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LOG http://hikitsu.pixnet.net/blog/post/26476102 BGM ON -------------------------------------------------------------------------- 這篇文章只是我的個人感想, 沒有批評其他廠牌的意思, 我個人也沒有對NEX非常滿意, 只是選擇不多又有需求的結果就是它了。 個人感想很主觀,如有冒犯還請各位玩家海量包涵了,千萬勿戰:P。 希望能提供有興趣購入或比較迷你機款的玩家一點參考:)。 -------------------------------------------------------------------------- (純文字) 我一直在說服自己的決定是不必後悔的,儘管自己並不滿意。 http://www.sony.jp/ichigan-e/ http://www.sony.jp/ichigan-e/products/NEX-3D/ 基本規格http://www.sony.jp/ichigan-e/products/NEX-3D/spec.html 在談NEX-3之前,先略提一下自己的相機。 其實從PENTAX K-X出來時就一直在注意,我需要給ltd找個新家; 所有一起玩攝影的朋友都力勸「妳應該去看看 K-7!」, 是的,其實我很想。 和優秀的K-7相比,K-X的性能簡直好像玩具。 即使如此,居住在可以客製化外觀選色的地區, 究竟要不要來個彩色機身還是讓我猶豫了好久好久。 而我手邊這台服役中的主戰力,是Olympus前季的E-420。 12-60mm 1:2.8-4, 出門旅行只要帶著這顆,基本上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唯一的問題在於, 雖然它已經是E-420, 搭配起12-60mm還是很重很重,尤其在想單手拍的時候(這是極不良示範)。 除了單手拍攝時很容易受傷的問題之外, 12-60mm的重量及大小在外攜時也是個問題, 得要小心翼翼,一般逛個街,實在不想要這麼大的負擔。 於是我的新機物色之旅就開始了。 納入口袋名單中的,不外乎就是這兩年的幾款仕女機── OLYMPUS E-PL1 http://olympus-imaging.jp/product/dslr/epl1/index.html 但是否還要繼續沿用不能直接轉鏡頭的機款是我的結。 PENTAX K-x http://www.pentax.jp/japan/imaging/digital/slr/k-x/feature.html 優點是可以幫ltd找到家,而且可以自己配色。 缺點是以這次標準,它還是太大太重,完全不符需求。 PANASONIC GF1 http://panasonic.jp/dc/gf1/index.html 但除了外型,對它沒有任何滿意點。 SONY NEX-3 http://www.sony.jp/ichigan-e/products/NEX-3D/index.html 我的第一臺數位類單眼就是SONY,它的優點缺點其實心裡非常清楚... 心裡想好了口袋名單(其實也沒多少好選),就展開一連串的電器行試用之旅。 Olympus是我第一間淘汰的。 其實這種迷你型的單眼相機,始終不知該不該算為真正的單眼相機。 因為不管是P牌O牌S牌, 習慣了傳統介面的人,跳來使用它,怕是只有抓狂的份。 這三款機種實在不是真正設計給真正玩慣了單眼的人使用, 不是轉接一顆單眼鏡頭,就是單眼相機了; 很明顯這個產品的目標, 是想賣給一些不懂單眼但是又想感受一下樂趣的消費者。 所以它的介面儘量都設計的就像一般普通的消費型機種, 讓他的目標市場族群能夠很快上手,也不會感覺單眼的世界就是艱澀陌生。 以一般消費型和大量AI輔助為主的介面,只附上了一點單眼操控的要素, 從碰單眼到現在十個年頭,老實說摸到這種介面實在令我手指發麻。 介面很花不說,很多功能是靠AI自動計算出來的, 但這種AI完全不是習慣於單眼的玩家所要,它卻會一直跳出來。 這種以「系統建議」>>>>>>>「玩家自決」的介面風格, 反而過去簡單可以設定完成的部份, 到了這幾種機台上都要變得複雜花俏、一樣一樣來。 於是我死了心,真正摸過之後, 完全說服自己確實不可以把這些機種幻想成真正單眼的縮小款看待。 它只是裝了一顆普通單眼鏡頭的消費機。 對於消費機轉戰迷你單眼的使用者而言可能感覺很驚豔, 但我從大機換到小機,換來的只是滿肚子失望和遷就。 沒辦法,因為要找臺順手、不受傷的小單眼是不能妥協的條件, 於是試機之後率先淘汰了介面最不上手的OLYMPUS。 E-PL1還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它的對焦非常遲鈍, 速度慢,對不到,AI部份又佔得多,拿來拍動物保證抓狂,第一個出局。 接下來很理智地淘汰的是PENTAX的K-x。 其實原因很明顯,儘管我缺一台新機身, 但以大機而言K-x無法滿足,以小機子而言,它太巨大。 理智讓我煩惱了超過半年,決定斬斷可以配色的思念。 最後就陷入了GF1和NEX3or5的抉擇。 以成像的品質,雖然sony的鏡頭實在不能令人滿意, 但終究它比panasonic要來得資深很多。 兩臺的照片拍出來其實真實感都不足,散景也散得假; 但panasonic一直以來沒能完全解決的手震問題, 以我個人好幾次交互試拍的手感,其實明顯還是遜於NEX-3。 SONY從以前F707到後來828,其實手震一直都不是它的主要問題, 問題是它的顏色… 以介面來說,儘量能夠貼近單純的單眼機種是我的選擇, GF1以我的需求而言太多花俏而不必要的功能, 美肌、復古等等的模式都是給我添麻煩的,我也不需要在相機上面調色, 越單純的自決操控越是接近需求。 色彩和成象,雙方色彩都有失真, 至於拿到手上已經拍攝很多次的SONY, 就好像PANASONIC的手震,SONY還是沒有改掉它聖誕節的老毛病。 不過橘色黃色的顏色卻是很漂亮地表現出來了。 以NEX的標準鏡,習慣了手上12-60mm這顆,就會經常不能適應。 但以它的價格來看,NEX附的雙鏡卻是很划算的。 畢竟以NEX機身的大小,事實上本不宜安裝太大的鏡頭使它重量失衡。 其實哪一廠都一樣,既然是小鏡頭ONLY, 其實就算寄望轉接環,某種程度意義上是大是小很難說。 至於標準鏡畫面的細節, 雖然雙方比上不足,NEX-3比起GF1是來得細緻很多, 我沒有打算要買S牌或P牌的鏡頭,所以完全是標準鏡間的勝負。 GF1的缺點在於細節上較為粗糙,但以NEX的問題來看, 則是雖然銳利,但細節處過於強調到失真。 尤其是白色亮點部份和黑色暗點。 上週末拿它去試拍燒肉,發光的肉汁回到電腦一看, 還是會鏡頭就是覺得一分錢一分貨。 (雖然要拿OLYMPUS 12-60mm相比是非常殘忍沒有錯) 最後來寫相機本身另一個比較大的評判,NEX這次很強調的高ISO。 ISO雜訊也是SONY家的老問題之一,雖然這問題不是只有它有; 我的習慣偏向寧可放長快門,也會捨高ISO, 所以這一點對我反而不是什麼特別。 試用了ISO800隨拍晚上街景 雜訊看來是可以被接受的。 不過我個人最高也用到1600就停,比較偏向個人習慣。 對焦方面,NEX快而比較準,簡單說就是它的AF比較聰明.... 但是MF的設定非常麻煩。 GF1比較反過來。我不喜歡GF1的AF,對不到我想要的地方。 但最糟糕的AF應該莫過於OLYMPUS的E-PL1了, 希望不是因為我操控失當才誤會了它。 以輕巧和攜帶性而言,NEX哪方面都是首選, 它的另一大特色就是SONY的當家看板,可動式LED大螢幕。 另外還有高畫質影片拍攝,以及環狀連拍功能。 我得說環狀連拍幾乎是決定我買下NEX-3的關鍵, 以喜歡外出拍景物的使用者而言,對於這一點應該都很難抗拒。 它的環狀拍攝雖然當然不能拍動態, 但只要是靜物,畫面接縫可說非常之棒。 缺點在於環狀的格式不支援RAW。 拍這種照片,不外乎移動速度穩定,移動方向保持平行。 相機本身的接圖功能倒是很能令人滿足。 速度夠快,就能拉完寬度的全景; 如果想要窄一點,移動慢些,再把空白處砍掉也就可以了。 最後要來寫的是它的.RAW2.2現在ADOBE尚未更新, 習慣開RAW的人,目前只能用SONY自己附上的軟體解, 並且它不能轉成.ORF。 SONY的軟體開圖,只能用抓狂來形容, 程式非常消耗系統資源且不穩定, 並且微調部份簡陋得寧可當初就開JPEG格式。 整體來說,這臺相機並不推薦給任何人, 或者應該說,小型的單眼相機不是能滿足人的機種, 所以原本就很不好推薦。 尤其當你聽信了他名為「單眼」,以過去單眼的品質去要求它的時候。 然而已經在比較OLYMPU和PANASONIC之下才重新選擇了SONY的現在, 事實上雖然對它並不能滿意,但重新再來一次, 我想我仍然不會有其他的決定。 只能當成它好拍,好走,好帶。 但不必太寄望這些機身的標準鏡能帶來什麼好成像。 放眼望去三家之中有兩家沒有長久的製鏡歷史和經驗, 要求太多其實是很勉強的。 我想最後總結下來,能決定讓我帶走它的理由有三: 1.輕薄短小,體積面積重量都是目前最小,手把微凸也增加手感穩定。 (有預算買NEX-5,手把比NEX-3穩拿很多) 2.環狀拍攝,我很期待拿它拍風景照。 3.7月底據說會出對PENTAX的轉接環,我祈禱著LTD終於可以有個輕巧的新家。 -- 聽一個人的願望,就可以知道他欠缺什麼。 嚮往純粹的人,習慣於繼續偽裝自己; 討厭女人的女人,是無法愛自己的; 而憧憬成為王子的人,是人間最不幸的人。 我不相信言語,只有肉體是不會說謊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58.90.115
HITACHI :是哪兩家沒有長久的製鏡歷史和經驗? 06/28 12:02
hikitsu :PANASONIC和SONY原本不是製單眼鏡頭出身啊 06/28 12:02
hikitsu :他們應該都是攝影機吧 06/28 12:02
seuil :GF1->除了外型沒有任何滿意點 你的標準還真怪(戰) 06/28 12:04
hikitsu :要討論可以,用辭挑釁就請不要了 06/28 12:05
HITACHI :Minolta表示: 06/28 12:06
seuil :NEX-3沒有防手振 GF1有 你卻覺得NEX比較不會手震... 06/28 12:07
cs0931 :NEX已經到貨了? 妳是台灣人嗎? 06/28 12:08
shivaeye :設計感怪怪的...感覺很頭重腳輕@@ 06/28 12:10
hikitsu :我沒有說NEX有防手震啊,我是說GF的防手震不如理想 06/28 12:10
Tigercatshow:國外都己經販售了。是台灣還沒。原po住日本 06/28 12:11
hikitsu :那我就不會從手震這一點去看它的意思 06/28 12:11
hikitsu :小相機都會頭重腳輕,可是一定要取捨就很... 06/28 12:11
hikitsu :NEX有個小握柄,感覺比GF好拿很多。我的手很小, 06/28 12:12
hikitsu :K-7拿不穩,NEX卻是剛剛好@@。 06/28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