 但又說不出來到底好在哪..... : 感覺畫面被拉大了 那種拉大不完全是廣角鏡頭的原因 : 看了一下拍攝的機子是5DII : 會不會是因為全幅機的因素 讓照片很不一樣 : 全幅機的魅力是不是就是在此呢?? 還是用回的好了 :) 你說的應該是前面bigpro兄拍的? 5D2 + 16-35 + 70-200 以我目前經手製作過的經驗 例如D3/D700的12MP. 和我自己A350的14MP 如果兩邊拍攝時條件都要求到最好 (腳架+快門線+適當iso+適當光圈+正確對焦) 輸出在適當尺寸12x18". 影像的精細度上沒有什麼差異. 都很好 如果進一步出到16x24". 則兩者的精細度都看得出有些許下降 - 但如果是5D2和A900出到16x24". 那精細度就一樣還是很好 與D700/A350有一段差距 所以在這個級距上. 依個人經驗. 135FF和APS-c機身在畫質精細度上 並沒有什麼差異 但如果提高一個級距 例如我這邊製作過Phaseone P65的影像檔案 先不論尺寸(300dpi剛好約57x76cm) 它是很明顯在高頻細節部分(高密度的線條輪廓. 例如遠方的樹林樹葉)全都能表現出來 並且有明顯超過135 DSLR的動態範圍表現 即使是比較舊的Mamiya ZD 像素與5D2相近. 但以上兩項優勢依然很明顯 (高頻細節 + 動態範圍) 只要實體輸出比較. 便可明顯看出與135 DSLR不同 這就是真正片幅上的優勢了 注意以上純粹比較影像精細度/解析力而言. 無關於影像的色彩和對比表現 因為色彩和對比都可以自由調整的 換言之 他拿5D2作得到. 別人拿別台機身也可以做到 - 就前面武陵楓葉的影像來看. 它精細度並非特別好 直接看圖也可以看出來 或是查exif也可以看到. 大多是鏡頭最大光圈F4拍的 所以他的條件. 即使你用APS-c DSLR一樣可以達成. 不會特別非得全幅機才行的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53.176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3.176 (11/18 04:22)
shinegg:不知道該說什麼..如果要取出一樣的"景" 不管什麼片幅當然 11/18 05:26
shinegg:都辦的到 但片幅在畫質細節上的幫助肯定是不同的 就如同 11/18 05:26
shinegg:PhaseOne的效果出眾一樣 FF一樣跟APSC不同 而且妳拿輸出效 11/18 05:27
shinegg:果來比 會不會張飛打岳飛.. 明明電腦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11/18 05:28
我的經驗就是. 片幅有差. 但要夠大才有差 135FF和APS的片幅還沒有到達能產生明顯差距的程度 差在哪裡. 主要就是高頻細節的部分 這種差異實際輸出比較最明顯 即使在螢幕上100% zoom來檢視. 也只能見樹不見林 而如果是縮圖就根本沒差了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5:32)
shinegg:東西 硬要扯到多一層步驟之後的輸出 環境變數差更多 11/18 05:29
shinegg:重點在於片幅對色彩細節呈現跟保留上的幫助 請別扯輸出跟 11/18 05:31
shinegg:手震好嗎.. 這麼多人想上FF難道只是嫌錢太多? 只是錢多想 11/18 05:33
shinegg:炫耀的話 645D或PhaseOne不是更好XD 11/18 05:33
輸出對影像精細度的要求會很高. 出越大. 就越高 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 不論光線條件再好. 只要手持拍攝. 畫質上就沒辦法做到perfect 同樣的zoom到100%只看一小塊局部. 很難看得出這差異何在 真正會嚴格要求拍攝條件的人很少 因為那是基於將來有實體輸出的可能. 才會想這麼作 如果預設網路螢幕就是最終輸出端的話. 亦即只要縮圖清楚就可以的話 那標準就大大降低了 當然手持拍攝也就ok 但. 這樣其實並沒有把機身鏡頭的全部性能發揮出來 如果拿這樣的結果來比較 其實意義不大 -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5:38)
shinegg:我個人的經驗是 在色彩細節跟階調的變化的完整性上 FF就比 11/18 05:34
shinegg:APSC好很多了 當然前提是在鏡頭也不弱的情況下 11/18 05:34
shinegg:當然看別人用645D或PhaseOne拍出來的更好 11/18 05:34
shinegg:這種東西一吋大一吋強是目前數位架構的情況 在還沒什麼新 11/18 05:36
shinegg:技術出現之前沒什麼好懷疑的吧? 11/18 05:37
135FF和APS-c的片幅並沒有差到能產生明顯差異 即使片幅有明顯差異如機背 其差異也不是表現在色彩和階調上. 而是在前述的高頻細節和動態範圍上 其他的. 135FF拍得出來. APS-c一樣可以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5:41)
shinegg:我不太了解 你在電腦上用100%看也看不出差別的東西 輸出會 11/18 05:41
shinegg:有什麼差.. 現在一般輸出的情況根本用不滿大部分相機的解 11/18 05:41
shinegg:析度吧 11/18 05:42
依目前螢幕桌面大小和相機像素. zoom到100%只能檢視整張影像很局部的部分 只能見樹不見林 輸出才會見到現行各款相機的真正實力 走藝術微噴輸出. 可以吃滿相機全部像素 前述的P65以300dpi輸出差不多A1 目前EPSON和Canon最新的顏料噴墨設備(stylus PRO 9900/iPF8300). 短邊都到44" 單論單次拍攝. 現在還沒有相機可以提供這麼大的source -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5:46)
shinegg:而且很矛盾的 APSC跟FF片幅大小剛好差一倍 到了645又大一 11/18 05:46
shinegg:倍 這種倍數增加的情況下 APSC跟FF你覺得沒差FF跟645你卻 11/18 05:46
shinegg:覺得有差了.. 這是為什麼呢?XD 能解釋一下原理嗎? 11/18 05:47
shinegg:另外我覺得妳對數位輸出的架構好像沒很清楚.. 到某種程度 11/18 05:47
shinegg:以後的大圖 目前沒有任何相機滿足的了那種解析度 放大後補 11/18 05:48
shinegg:間漂亮的程度 看的是你的輸出設備 不是相機.. 原本沒有的 11/18 05:48
shinegg:細節也不會出現 11/18 05:48
shinegg:你用100%檢視看不見的樹跟林 輸出後卻看的見就太神奇了 11/18 05:50
100%檢視當然看得見. 重點是只能看見整張影像的一個很小區塊 而不能用同樣精細度去檢視整張圖片 因此. 光靠100%檢視. 不容易知道最終得到的效果是如何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5:54)
shinegg:怎麼有點跳針感.. 基本上只要你的螢幕不要太小 善用縮放檢 11/18 05:56
shinegg:視應該不會是一件太麻煩或困難的事情吧...當然你一定要夠 11/18 05:57
shinegg:大才看得清楚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11/18 05:57
shinegg:基本上就算你輸出"超大"海報 也可以用放大成200% 300%來先 11/18 05:58
shinegg:看一下放大後模糊的程度 當然沒什麼意義就是 因為輸出後還 11/18 05:58
shinegg:要看各種配備跟用料的結果 差異很大 11/18 05:59
shinegg:但到了這邊 其實已經跟相機的能力沒什麼關係了吧.. 11/18 05:59
shinegg:你要輸出大於妳相機解析度的圖片 原本的細節只會"放大模糊 11/18 06:03
shinegg:" 並不會出現新的東西好嗎XDDD 11/18 06:03
對. 所以比起片幅的差異. 135 DSLR之間在像素的差異更明顯 我文中舉的例子就在說這件事
edwin11017:不太認同 FF跟APSC不是只有畫素上的差異吧! 11/18 06:05
edwin11017:親自用過5D2跟550D的感覺 那種畫質上的差異 絕對不是什 11/18 06:05
edwin11017:麼縮放到一樣大小 就可以無視 這麼單純的東西 11/18 06:07
事實上. 手持拍攝. 網路螢幕看圖. 這樣的使用方式都沒有用盡相機鏡頭的所有能耐 以這樣的結果互相比較不盡然客觀 而且5D2和550D不僅片幅不同. 像素差異也很大 如果撇開像素. 單比片幅. 像素相近的D700和A350. 依個人實際比較就是幾乎沒差 現在已經有24MP的APS-c(a77) 有機會的話. 我也會拿來跟5D2/A900比較看看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06:15)
shinegg:只能說看不出差異的人是幸福的.. (老梗 11/18 06:20
我反而想反問: 你那麼確定這差異是真的嗎? XD 你的拍攝條件穩定性要求都做到了嗎? 你有輸出12x18"或以上尺寸來比較過嗎? 其實從前面的討論就知道了....先做到這個. 再來比較
shinegg:照這樣說 即使到了數位機背這種等級 也只是強在解析度高有 11/18 06:21
shinegg:利於大圖輸出的效果 畫質上根本也沒差吧 (攤 11/18 06:21
shinegg:所以這篇想說的只是解析度一顆大一顆強 畫質跟片幅無關.. 11/18 06:26
edwin11017:原PO自己看不出來吧 我看FF跟APSC拍出來的明明差很大 11/18 06:28
edwin11017:真的畫質跟片幅沒差 那FF機是在貴甚麼意思的~ 11/18 06:29
onono:說真的~ 現在10張圖有8張再後製的比例~我不做大圖輸出!! 11/18 06:35
onono:是不是真有差異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不在乎!!我關心的可能會是 11/18 06:35
onono:ISO可用程度到哪? 影像寬容度到哪? 如此而己!! 11/18 06:37
tyke:請問我可以簡單地說,現在一般螢幕只有72dpi,色域最好也只 11/18 06:41
tyke:有自然色域80%,故在螢幕檢視(只放大到螢幕大小)根本沒差嗎? 11/18 06:43
shinegg:可以說明一下自然色域是什麼嗎XD? 螢幕72dpi又怎麼樣..你 11/18 06:47
shinegg:的照片高興給他轉成10000dpi都可以 只是細節都一樣 為了只 11/18 06:47
shinegg:是給這篇回文上面提到的有9000dpi的設備輸出而已 如果你不 11/18 06:48
shinegg:覺得輸出設備轉的效果好的話 用任何東西轉成多少dpi都不是 11/18 06:48
shinegg:問題 問題是你用相機拍出來的這張圖片 她的細節就是這樣 11/18 06:49
shinegg:妳螢幕上看不到的 印出去不會比較多好嗎.. 11/18 06:49
tyke:我是指不輸出、純網路分享、不放大到100%的目的下,因為螢幕 11/18 06:52
tyke:現在一般只有72dpi,肉眼貼著螢幕看也看不出解析度的差別。 11/18 06:53
tyke:自然色域就是自然界人眼看得到的顏色範圍,螢幕現在只到80% 11/18 06:55
tyke:而且是電漿或是最好的OLED才辦得到,所以螢幕上比較演色性也 11/18 06:56
tyke:沒啥意義,除非性能差太多或是後製把細節都爆掉了。 11/18 06:56
tyke:我想問的就是我以上論述有沒有問題啊?XD 11/18 06:57
shinegg:請問人眼看到的範圍是怎麼定義XD? 我常看到跟在用的sRGB 11/18 06:57
shinegg:adobeRGB,apple RGB,NTSC等 現在大部分螢幕都能完整涵蓋 11/18 06:58
shinegg:目前常用到的數位格式就從這些色域裡面再分出8bit顯示而已 11/18 07:00
shinegg:說真的 理論上你要跟人眼所能分辨的所有光影色彩來比 完整 11/18 07:00
shinegg:度還差很多沒錯 那為什麼這樣的範圍還可以通用這麼久? 11/18 07:01
tyke:http://ppt.cc/OP1x 範圍差異在此,而泰半螢幕只能滿足其中 11/18 07:01
shinegg:因為說真的 這樣的範圍 其實大部分人已經很難"理性上"分辨 11/18 07:02
shinegg:出差異性 但"感覺上"還是可以分辨出不同 11/18 07:02
shinegg:你貼的那個 是就可見光波長範圍內的色域表 螢幕是沒辦法完 11/18 07:04
tyke:大大慢點啦 我想一下XD 11/18 07:04
shinegg:整涵蓋沒錯(主要在對比能力) 但說真的 妳能用來輸出的色彩 11/18 07:04
shinegg:資訊 遠遠比這些還少好嗎-.- 11/18 07:04
shinegg:說難聽點 現在有些螢幕是能顯示到10bit色彩 輸出卻還只有 11/18 07:05
tyke:我應該是說螢幕目前不能100%滿足其中RGB(不確定是s或啊多筆) 11/18 07:05
shinegg:用8bit的色彩資料 你覺得哪邊顏色會比較多XD? 11/18 07:06
8bit好好出就很威了. 色數多是讓階調更連續. 跟色域廣是兩回事
shinegg:要是不論顯示器還是輸出設備 要是全部都能涵蓋這範圍的話 11/18 07:07
tyke:最新AMOLED說可以到100%,但實際上好像還沒。然後輸出這件事 11/18 07:07
shinegg:應該會有很多人樂意砸重本去擁有這樣的設備 因為光較色上 11/18 07:08
shinegg:就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11/18 07:08
廣色域校色反而麻煩 照片顏色如果不是每張彩度都衝到破表(有人會這樣做嗎?). sRGB還是最泛用的 而且也足夠了
shinegg:不好意思 現在隨便的螢幕 幾乎都能涵蓋sRGB 這是很早期的 11/18 07:08
shinegg:色彩範圍 NTSC跟AdobeRGB還比較困難 但高階螢幕還是有 11/18 07:09
shinegg:隨便一個主打廣色域的螢幕都有102%NTSC (sRGB就不用提了) 11/18 07:10
shinegg:專業級的螢幕還會主打有98%adobe廣色域一般照片常用的sRGB 11/18 07:12
shinegg:會有甚麼問題..(而且甚至很多人系統色彩管理也沒用過sRGB) 11/18 07:13
tyke:喔喔!獲益匪淺,我今天再去詳問印刷廠老闆一下,那我解析度那 11/18 07:14
tyke:這樣講有什麼問題嗎? 11/18 07:14
shinegg:解析度有什麼問題..妳輸出要用的 當然不可能只用72dpi 11/18 07:16
shinegg:A4大小的至少就要用200以上吧 輸出設備用的密度跟螢幕顯示 11/18 07:16
shinegg:是兩回事上面說的只是用螢幕能不能看到完整色彩細節而已@@ 11/18 07:17
tyke:不輸出比較下,解析度就難以判別片幅大小優劣了,這樣對嗎? 11/18 07:17
shinegg:當然不對.. 片幅在對色彩細節表現的完整度上有差 當然有些 11/18 07:20
shinegg:人是看不出來就是.. 看不出來的情況下 只差在解析度就真的 11/18 07:21
shinegg:是沒錯了XD 11/18 07:21
先做到前面說過的條件再來比比較客觀. 不然不能代表相機真正的實力 順帶一提. zoom到100%再檢視. 如果不同相機像素不同 100%所代表的實際放大倍率也就跟著變動 越高像素的100%檢視等於放得更大. 看得範圍更局部 這種比較也不在同一基準點上
tyke:所以以網路分享前提(假設最大1280*720)情況下,片幅大小只在 11/18 07:28
tyke:動態範圍和演色性上有差,解析度優勢有點被閹割了是吧? 11/18 07:29
shinegg:其實只是色彩細節的呈現上.. 動態範圍跟這關係也不大 11/18 07:31
shinegg:解析度本來就沒什麼優勢不優勢的問題 APSC解析度也很高 11/18 07:31
shinegg:網路分享不管什麼一樣都是被限制住 但片幅大能呈現出來的 11/18 07:32
shinegg:色彩細節就是比較豐富 當然這點跟你的拍攝條件 鏡頭等也有 11/18 07:32
shinegg:關係 所以上一篇回文就提過了 拍攝條件好的情況下才會有差 11/18 07:32
色彩對比都是可以調整的. 高頻細節表現才會跟片幅有關
tyke:片幅愈大、像素間距愈大,意味動態範圍和色彩資訊更好不是嗎? 11/18 07:33
tyke:嗯嗯 這樣我了解了 11/18 07:34
shinegg:片幅這話題好像N年前就吵不停了-.- 反正覺得有差的就會剁 11/18 07:34
shinegg:手指也要想辦法上 覺得沒差的 隨便一台拍得開心就好 11/18 07:34
shinegg:目前看過比較合理的說法是 每個像素能接收到的光子量比較 11/18 07:35
shinegg:多跟完整 比較有利於光電轉換時的色彩資訊補差演算 這些資 11/18 07:36
shinegg:料貼一貼 大概又是另一篇.. 11/18 07:36
tyke:斗膽再問 只論色彩 底片沖相片和數位輸出在色域和演色可有差? 11/18 07:36
shinegg:像素間距大的好處除了每個點接收到的光子量比較多以外 還 11/18 07:37
shinegg:有就是電流雜訊比較少 所以高ISO也會比較乾淨 這些都是片 11/18 07:38
shinegg:幅大的好處 11/18 07:38
tyke:我也是目前了解到光子量多寡的部分是數位片幅差異關鍵 11/18 07:38
shinegg:不太懂你問的是什麼XD 傳統底片沖相片沒有色域這問題 或者 11/18 07:39
shinegg:說 底片是類比的東西 沒有這種數位的標準XD 11/18 07:40
tyke:我的意思就是這樣 就是這兩種到底可不可以在顏色上比較啊? 11/18 07:41
shinegg:數位輸出的時候 不論沖照片還是大圖輸出 就都會有色域問題 11/18 07:41
shinegg:當然可以比較呀.. 大概就傳統CRT跟LCD比較差不多意思.. 11/18 07:41
shinegg:架構不同的東西 彼此間沒什麼標準 就純粹看個人喜好 11/18 07:42
shinegg:至於哪個印出來顏色會比較漂亮.. 這個其實看輸出設備XD 11/18 07:44
tyke:那縮小範圍,大大知道底片能呈現的顏色是否多於數位輸出嗎? 11/18 07:46
shinegg:這我不知道XD 我對底片的材料沒什麼研究@@ 但就目前能洗出 11/18 07:48
shinegg:來的結果來看 沒什麼差異@@ 但底片會有她獨特的調性就是 11/18 07:49
tyke:嗯嗯謝謝大大,另外我是指光學沖印不是掃描輸出喔 11/18 07:50
tyke:我再去查查資料好了 感謝 11/18 07:51
tyke:http://ppt.cc/pBvM 根據此圖 底片色域是優於CMYK呢! 11/18 07:56
shinegg:這個也是用光譜分析儀去看的其中一種情況下的標準 11/18 08:01
shinegg:實際上你數位檔案的照片送去照相館洗照片出來 看起來跟底 11/18 08:02
shinegg:片的並無兩樣 其實這顏色的量並不是取決於色域規格 那只是 11/18 08:03
shinegg:一個標準讓你不會顏色差太多 你在照相館印出來的照片 效果 11/18 08:03
shinegg:跟印刷品用的CMYK不一樣 而且印刷品用的設備 每個又都差很 11/18 08:04
shinegg:多.. 印的材質也不同 實在不知道要用什麼標準來比較XDDD 11/18 08:04
shinegg:一般看起來會有明顯差別的 只有以前在相機解析度還不高的 11/18 08:05
shinegg:情況下 輸出照片顆粒跟細節會差很多 現在數位相機解析度 11/18 08:06
shinegg:都上千萬的情況下 一般很難看出差別 11/18 08:06
shinegg:色域只是一個標準 也許範圍太小會影響到色彩的細節多寡 11/18 08:07
shinegg:但洗出來的顏色表現如何 其實還是看後端的輸出設備XD 11/18 08:07
tyke:我還是先致力於能掌握到的拍攝和輸出好了... 11/18 08:14
shinegg:反正拍多看多了 自然就知道有什麼差了... 11/18 08:16
Sunal:推文直接END 11/18 08:36
vchenkoshe:我覺得因為大邊幅是CCD的關係吧 11/18 10:31
Popopon:看不懂推!有沒有簡單一點的summary XD? 11/18 12:04
gaade:我想看 輸出的比較?- 11/18 12:05
有機會來我這裡就可以看了 :)
lordcolus:好文! 推文直接無視 XD 11/18 12:24
hitsukix:推文前多想三分鐘 你可以po文 11/18 12:32
LedZeppelin:推文直接end+1 11/18 12:57
citrucuckoo:回文滿好的啊, 推文看了2頁就...END! 11/18 13:09
ginnietulip:很明顯就是鏡頭設計的差異啊...這有什麼好疑惑的勒 11/18 13:13
ginnietulip:43 APS FF的鏡頭還不都是攜帶型鏡頭 沒啥好比的 11/18 13:14
WinsunChen:言簡意賅,片幅跟畫素的優勢,縮圖後本來就不明顯,極 11/18 13:31
WinsunChen:端一點的例子,MSN的圖示,你分的出事手機?消費機? 11/18 13:31
asklove:推文太多了,失敗 XD 11/18 13:31
SniperF:推文為什麼不回一篇阿...這樣看很痛苦 11/18 14:09
jlhc:文章講的很好 鏡頭 決定影響更大了 11/18 14:25
aquawill:好文,推! 11/18 15:01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15:12)
DavidCat:動態範圍跟片幅關係大嗎? 11/18 15:59
Pentax重啟645D的時候訪談裡曾經有這樣提過 因為片幅大的關係動態範圍會比較高 詳細的原理沒有解釋太多. 但看起來是如此.... 就結果論. 現行機背的動態範圍平均是比135 DSLR要高上一截 目前5D2/A900等級的135FF. DR也比APS-c DSLR要高一些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16:17)
thepilot:亂入一下,要色彩階調為什不考慮Sigma X3系列?這比起片福 11/18 16:15
thepilot:應該影響更大不是? 11/18 16:15
馬賽克CCD/CMOS沒那麼不濟啦....除了高頻細節以外它還是很威 X3的代價就是出大圖尺寸輸一截....
oboe0207:可是dxomark的分析顯示 s5 pro動態範圍比5dii/a900高耶 11/18 16:27
oboe0207:不知道是他們測試有誤還是怎樣 d7000目前都有接近14ev了 11/18 16:27
oboe0207:D7000:13.9EV 5DII:11.9EV A900:12.3EV 11/18 16:39
S5pro的CCD硬體設計不同 它就是為了高動態範圍設計的 簡單形容的話....有一點像為了追求高動態範圍. 犧牲了部分解析力 ※ 編輯: LionRafale 來自: 111.240.150.156 (11/18 16:43)
oboe0207:K5 14.1ev 645d 12.6ev 其實我是要表達的是 11/18 16:46
oboe0207: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有些概念可能會隨著改變 11/18 16:47
LionRafale:確實 11/18 17:18
ithing:買越新的相機越好 但不一定要買貴的~ 11/18 17:33
ithing:如果是想追求動態範圍的話啦... 11/18 17:34
zaqwsxcde:太專業了!推!!! 11/18 18:38
bursty:APS的動態範圍在ISO 800以後就被FF拉開了 11/18 19:23
KSAC:推一下! 11/18 19:27
Foxly:推原文! 動態範圍其實要看廠商設計,數位的技術持續在進步 11/18 20:25
Foxly:片幅的差異不是絕對 大致上同時期的同一廠商片幅越大會越強 11/18 20:26
olywang:推樓上 11/18 21:05
bigpro:二位大大的解說好清楚,太專業了 :) 11/18 23:56
shinegg:其實DXO的資料沒辦法拿來做標準吧 自己看或測試最準-.- 11/19 04:52
devin0329:看過哈蘇的照片 強大的程度遠超過片幅面積四倍 11/20 15:32
devin0329:簡直瘋狂的解像力 就算開小光圈依舊前後分離的立體感 11/20 15:33
devin0329:完全不是小片幅開大光圈能夠比擬的 11/20 15:33
devin0329:所以我完全支持片幅的差異就是絕對 11/20 15:33
ginnietulip:但哈蘇不能當135用 這也是絕對的 11/20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