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eteroy (邊緣地帶)》之銘言: : ----------------------------------------------------------------------------- : 閒聊一下 為什麼大家一直說sony缺鏡頭??撇開minolta買不到的老鏡 : 至少 : 低階 kit組 : 中階 S1770 S1020 S30 S70300 S1850 T1750.....S對他們的支援度非常完整 也沒有非常完整 像Sigma 17-70、10-20、18-50 macro、30...等,alpha接環的通通沒有HSM 價格卻沒有比較低廉 70-200 macro都換新版了,for alpha還是遲遲不出 沒有HSM使用起來雖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總是讓人心懷不滿 而Tamron的陣容又缺乏30/1.4、70-200/2.8...這類比較受歡迎的規格 Tokina最近的產品則是完全不支援alpha 所以如果只想買alpha系統的話, 等於是與12-24/4、11-16/2.8、16-50/2.8、10-17魚眼等名鏡絕緣。 SONY本家的廣角、標準焦段大光圈變焦鏡都還沒到位 50/1.7、35/2這類超值的選擇也是付之闕如 更不用說超望遠、移軸、魚眼這類特殊的鏡頭。 剛推出的新品之中,16-105似乎貴了點;18-250跟Tamron的一樣; 55-200更不知道是出來幹麻的。 G鏡、百微、ZA鏡、STF、500/8反射鏡等都是很棒的鏡頭 但總還是有些不足之處: 35/1.4 G、百微跟Nikon、Canon比,少了超音波對焦 70-200 G才剛降價,然而跟同級比較,還是略貴 ZA更不是一般人輕易就能享受到的產品 STF只能MF,焦距又長了點,光圈也稍小;儘管拍攝效果出眾,對新手來說卻未必好使 500/8光圈不能動,又太長了;那種特殊的散景,也令人很難上手。 這兩顆獨門的鏡頭,可以說是alpha的魅力所在 我想一眼就能看出是用哪顆鏡頭拍攝的,在繽紛的鏡頭世界裡這是唯二 (其實還有移軸啦...唯三之二) 但就是有一些令人卻步的缺點。 不過今年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年 至少ZA 24-70mm F2.8 SSM、70-300mm G SSM會豋場 謠傳中還有ZA 16-35/2.8、35/2、24/1.4、400/2.8...等 然而價格是否夠有吸引力,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 也有S20/24/28定焦三兄弟等等 : Sony自己的百微(Minolta) 好玩的500R(minolta) : 高階 70200G(minolta) T*85 1.4 : 閃燈 一般閃燈 微距用環閃都有 機身內建遙控閃燈功能 : 也許現階段貧乏了點 但都很夠用啦~ : 而且全部都有機身防震加持 沒有差到哪裡吧~ 這應該是最能說服使用者的alpha特點 但是綜觀DSLR業界,Olympus/Panasonic、PENTAX/SAMSUNG都已經有機身防手震 Canon、Nikon也在加強IS/VR鏡頭的陣容 這項alpha一直引以為傲的特色,優勢正在逐漸消退 : 如果說真的哪裡比較囧 應該是台灣的客服部非常不專業吧~ : 不過大可全部依賴SIGMA 俗擱大碗 服務專業親切 鏡頭群齊全好用~ 啊 說到後來好像是在唱衰alpha一樣 不過鏡頭的選擇,真的還是要看個人的用途 有可能買了kit就一輩子都滿足了。 而只為了STF就買alpha 100來接,或是只為了移軸鏡就從Nikon跳Canon的例子, 也是有。 這是以個人經濟能力跟喜好作為基礎條件的選擇 不必一聽到別人說哪家這個沒有、那個沒有就卻步, 針對各家系統的特色,多去打聽、多找機會試用, 對找到跟自己最match的系統很有幫助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的話,隨便買也可以 用久了以後會適應的。 -- "If you don't like my attitude, Then you can F-of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07.131
jokers:最後一段中肯。 01/11 23:44
Daddario:推 ! 01/12 01:13
peteroy:覺得超音波無所謂...但最後幾段中肯到不行....大推!!!!!!! 01/12 10:28
aquawill:推最後一段,買了就好好用,不然坐這望那< 01/12 21:31
aquawill:損失的只有自己,廠商只有賺錢 01/12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