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幾年已經很少參加一些所謂的同樂性活動了 像是專二玩的同人誌、或是演奏會等等... 上個禮拜在台北有一場CWT,有我所喜歡的作者擺攤賣書 看見網路上作者的Blog留言,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 都感染了那種很熱鬧的氣氛 握到手就開心的要命、買到書很快樂...之類的 這幾天上課,行政學的程老師又開始嘮叨他的爸爸經 他說他想當一個好老師,可是另一方面他就當不成好爸爸 又開始說他跟他老婆相處的過程 說真的,老師雖然老是一臉很跩, 但是不知為何聽他說這些瑣碎小事倒也覺得很有趣 在行政學這門科目裡,有個理論是這樣的 在組織發展的未來趨勢裡:衝突管理的反應方式 第一個是攻擊:直接攻擊衝突的對方 第二個是退讓:以退化和情緒孤立的方式展現 第三個是固著:在衝突出現時,會表現以往所習得的行為習慣 第四個是折衷:一方面是文飾作用=>自我解嘲的心理,又稱「酸葡萄作用」 另一方面是替代作用=>尋找各方面的替代或補償,又稱「補償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誰對自己是特別的、自己又是誰的特別 作者之於讀者是特別的、老師之於學生是特別的、戀人之於自己是特別的 兒女之於母親是特別的、朋友之於孤獨是特別的、寵物之於主人是特別的 我們的人際網絡系統中,有好多好多種特別 嚮往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仰慕自己欣賞的對象 於是尋求到了之後,於是失去了之後 最不可得的就是補償作用 國中時很深深喜歡過的人,和在二技交往過的人是完全不同類型的 我想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在我的意識裡從未存在過補償作用的心理 但是放掉、輕輕放掉、跟完全鬆手,到離得越來越遠,卻分了好幾種層次 做到塵封回憶,第一次我花了五年到六年的時間 這之後,我喜歡上了另一個人 於是戀愛是甜蜜的,但等到熱戀期慢慢渡過,直到二年的關鍵點到了 不知為何,那段時間我總想起以前傻傻喜歡過的那個人,連作夢也夢到 以解夢的觀點來看:這樣有可能代表正在重複過去的感情模式而不自覺, 不一定是因為思念那個人。 事後再看過,總覺得那是感情告終的預言 昨天得知自己喜歡的女歌手離婚的消息,總也有相同的感覺 或許吧,最深刻的印象總是隱留而不自知 在補償心理裡自認無確切發現,但有時的確是存在的 我們永遠都在找那一份特別 然後,漸漸失去握有的特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