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esig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同步刊載於原PO個人部落格, 希望喜歡討論日本設計的人可以多來與原PO做交流! 網誌無音樂好讀版↓ http://blog.roodo.com/ngisedjr/archives/15868923.html □□□□□□□□□□□□□□□□□□□□□□□□□□□□□□□□□□□ 學建築出身的佐藤大有機會當然也要設計一下自己的辦公室。 Nendo辦公室 位於目黑川附近的nendo的辦公室處處充滿著佐藤大特殊的思維。 他希望做出一個彼此擁有獨立性卻又相通的曖昧空間, 比起一般辦公室來的隱密,卻又比直接用牆壁阻隔來的有開放性, 於是他利用挖空的彎面弧形,像是手抓著一塊塑膠板彎曲的樣子, 利用這個元素製造了nendo的辦公室。 開會用的空間為了謀求更高的遮蔽性, 用鄉下工廠經常會使用的塑膠布當作窗簾, 讓這個空間雖然被獨立出來但卻又不會太封閉, 還是可以感覺的到外面的人在走動。 空間完成後,遠遠看反而有種像是在浪潮裡隨波逐流般的風景。 而建築概念下,佐藤大對家具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像是這張diamond chair 是佐藤大為了TOYOTA的Lexus 一起合作了一個在米蘭設計週展出的設計展覽「elastic diamond」。 這張椅子像是擁有鑽石般的縝密的分子結構,雖然素材是軟的,卻因為結構性讓他有了可以支撐人體坐下重量的高承重性。而為了達到這樣的形狀也使用了RP製作,但RP的製作有大小的限制,因此這張椅子是做了兩個部份去組裝起來。接合後再一起硬化,讓硬化後收縮的公差降至最小,接合時的準度也提升了。 而這組名為「POLAR」的桌子很有意思, 將三張不同大小高度的邊桌重新疊合後, 在桌面就會出現很特殊的花紋。 他將偏光板(polarizing film)夾入桌中夾層, 光線透過桌面後與另一張桌面疊合就會出現花樣, 而重新組合的邊桌也可以因應不一樣的生活型態。 還有一個利用光線反射的桌子也很有意思, 2011年為知名義大利家具廠商MOROSO設計的POND 桌 就巧妙地利用了鏡子的反射在視覺上帶來了家具設計的新風貌。 最上面的桌面是表面黑色,背面是圖案,底下的桌子表面是鏡子, 背面是圖案,而最底下的是表面是鏡子。 中間的桌子在與本體的桌子做結合運用的時候, 就會因為鏡子的反射呈現出很有趣的視覺體驗, 如果將這樣的數量放大, 便會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變化如其他的圖所示。 最讓我驚奇的是他幫MARUNI設計的一張薄到不行卻又異常堅固的單椅。 將一張椅腳直徑只有9mm的不鏽鋼椅子用木頭細緻地包覆起來, 完成品的椅腳直徑也不過是15mm。 看起來彷彿不堪一擊,但卻可以支撐一個大人站上去的重量。 木頭全部都是由木工職人手工打造, 接縫處也盡量貼齊木紋,像是電線包覆銅線一般, 展現了日本木工職人的高度手工技巧與佐藤大的獨特設計氛圍。 而今年最新的設計是為科技大廠ELECOM所設計的滑鼠與耳機; 他將平常在使用滑鼠的體驗上總是令人欲除之而後快的電線上面做設計, 讓它成為視覺上的焦點,這款「rinkak」滑鼠的電線穿上亮麗的顏色, 圍繞在滑鼠身上的線條也像是一種自由的鉛筆曲線描繪著滑鼠的輪廓, 視覺上有種活潑的感覺! 耳機「otokurage」則是將造型設計成水母的樣子, 不同的耳罩形狀,像是悠遊在音樂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透明軟體生物, 看著看著心情也會為之輕鬆起來。 另一方面,佐藤大在平面設計的涉獵雖然不若他在產品 與家具上的具有亮眼成績,但如果有去日本便利商店買過口香糖的, 一定看過這個包裝。他幫知名口香糖品牌LOTTE設計的「ACUO」 包裝想表現「雫」(冰晶)的清涼感, 希望由包裝的視覺上可以讓消費者還沒買之前就感受到清涼的感覺, 2009年推出的新口味更加強的清涼感的視覺感受, 好像看著包裝就可以感覺到那股沁涼。 他也和流行音樂界有合作CD 包裝設計, 一個由一對在加拿大出生的兄弟所組成的「MONKEY MAGIC」搖滾組合, 用日文與英文創作歌曲,曲風相當有趣自由, 歌詞夾雜大量英文與日文, 卻又因為音符神奇地好像是同一種文化孕育出來般的自然。 延伸閱讀: 和洋混搭,世界大同,一起MONKEY MAJIK http://mypaper.pchome.com.tw/rick0207/post/1322061277 在2008年佐藤大為他們要推出的單曲與專輯設計了整體CD視覺封面, 以專輯名稱「Time」為概念,以平常看著很習慣的風景裡, 加上一點點要素,企圖表現出一種時間獨特的的扭曲感。 比如說「together」這張單曲裡, 歌詞裡有一句「もしこの背中に翼があったら いますぐキミに届けたいあふれだす幸せを」 (如果我的背上長出翅膀,就想馬上將這份滿溢而出的幸福快遞給你。), 因此佐藤大在喇叭音箱中設計了一隻探頭而出的鴿子, 好像自己的心意也跟著音樂聲隨著鴿子快遞出去的感覺。 又或者是「あいたくて」(想見你), 在某個咖啡店裡的紙杯長著一朵花, 表達出一種在等著情人來與自己會合的一種時間感。 「ただ,ありがとう」(只是,感謝), 這首歌是日劇「あんどーなつ」(甜甜圈)的主題曲, 因此聽到就會有一種自然的甜蜜感受, 於是他將可能每天餐桌上都會有人幫自己準備的 果醬吐司的愛心早餐進而聯想到在日常生活裡對某個人自己內心中的感謝。 而在「Time」這張專輯中,呼應團名設計了一個俄羅斯娃娃般的香蕉, 扒掉一層皮裡面還有一層皮,是想表達雖然這團體是一下子就出現了, 但經過時間的焠鍊,像是俄羅斯娃娃般不斷地產生出好音樂, 無限連續的感覺也表達出這個團體一種永恆的時間感。 此外,在米蘭家具展嶄獲頭角的佐藤大也很積極參與各種展覽活動, 2006 年他辦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展覽, 名為「one percent products」, 當中的所有作品只生產100件, http://www.onepercentproducts.com/ 他在官網的概念介紹中說道: 「這不是只做一件的藝術作品, 也不是要賣上萬件的量產產品, 在生產產品的世界裡,100個是剛剛好的數量。 有的作品是因為只做100個才有辦法實現, 有的是因為不是只做100個的話就無法實現。 希望擁有的人可以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這個產品是100件的其中一件。」 我很欣賞這個PROJECT的概念, 在大量生產、大量使用、大量廢棄的這個現代, 對於產品本身的「愛著感」越來越稀薄, 東西常常是不被珍惜就很迅速地汰舊換新, 我也希望自己設計的產品本身在被消費者購買的時候, 是被帶有一種「好不容易」才買到手的感覺帶回家使用收藏。 但我也不希望產品被帶回家就是供在玻璃櫃欣賞就是了, 產品還是要用嘛!才不會躲在櫃子裡暗自垂淚。 這個系列裡我喜歡那張也是在玩光影的桌子, 像是在水面在浮載沉的泡泡, 還有他特別製作的燈泡系列,利用RP做出燈泡的形狀, 我很喜歡有一個形狀像是燈泡在搖晃的樣子, 很有一種視覺上的衝突美感。 雖然每一個燈泡都貴到不行, 但我想買到手的人應該會珍惜著使用它吧! 2009年在紐約Friedman Benda gallery先後展出了兩次 名為「ghost stories」的展覽, 第二次的ghost stories 2nd chapter很有意思, 展出一張他的新設計「fade-out chair」, 椅腳用壓克力接上木頭,利用塗裝的方式讓椅腳與木頭的接縫點自然地漸層消失, 展覽的時候在底下噴一層乾冰, 整個展覽就像是懸浮在空氣中的椅子般。 非常喜歡這個展覽的氛圍! 積極進軍國際的佐藤大也將視野放眼到台灣, 2008年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立的 「Yii」品牌在米蘭家具展屢屢創下傲人展覽佳績, 得到很多國際的注目, 並且邀請到前衛荷蘭設計團體「Droog Design」創辦人來擔任Yii的設計總監, 並在米蘭展開一系列的展覽活動。 而台灣工藝所邀請佐藤大設計這個米蘭展的展演空間, 以「street life」為概念設計了展示空間, 展覽了由台灣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創意結合台灣工藝師技術的作品。 工藝所更進一步邀請佐藤大來台為今年5/21開館的工藝設計館策劃展覽, 即日起自8/31日止, 都可以在工藝設計館看到NENDO所策劃的 「Thin Black Lines」與2011年的新作「DANCING SQUARE」展覽。 「Thin Black Lines」是以黑色的細線利用重疊堆合等手法去做出立體產品, 空間規劃也用了很多線條去引導參觀的視覺,很有意思! 而「DANCING SQUARE」則是讓許多方塊用一種 匪夷所思的角度立足在不可思議的角度舞動,讓使用產品有一種耳目一新的體驗! Nendo「黑線條‧跳舞的方塊」與工藝時尚Yii特展 http://www.ntcri.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219&Control=1&Page=1 http://ism.excite.co.jp/design/rid_E1306811070005/ 佐藤大也在桑澤設計研究所擔任講師, 本來也很期待自己專題可以讓佐藤大親自指導, 但事與願違,在我升上三年級的時候他好像就以 個人工作太忙為由沒有指導專題了。 雖然很可惜與這位設計大師緣慳一面, 但看著當年他指導的設計專題作品, 也能稍微感受到他在設計上的獨到見解! 2010年產品設計畢業展 (指導老師:佐藤大) http://www.flickr.com/photos/jerome0403/sets/72157623526117684/ 希望大家都可以利用時間抽空到南投的設計工藝館 去領略佐藤大的設計魅力!設計發浪我們下次見! □□□□□□□□□□□□□□□□□□□□□□□□□□□□□□□□□□□ 佐藤オオキのお言葉 「デザインから考える環境と、環境から考えるデザイン。 どちらのアプローチにもそれぞれ正解があると思うし、 それが一つに収束する瞬間を期待しています。」 不管是從設計開始思考環境或是 從環境開始思考設計都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結果, 但我卻期待著這兩者收斂成一個物體的瞬間。 nendo官方網站:http://www.nendo.jp/ ※所有照片版權均屬於nend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89.150 ※ 編輯: nomadJr 來自: 123.194.189.150 (06/18 17:03)
coord:作品真的超級有梗我好喜歡 Yii他也有設計椅子 06/18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