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月十六日 星期五 真理大學聽管風琴,演了好幾首巴哈,有三重奏鳴曲No.4的慢板跟聖詠前奏曲等等,但感 覺有些散漫,彈錯不少音符。最後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BWV565應該是有準備,完成度較 高,賦格最後從細緻的音色轉到能發出巨大音響的Grand Organ上演奏,是很後浪漫的巴 哈。 於北投分館讀<<Albert Schweitzer, Musician>>第二章。 沒來由地失去所有信心,就算寫完計畫中的文章,大概只有幾個朋友禮貌性地有興趣吧! 畢竟自己的專業並不在此,只能用空泛的形容詞掩飾「偽」樂評的事實,而許多印出來的 文章,品質不也同樣如此?不過是坐在某個位置,血統比較純正,師出有名罷了。 回頭看這陣子筆記,似乎寫太多音樂,尤其是管風琴。信教的人,恐怕都沒我這個無神論 者那麼熱心。或許就是沒有信仰,不願把世界的複雜用「相信」就一筆輕易帶過,所以更 想抓住現世中的一些永恆感覺。而除了管風琴,沒有一種樂器,能夠發出那彷彿跨越現世 與永恆的無盡低音,管風琴不只是一件樂器。 音樂的意義是什麼? 「文字表達所不及的珍貴事物。」──Mendelssohn -- http://tw.myblog.yahoo.com/op-1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