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恆定光圈F2.8變焦鏡四鏡評測:DA*16-50TAMRON17-50SIGMA17-50SIGMA18-50 強烈建議先看圖文版,底下文字是截取小的文章中段落所以會比較沒頭沒尾 PS因為本身是P家系統,所以是先以P家系統為出發,也歡迎大家當個參考。 PS再PS 總結裡頭跟大家玩個小遊戲,歡迎大家看完文章後比較看看囉XD PS3順便在此強調一下,因為這次的測試沒有專業度可言, 所以有很多變因沒有控制好,讓實驗結果有所出入, 特別是F2.8光圈全開銳利度、變型抑制、人像實拍3這幾個部份。 請大家參考看看,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提出,也歡迎告知小弟更好的測試方法^^ 原始圖文 (上) http://www.wretch.cc/blog/yves/13336121 (下) http://www.wretch.cc/blog/yves/13338548 (總結) http://www.wretch.cc/blog/yves/13338674 -----------------------文字版-------------------------------------------------- 一、規格比較 就規格上來說,PENTAX DA*16-50本家最優勢的還是在於三防設計,但是其價格真的是遠比 其他鏡頭高出很大一截。 但是若常有外出風景需求,其實這一點是真的很棒的設計。 試想看看,若是拍照拍到一半下雨,當大家都卯起來收相機的同時,你還是老神在在的拍 了很多雨中的照片,這點是真的不錯,最後總結再詳細說說這些優勢好了。 TAMRON在規格之中得到十分高的分數,價格便宜、體積小、重量輕、最小光圈、若扣掉有 macro設計的Sigma18-50 macro 之後,其對焦距離也是最近的。 不愧對大家都推薦他的高CP值。 順便附上一下近期幾支鏡頭的價格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06/5332255533_70768a918d_b.jpg
(就PENTAX而論) 二、銳利度比較 但是如果就F2.8清晰區而言,畫質排名應該是 SIGMA17-50osTAMRON 17-50PENTAX DA*16-50SIGMA 18-50 邊角的話,由於失焦問題較大,所以也請當成參考用的就好。 再來比較看看縮光圈F8時。 中央 SIGMA17-50osPENTAX DA*16-50TAMRON 17-50SIGMA 18-50 邊角 SIGMA17-50osTAMRON 17-50SIGMA 18-50PENTAX DA*16-50 就銳利度的評比來看,SIGMA17-50os的贏面還是大很多,不愧對最新的SLD鏡片。 PENTAX DA*16-50雖然在光圈全開時失色,但是縮光圈之後,中央畫質銳利度的提升不少 ,可惜邊角畫質較差。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SIGMA 18-50的銳利度在f2.8及f8時都沒有領先別人,而是都在較後 面的位置。 這一點和2007年綠大所發表的「[DA☆16-50mm四部曲]PENTAX DA☆16-50 與 SIGMA 18-50 差異之比較 」 中所得知的結果是有不同的結果。不知道是在哪個環節上有所問題了? 但是若以縮圖來看的話,其實也會覺得SIGMA 18-50銳利度略勝於PENTAX DA*16-50,個人 覺得可能是sigma鏡頭本身成像的對比度較高的影響較大。 三、發色比較 比較明顯的部分還是在於PENTAX DA*16-50的顏色感覺上較為清透。其二號飲料標籤上的 黃色、三四號飲料的飲料顏色都較淡。 不過事實上是真的差異不太大的,可能在實拍比較時再進一步討論看看。 四、紫邊比較 如預期中的,PENTAX DA*16-50的紫邊真的是十分嚴重,但是TAMRON 17-50也超乎我本身 的預期,沒有很明顯。(但有可能是畫質較鬆散的關係嗎? 紫邊抑制排名 TAMRON 17-50SIGMA17-50osSIGMA 18-50PENTAX DA*16-50 紫邊的話...其實一直都是P家鏡的痛,早在FA鏡時就已經一直存在這問題,當然是指FA鏡 用在DSLR上。 不過底片上沒這問題,所以個人都還是比較推薦在DSLR上用DA鏡,FA鏡盡量還是用在底片 拍攝上。 但自K7之後的鏡頭校正,有比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也僅限於原廠鏡頭。所以原廠 PENTAX DA*16-50還是有點優勢在。 五、人像實戰比較 拍攝設定:鮮豔模式、自動白平衡。 就人像的部份而言,1.組的結果會覺得SIGMA 18-50 較偏黃,這一點和印像中的感覺差不 多。 應該是白平衡的關係,不過自動白平衡設定之後竟然會自己偏黃,這點還挺有趣的。 而PENTAX DA*16-50SIGMA17-50os感覺上比較扎實一些,但是看背景的部份, PENTAX DA*16-50似乎是有比SIGMA17-50os清透一點點,當然這部份也可能是心理因素的 關係,大家可以自行比較看看。 但看起來就會覺得TAMRON 17-50SIGMA 18-50的畫質較為鬆散一點。 其實講人像還是主要比較膚色上,這次比較的話,個人想對4.的這組來作討論,和的結果 是PENTAX DA*16-50TAMRON 17-50比較偏淡, 兩支SIGMA鏡頭的膚色表現上是來得比較扎實、濃厚。 仔細畫分的話,4.的結果,可以分為淡組和濃組,淡組當然就是PENTAX DA*16-50TAMRON 17-50。濃組則為SIGMA17-50osSIGMA 18-50。 淡組的話,PENTAX DA*16-50顏色接近眼睛實際看到的,TAMRON 17-50而則是較輕柔,似 乎還更帶一點偏藍? 濃組看起來,新的SIGMA17-50os確實是比SIGMA 18-50淡一些,也或者是說對比看起來沒 那麼強。 其實說哪個好,也沒有個準。但是就現在坊間的喜好方向來說,偏淡一點的人像表現好像 較為能被喜歡。 六、風景實戰比較 拍攝設定:鮮艷模式、手動白平衡(拍攝前先對陽光作白平衡) 就風景本身比較起來,PENTAX DA*16-50維持著一貫的印象,清透、綠色漂亮。 TAMRON 17-50的表現也和我印象差不多,是稍微帶一點豔的結果。 SIGMA 18-50的結果亦是偏黃較多,而就牽牛花來看,也好像對比高一點,花瓣亮部有些 過於死白。 SIGMA17-50os這位新兵,稟除了SIGMA鏡頭過去的偏黃,得到了更為扎實的影像,不過他 的綠色似乎還是不及PENTAX DA*16-50生動。 七、總結 總結的部份,因為今天我們不是拿四支規格、性能、價格等等因素都相同的鏡頭比較。 所以我想就對四支鏡頭做各自的見解。 PENTAX DA*16-50 PENTAX DA*16-50其最大的缺點還是在於本身高昂的價格,還有紫邊。 價格上我們就先不談,因為還是得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紫邊的問題,雖然說有可能是和TOKINA共同設計這顆鏡頭,但是罪魁禍首是誰我想也不用 多做追究。 但說PENTAX DA*16-50表現就差嗎?!不能買嗎? 我其實還是頗推薦PENTAX DA*16-50,主因還是在於他的防滴防塵性能、全時手動。當然 比別人多1mm的廣角也是優點。 2010年五月份。我到高雄拍了一場雨中的外拍,試想今天如果是無防滴性能的機身和鏡頭 ,應該沒人敢這樣玩吧。 可以比別人多了些拍攝上的機會和空間,正是PENTAX DA*16-50最強大的優勢。 至於紫邊問題,甚至廣角端變形,其實後續PENTAX發表的機身上都有像差補正的功能,表 示這些問題還是會得到改善。 又或者相關的軟體也可以進一步後製處理。 事實上雖然紫邊嚴重,但問題也很容易可以解決,所以我認為PENTAX DA*16-50還是很值 得推薦的。 TAMRON 17-50 A16一直以來都是被大家推薦拿來用在人像上,其實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 我自己本身也相當喜歡A16在人像膚色上的表現,但是他輸了一個馬達上的優勢。 不過最近TAMRON也開始有所動作,在一些過去的鏡頭上加上了USD馬達, 所以我也十分看好A16的USD馬達版。 另一個大優勢是在於價格,從上集的表格中,不論官方定價和市場二手價格, A16都是最低的,對於價格考量的人,實在也是值得推薦的地方。 再者,TAMRON台灣代理商在2010年底也默默大動作,將鏡頭保固提升至三年,據說也是有 朔及繼往? 所以這一點如果是事實,TAMRON代理商開始跟SIGMA代理商更有競爭力了。 SIGMA17-50os SIGMA 18-50 兩支SIGMA兄弟鏡一併討論,其實兩者都有一個共通的最大優勢,就是代理商恆伸的保固 。 鏡頭保固三年,許多小細節也都算在保固範圍內(如HSM馬達,甚至閃光燈的燈炮) 這一點造就了台灣SIGMA公司貨市場的廣大。 SIGMA17-50os來說,以上比較的畫質很明顯易見的,近年來從30/1.4、50/1.4的光學素質 提升, 一直到現在的SIGMA17-50os的表現,真的是十分的有競爭力。另外HSM馬達是一個優勢, 而鏡頭本身的OS防震系統, 也是一大優點,一般有聽說OS系統比PENTAX機身的SR系統還可以高0.5~1級防震,不過這 一點倒是還需要證實, 另外SIGMA17-50os也把許多功能切換做到鏡頭上,雖然看似方便,不過切換位置還蠻靠近 機身的,手大的人其實沒有很好操作。 SIGMA17-50os的另一個缺點是鏡尾接環上沒有標示紅點,只能靠標示在變焦環底下的標示 來換鏡頭。這一點讓我扣分不少。 試想,人家鏡頭都裝上去拍了好幾張了,結果自己還找不到要從哪裡裝鏡頭.... 示意圖如下 (沒得拍只好借一下以前PK的圖,SIGMA17-50os的標示和SIGMA50-150是一樣的)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08/4295048649_431689c0a8_o.jpg
至於SIGMA18-50macro,難道就真的畫質差也沒優勢嗎?我不這麼認為。 的對焦距離樂勝,因為其本身強調微距的功能,讓最近對焦距離可達到20cm。 這一點對於時常拍攝小東西或者是常寫室內食記的用戶其實是十分方便的一點, 不需要另外花錢再買一顆MACOR鏡頭,也同時兼具方便性, 對於一些食物來說,對比較強的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其實也會讓畫面變得更好看些。 其實我認為,這幾顆鏡頭的表現上相差真的不大,試問,除了自己之外,有誰可以一直看 到100%比例的大圖呢?縮圖之後真的差不太多。 加上近年來後製軟體的近步,很多問題都可以輕易解決。 我認為選擇鏡頭應該由自己本身所需而下手,這些測試的東西其實只是給自己一些參考而 已。 因應自己的需求、金錢能力、拍攝習慣下手,其實才是選擇器材的正確方法。 如果不能活用這些器材,只一昧的追隨人家買機皇鏡皇,絕對不是最明智的辦法。 活用手上的器材,其實就算是拿低階機身+KIT、甚至是小DC,也是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 正所謂:「器材只是輔助,更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那顆腦袋。」 以上測試拙劣,還請大家當個參考用用就好,希望這次的測試文章可以讓大家有些斬獲。             狗子‧依芙斯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__ __)> -- 芙斯 http://www.wretch.cc/blog/yv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217.209
DRCT:推 P家推~ 01/10 19:06
gawi:很棒的文章~~! 推 01/10 19:14
ppp9527:大推,小弟雖是N家,但是還是大推您的測試,很仔細。 01/10 19:15
olywang:讚讚讚(? 01/10 19:15
gvmlve:推推~ 01/10 19:31
kevin111536:用心,超推~~ 01/10 19:36
dodoken:大推狗子大~ 01/10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