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針對鏡頭防震 以及機身防震 的測試 雖然我覺得他們的測試不是相當嚴謹 但是應該還是可以讓大家參考一下 http://www.hkheadline.com/digital/digital_content.asp?contid=15512&srcty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41.18 鏡身VS機身 DSLR防震技術大考驗 現時市面上有兩大相機防震技術:機身CCD移位防震及鏡身光學式防震。到底防震功能對 拍攝者有幾大效用?邊款先最適合你?今期就來個詳細測試,以三位不同DSLR拍攝經驗的 測試者進行實測,話你知最終結果! 兩大技術四大系統 在今次的測試中,分別找來了四部1,000萬像素的DSLR,型號是Canon EOS 400D、Nikon D80、Pentax K10D及Sony A100,前兩者採用鏡身防震技術,後兩者則採用機身CCD-Shift 防震技術。以下將簡單說明一下四廠的防震技術。 【鏡身防震(Lens Shift)代表】 Canon Image Stablizer系統 Canon 的防震鏡頭以IS(Image Stablizer)命名,其技術由1980年代起開始研發,於 1995年推出了EF75-300mm f/4-5.6 IS USM,是世上首支防震鏡頭,至今的IS防震鏡頭已 有15支之多。在IS系統中,負責偵測震動的叫做迴轉感應器(Gyro Sensor),當它偵測 到震動後,致動器(Actuator)便會將部分的IS鏡頭組向著光軸垂直移動,移動程度視乎 相機的震動幅度而定。 一般來說,遠攝變焦鏡的防震系統的鏡片組由2組3片構成,標準鏡則由1組2片構成。IS正 常來說適用於靜物拍攝,不過部分如EF300mm f/4 L IS USM的鏡頭會設有IS Mode 2,用 於擺拍移動主體時作影像穩定之用。 Canon IS防震鏡頭: EF 24-105mm f/4.0 L IS USM EF 28-135mm f/3.5-5.6 IS USM EF 28-300mm f/3.5-5.6 L IS USM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EF 70-200mm f/4.0 L IS USM EF 70-300mm f/4.0-5.6 IS USM 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EF-S 17-55mm f/2.8 IS USM EF-S 17-85mm f/4.0-5.6 IS USM Nikon Vibration Reduction系統 在Nikon 的VR防震系統中有兩個角速度感應器(Angular Velocity Sensor),分別偵測 垂直及水平的移動,斜向移動則由結合兩者的結果而成。感應器每1/1,000秒偵測相機的 移動,角速度數據會被傳送至鏡頭內的微電腦中,計算所需的補償。當所有資訊傳送至VR 元件,調校會於即時完成。鏡頭內的微電腦,會計算鏡頭需要移動的程度,指令會傳送至 兩個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s/VCM),以將VR鏡頭移動至特定方向,移動由兩個音 圈馬達的磁場內的電流控制,一個控制垂直,一個控制水平,兩個共同控制斜向移動。 Nikon VR系統的操作機制,於半按快門鍵或曝光時會有所不同。半按快門鍵時,VR鏡頭會 提供更穩定觀景器影像;至於到了曝光時,則會改變至為每個細微移動進行補償。再者, 在半按快門鍵至曝光之時,VR鏡頭會還原至光軸的中央位置,可令VR效果及光學表現達至 最優化。現時只有Nikon擁有這項技術特色。VR防震系統的鏡片組,主要由1組2片及1組3 片構成。 Nikon VR防震鏡頭: AF-S 200mm f/2.0G IF-ED VR AF-S 105mm f/2.8G IF-ED VR Micro AF-S 18-200mm f/3.5-5.6G DX VR IF-ED AF-S 24-120mm f/3.5-5.6G VR IF-ED AF-S 70-200mm f/2.8G VR IF-ED AF-S 70-300mm f/4.5-5.6G VR IF-ED AF-S 200-400mm f/4.0G VR IF-ED AF 80-400mm f/4.5-5.6 D VR * 除了原廠鏡頭之外,Sigma亦推出了具備防震能力的AF 80-400mm F4.5-5.6 EX OS APO ,此鏡頭備有Canon及Nikon接環。 * 【機身防震(CCD Shift)代表】 Pentax Shake Reduction系統 有別於透過移動鏡片組來防震的鏡頭防震,CCD-Shift防震是利用移動感應器來穩定影像 ,最大好處是所有鏡頭也可享受機身防震帶來的好處。鏡頭沒有防震組件,亦可令體積變 得更輕巧。根據K10D公布的數據,SR(Shake Reduction)系統約可作2.5-4級的快門補償 ,在包含超過30種專利的SR系統中,由滾珠軸承震動器(Ball-bearing- mounted oscillator)及電磁組成的控制系統,以磁浮的方式將CCD感應元件,垂正、水平及以自 轉方式高速自由浮動。當相機的角速度感應器偵測到相機移動後,便會將所需的震動補償 程度傳送至電磁並移動CCD感應元件,達至防震的效果。 Pentax防震機身: K100D K10D SONY Super SteadyShot系統 Sony 採用的Super SteadyShot防手震系統中,CCD感應元件安裝於一個可移動的裝置上, 從迴轉感應器獲得手震的方向及幅度等資料,致動器便會將CCD感應元件相應移動。儘管 構造上以KONICA MINOLTA的Anti-Shake系統為基礎,但Sony在迴轉感應器、處理電路及補 正計算方式上作出改良,加強了防手震的能力,可將安全快門提升3 級。另外,Super SteadyShot系統對10Hz以下的低頻震動具修正作用,可修正拍攝者身體的輕微震動。 SONY防震機身: α100 用家實測 今次測試主要是針對現時防震技術對於不同使用者的效用作一個評估。測試的方法是以三 類不同的使用者,以拍攝固定的物件,以三組不同的快門,分別以開啟及關閉防震系統, 各拍攝10張相片,然後評定無抖動的相片數量,計算出百分比。 模特兒Cassie代表從未使用過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人士;記者Alan代表間中會使用數碼單 鏡反光相機的一般用家,有一定的拍攝相片的經驗;數碼相機測試員Gensan代表經常使用 數碼單鏡反光機的熟練用家,基本上拍攝主要是使用DSLR。 Sony(機身防震) 相機:α100 鏡頭:SAL 75-300 mm F4.5-5.6 75mm實測短評: 對於未用過DSLR的女孩子來說,防震的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理想;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偶爾 使用DSLR的用家,可見拍攝時的姿勢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Gensan雖然慣用DSLR拍攝,可 是在低於「安全快門」下不開啟防震,結果是三者中最差。但當開啟防震後,成功率便大 幅飆升。 200mm實測短評: Cassie的測試顯示長焦比短焦更容易手震,但防震的效果似乎不高;Alan在開啟防震後, 表現1比較好;至於Gensan,在1/160s時開啟防震與否的成功率相差極大,而且在安全快 門下成功率達100%。 結果分析: 廠方宣稱α100的防震系統最高可補償達3級半快門。但要留意的是,防震效果會因為不同 的鏡頭而有分別。另外,在測試時Cassie與Alan的拍攝速度比較快,這樣亦會影響到效果 ,因為過快的拍攝速度,身體的震動亦會比較大,系統未必能快速補償到震動的影響。從 結果中可以看到,在200mm、1/160s 時,其實可達90%成功率,但Cassie與Alan只有60%。 其實在α100的觀景器上會顯示震動幅度的指示燈,如果善用的話,效果可以更好。 防震效用 Cassie:★★ Alan:★★ Gensan:★★★ 防震小貼士: 沒有防震下如何拍攝? 沒有防震,又要在慢快門下拍攝,就只能靠用三腳架。但有時環境未必可以用到三腳架, 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提高ISO值來提高快門速度。當然提高ISO值會帶來其他問題,例如雜訊 會增多、銳利度會下降等等。但現在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雜訊表現已很好,就算用ISO 800也可以接受。究竟提高多少呢?舉個例子供大家參考。假設沒有防震的情況下,ISO 100,光圈已開到最大,鏡頭焦距為85mm,因此「安全快門」約為1/85s,當作1/100s好了 ,如果這時快門為1/25s,即是比「安全快門」低了兩級,ISO值便要由ISO 100,調校至 ISO 400即可。如果是低了三級,即是要將ISO值提高至ISO 800,為避免影響成像,也可 以設定至ISO 400,餘下的一級補償,就要利用姿勢、借力的支撐點及經驗去補償。 Pentax(機身防震) 相機:Pentax K10D 鏡頭:smc Pentax-DA 1:4-5.6 50-200mm ED 70mm 實測短評:Cassie無論有沒有開啟防震,1/25s時全滅!在安全快問時也沒有100%的 成功率。Alan的表現也好不了多少,防震效果相當弱,即使開啟防震再配1/100s較高速度 的快門時,成功率也只有80%。Gensan的情況好得多,開啟防震後,就算是1/25s也有70% 成功率,成績相當理想。 200mm實測短評:Cassie的成功率不算理想,開啟防震最多只有 80%,沒有開啟時最多也 只有70%,防震系統作用不大。Alan的結果也令人失望,就算在1/320s的安全快門下,開 啟防震後亦只有80%。至於 Gensan,在1/80s時成功率由0%跳升至60%,證明拍攝時要有好 效果,也要一定的拍攝經驗。 結果分析: 從結果中見到,拍攝經驗對成功率提高有幫助,若懂得正確的拍攝姿勢,在比較慢的快門 速度時,成功率相對地比較高。例如在70mm、1/25s及1/50s, Cassie及Alan無論防震開 關與否,完全沒有分別,相反Gensan的測試結果則相當理想,甚至有100%成功率。 防震效用 Cassie:★★ Alan:★★ Gensan:★★★ 防震小貼士: 三腳架防震檢定 使用三腳架時,應否啟用防手震功能?這是個很常見的FAQ。簡單來說,Nikon陣營視乎鏡 頭而定。基本的建議答案是「不啟用」,原因是配合安穩程度不足的三腳架時,有可能出 現誤判的情況,不過,Nikon VR鏡頭之中亦有一些對應三腳震動的型號,故即使設定為「 啟用」也無問題。這種鏡頭包括AF-S Nikkor ED 200mm F2G(IF)、AF-S VR Nikkor ED 300mm F2.8G(IF)、AF-S VR Zoom Nikkor ED 200-400mm F4F(IF)三支。Canon的情況也差 不多,同樣,Canon自1999年下半年以後發售的鏡頭中亦已具備三腳架檢知功能,防止出 現誤判情況,故就算「啟用」對拍攝也無大礙,包括EF300mm F4L IS USM、EF100-400mm F4.5-5.6L IS USM、EF28-135mm F3.5-5.6 IS USM三支。至於Pentax及Sony陣營,則完全 建議「不啟用」。 Canon(鏡頭防震) 相機:Canon EOS 400D 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USM 70mm實測短評:鏡頭的重量對女孩子來說也許是個負擔,不過從開啟與關閉防震前後的差 別,證明有一定的作用。Alan的成功率比較高,而且在安全快門時達100%;在Gensan手上 時Canon的防震效果尤其明顯,在低至1/25s時也有80%,相當理想。 200mm實測短評:重量加上長焦距,令Cassie在安全快門下有80%成功率,表現不錯。Alan 的成功率也很理想,在低一點的1/160s達到90%,成效不俗。Gensan在1/80s時達到70%, 而在1/160s時更達100%。 結果分析: 鏡身防震系統發展多年,技術相當成熟,每一支鏡頭在設計時已充分考慮防震的結構,可 以將其優化。平均來說,各人的成功率不俗,似乎IS光學防震系統對不同使用者的適應性 較高。就算平時未用過DSLR的Cassie,也至少有50%成功率。 防震效用 Cassie:★★★ Alan:★★★ Gensan:★★★ 防震小貼士: 安全快門作參考 一直以來,有所謂的「安全快門」,但每個人手震的程度不同,所謂安全快門,其實是一 個參考值。「安全快門」的計算方法很簡單,通常會以ISO 100作起點,使用「1/焦距」 作為參考用的方式,例如焦距為20mm時,安全快門便是1/20s,餘此類推,100mm的「安全 快門」便是 1/100s。由此得知,焦距愈長,需要的「安全快門」便要愈快。 然而,現今主流的APS-C尺寸的影像感應器,都會令到焦距須乘以1.5或1.6倍,例如200mm 焦距換算後便變成300mm(以1.5倍計算),安全快門亦由 1/200秒變為1/300秒。可是, 隨著現今數碼相機像素愈來愈高,細節的顯示愈見精細,放大相片後更容易令人察覺到手 震,故這個參考數字是否能繼續應用已成疑問,也許要求會更嚴格也說不定。因此,安全 快門只具參考作用。 安全快門參考值 焦距 20mm 50mm 100mm 135mm 200mm 300mm Full Frame 1/20s 1/50s 1/100s 1/135mm 1/200s 1/300s APS-H 1/30s 1/80s 1/150s 1/200s 1/250s 1/400s APS-C 1/35s 1/100s 1/200s 1/250s 1/320s 1/500s Nikon(鏡身防震) 相機:Nikon D80 鏡頭:AF-S VR Zoom Nikkor ED 70-200mm F2.8G(IF) 70mm實測短評:Cassie在開啟防震前後的分別不大,兩者幾乎相同。但Alan的防震效果比 較好,在1/100s時達100%,低一級的1/50s亦有60%。至於Gensan,在安全快門下開關VR與 否分別不大,低於安全快門時部分成效顯著。 200mm實測短評:在長焦距下,Cassie所得的防震效果比較明顯,不過只限於在安全快門 時。Alan的更為明顯,在1/160s時可達90%。Gensan的結果很理想,在低至1/80s達到70% ,防震系統發揮的很大的功用。 結果分析: VR 防震系統宣稱能補償3級至4級快門速度,在結果中可以見到其功效所在。不過其鏡身 重量的確會影響到女孩子握機時的穩定性。在焦距70mm時,Cassie 在開啟VR後,成功率 只有仍30%(1/25s及1/50s),但其餘兩人則有60%甚至80%的成功率。另外,VR在長焦距 時成效似乎比短焦距時為佳。 防震效用 Cassie:★★★ Alan:★★★ Gensan:★★★ 總結:機身防震?還是鏡頭防震? 其實無論是機身防震抑或鏡身防震,都有一定的作用。不過從測試中亦可以看到,鏡頭防 震的效用似乎比機身防震要好。但有一點要留意,鏡頭防震可以從觀景器中察覺到畫面震 動,在拍攝時可以等待一個好時機才按快門,理應效果會比較好。另一方面,如果用家有 一定的拍攝經驗,兩種防震技術都甚為有效。究竟選擇機身防震還是鏡頭防震呢?從成效 去考慮,初心者用鏡頭防震的效果較好,但售價卻貴;相反選擇機身防震,就比較經濟實 惠。如果不是經常要用長焦距鏡頭,選擇機身防震就顯得合理,反之鏡頭防震就比較適合 。 防震小貼士: 正確姿勢加強穩定性 防手震功能的成功率,與正確的持機姿勢有很大關係。菲林時代便開始使用單鏡機的用家 ,通常都無大問題,但慣於使用LCD取景的輕巧機用家,升級至DSLR後或許未能做到正確 的持機姿勢,這樣便會增加手震的機會,拍攝的成功率自然下降。要改善這種情況,方法 其實很簡單,只要懂一點竅門,就能輕鬆掌握。 1. 緊貼身體 首先要以最自然的握法緊握相機,現代的相機外型,都會依據人體工學設計,手柄外型會 盡量配合使用者。不過要穩定拍攝,手臂可緊貼身體,目的是抑制上半身的動作,而且因 為有了依靠,手臂亦不會不自由主地震動,同時相機貼緊面部,形成三個支撐點(雙手及 頭部),這種拍攝姿勢是最穩定的。 2. 用左手托好鏡頭 在拍攝時,左手有著支撐相機的作用。一般雙手握著相機機身兩旁的方法其實不正確。正 確的方法是找出機身加上鏡身的重心位置,以左手托著鏡頭,尤其是長鏡頭分別更為明顯 ,這樣既能穩定姿勢,長時間拍攝亦不容易疲倦。 3. 站立姿勢亦重要 當你雙腳並排站立時,上半身可能會不自覺前後輕微晃動,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盡力企直 並無幫助,反而肌肉過份繃緊會有反效果。正確的姿勢是雙腿微微分開,令重心降低一點 ,而且要採用前後腳的方式站立,就能減少前後晃動的機會。 4. 用牆壁借力 如果拍攝環境許可的話,可以找一些堅固的物件借力,例如牆壁、燈柱等等,因為有力可 借,穩定性一定會提高,增加拍攝的成功率。 資料來源 : 電腦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