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月十三日 星期六 (一) 昨日自中午吃了兩片土司後,至今天中午只有喝水跟茶,中午至附近自助餐暴飲暴食,大 概是出自兩餐未吃的補償心理,不然其實我是不喜歡自助餐的,太多味道雜交,只覺得味 覺麻痺,太累了。吃完不久即腹痛,自找的麻煩,怨不得人。 (二) 搭捷運至中山站,中山書街一樣冷清,毫無起色。上禮拜曾跟書街老闆閒話兩句,覺得問 題就是業者無能力亦不願在已是錢坑裡投入資源,官員則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得剪 綵升官就好的公務員心態,對照其他地方,花了大錢,圓環最後還是不得不熄燈也就不足 為奇了。 (三) 步行至松江路口取護照,途中多經茶藝館,近來頗有意思研究茶,卻始終沒有進門,大概 是店內裝飾太過中產階級味道,說不上來的抗拒感。 至東區,沿路精神不佳,雖無拘無束,卻又覺得漫漫冬日,無所依靠...... 在頂好超市前公車站牌那塊難得的開放空間坐了半嚮,整體設計是成功的,能夠招來人氣 駐足停留使空間有了故事和歷史,回顧時便又栩栩如生。唯一的敗筆是那九二一平安鐘, 看不出來有什麼意思,也沒人搭理它,原本可以搞一個舞台,卻成了主事者自以為是的權 力慾望滿足。 (四) 而後走忠孝東路至信義誠品,行路至此,由西向東,也走了大半個台北市中心。若是G, 斷不可能同我走這些路。 在這瞎忙時代,捨車而步行,自然是極蠢之事。有時間不花在享受人生卻浪費在走路上面 ,愚不可勸!只是對我這種習慣欣賞風景,感受寒風澈骨的真實感覺甚於溫暖舒適的人來 說,走路終究是空氣清新些,可以沈思。 (五) 於信義誠品得趙清閣與友人的書信集,喊得出名字的老作家像是巴金、老舍、郭沫若等等 都有,顯見趙是文化圈裡的活躍人物。近來最愛讀的既非詩詞也非小說,而是日記與書信 這類散文中的小道。其中尤以前一代作家為最,閒話家常,不寫拗口長句,文字乾淨,三 言兩語中偶露機鋒,疏淡自如,實平日良伴。太濃的文字有如一席盛宴,偶一為之即可, 不需勉強貪食。 (六) 夜至中山堂聽北市交演Shostakovich第十號交響曲。廳內共兩層樓,格局與國家音樂廳大 不相同,二樓向前延伸離舞台極近,天花板極高且有做擴散,全無壓迫感。上半場坐二樓 第十排,演柯利奧蘭與巴伯鋼琴協奏曲,殘響短,琴音極清晰,比國家音樂廳好多了。下 半場的Shostakovich第十號交響曲,樂團演奏很放得開,中段極壓迫掙扎的管弦交響嘶吼 ,與緊跟其後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弦樂對位,竟比千百回自音響中聽見的聲音,更加感同身 受。 近來心境便是如此。 (七) 佳佳林小姐說Mravinsky指揮的老蕭交響曲(Melodia版),應該有第五、第十,月底會到。 以前隨便一間唱片行都撿得到的尋常東西,像EMI舊版的Furtwangler跟Klempeler, Melodia的諸多俄國錄音,那時也不留心,現在都一一絕版。 東拼西湊新舊夾雜地湊成一套完整全集,一套貝多芬交響曲活像唱片公司的錄音重發史。 那個買唱片的好時光是過去了,且不再回來。 -- http://tw.myblog.yahoo.com/op-1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0.46 ※ 編輯: wenthome 來自: 61.30.0.46 (01/17 00:00) wenthome:轉錄至看板 Philharmonic 01/17 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