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igiCurrenc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闡述世界貨幣儲備演進史,自歐洲殖民帝國時代起至美元稱霸世界,細說美元霸權的 發展、挑戰與爭議。本文由動區專欄作家 投研雙傑 撰寫。 原文網址 https://www.blocktempo.com/us-dollar-currency-hegemony-war-part-2/ 上一篇《美國霸權的誕生史,美元與世界貨幣體系〈一〉走向戰爭:貨幣霸權的鐵與血》 ,我們談到了由 19 世紀起,大英帝國從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的法國手中,奪得世界儲備 貨幣的地位和特權,到1945 年羅斯福總統和阿拉伯沙特國王共同建立起的私人紐帶,為美 國帶來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儲備。今天,就讓我們繼續看看接下來的故事! 06 陰謀 二戰後,日本從核爆後的廢土起步,朝鮮戰爭給了日本新生的機會,得到美國大力扶植, 充當反共的橋頭堡。 儘管日本滿含屈辱的簽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橫濱淪為美國大兵的歡場,胭脂水粉錢 成了眾多日本家庭的命根子。日本人憋足了勁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賣往全世界,賺著辛 苦錢,伴隨著經濟的起飛,一步步推動產業升級。 到 1970 年,日本 GDP 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野心勃勃的日本,並不滿足生產廉價商品,開始煉鋼、造車、造船、搞機床、搞半導體和 研製芯片。 1980 年,日本汽車產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不久後,日本佔據全球 40% 的半 導體、歐美 30% 的汽車和 50% 的機床市場,如日中天。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達到 500 億美元,無數美國工廠倒閉,大批美國工人失業,五大湖地區黯然失色。日本還成 為美國最大的債主。 許多美國人開始進行「購買美國貨」的運動,要求: 撲滅日本。 底特律的反日遊行工人,用大錘砸向日本車,發洩著不滿和憤怒。其他的日本貨也不能倖 免,冰箱、收音機和電視機,通通被砸。 為了讓美國這只鷹再次騰飛,美國決定打擊日本。 先是取消關稅優惠,進而提高關稅,限制日本向美國出口商品,要求日本開放市場,再對 日本汽車和電子產品進行反壟斷調查,甚至禁止日本企業收購美國高科技公司,不惜以竊 取 IBM 技術的名義逮捕日立高管 …… 但美國挑起的對日本的貿易戰,並未根本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美國很快明白過來,開始 動用更陰險的金融戰、經濟戰手段來打壓日本。 1985 年 9 月,美國強迫日德法英在紐約廣場酒店簽下「廣場協議」,要求: 日德英法的貨幣升值。 這是美國一箭雙雕的毒計。 日德英法的貨幣升值,會造成美元的相對貶值,這樣美國欠下的巨額美元債務,在不花一 分錢的情況下,就會相對減少,美國最大的債主日本將損失慘重。海外債務的減少還帶來 一個額外的好處,讓游離美國本土之外的美元數量減少,降低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同時,美國的商品會賣得相對便宜,日本的商品將賣得相對貴,日本貨會失去出口競爭優 勢,美日之間的貿易逆差就能夠解決。 日本知道美國的如意算盤,卻無法不答應。看看北方的「巨熊」,想著美國在其國內佈置 的飛機、大砲、坦克和軍艦,只能含淚簽約。 1985 年 9 月,1 美元兌換 250 日元,4 個月後,就只能兌換 200 日元,美元相對貶值 20%。英法德則是表面上唯唯諾諾,實際上陽奉陰違,德國馬克花了 1 年時間才貶值 20%。 日元的確升值了,但美國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卻沒有絲毫改變,投資者開始對美國失去 信心,大量拋售美元和美國國債。裡根總統發現美國並沒有「偉大」起來,美元的霸主地 位還受到威脅,這樣下去,美國將不能夠通過發行美國國債(印美元)來向全世界借錢了 。於是,美國又開始在匯率上動歪腦筋了。 1987 年 2 月,美國又緊急召集日德英法等國財政部長開會,要求籤署「盧浮宮協議」, 讓各國一起干預外匯市場,遏止美元貶值之勢。美國直接指示日德要壓低國內利率。才過 兩年,美國就要反轉之前的美元貶值策略,各國非常不滿,德國代表沒等會議結束就登上 回程的班機。 其實,在美國的步步進逼之下,日本的經濟已經繃成了一根弦,日本的出口和 GDP 增長 在 1986 年上半年就基本停止了。最終,為了滿足美國的要求,日本做出一系列錯誤抉擇 導致了經濟的崩潰。 07 泡沫 在羅浮宮協議談判時,日本代表曾詢問美國代表,你們讓我們為美元匯率托市,那美國用 什麼資產來作美元托市的擔保?美國代表聽完,哈哈大笑道: 用阿拉斯加可以嗎? 顯然,日本連自己的本土都守不住,美國的土地想都不要想。 深陷日元升值之苦的日本,還是遵從了美國朝三暮四的無理要求,降低了國內利率,開放 金融市場,打開了末日之門。 在美國的重壓之下,日本企業家原來的出口生意已經奄奄一息,都開始縮減在日本本土的 投資,要麼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和東南亞,要麼開始搞金融和房地產投資,日本開始「產 業空心化」。 當日本政府降低銀行利率水平,融資成本下降,資產價格上升,就更沒有人繼續搞實業了 ,大量的資金進入外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1984 年至 1989 年,日本股市上漲 368%,土地價格上漲兩倍。1989 年東京銀座的一塊 土地,拍出 97 萬美元一平米的價格,成為全球地價最高的地方。 伴隨貨幣幻覺,日本人開始亢奮。日本企業家的公子們志得意滿,他們的父輩正在併購全 世界。 三菱花 14 億美元買下洛克菲勒中心,索尼花 34 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電影。日本企業家 買下加拿大森林、澳洲鐵礦、香港豪宅。他們在紐約高樓上升起日本國旗,一切都可以用 鈔票征服。全世界都明碼標價,手中的日元就是最強大的武器。 日本人自古以來奉行的辛勤勞作為正途的價值觀坍塌,到處瀰漫的是用資產和金融工具輕 鬆賺錢的風潮,人們利用股票、地產周轉賺取的資本利得,追逐奢侈品、藝術品,所有人 都捲入消費主義的浪潮。 日本女人買了 70% 的 LV 手袋,男人們組團去泰國打高爾夫,夏威夷的海灘,終於被黑 髮黃膚的日本人佔領。 從 1987 年起,日本人花了超過 1兆日元從海外購買藝術品,大量世界名畫的拍賣價格被 刷新,梵谷的《向日葵》賣出 58 億日元,畢卡索的《皮耶瑞特的婚禮》拍到 74 億日元 ,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價格高達 119 億日元。 消費即美德成了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共識。 在這種充滿泡沫氣息的時代成長起來的後浪(青年),生活觀和價值觀與前浪迥然不同, 瞧不起努力和汗水,盲目樂觀,西化嚴重,他們也被稱作「新人類」。 東京六本木迪廳數量,3 年間翻了 6 倍,女孩們穿著緊身短裙,搖著羽扇,在煙霧射燈 之中舞動,短裙上綴著閃耀金片。 她們以同時擁有數名男朋友為傲,將「車友」(開高級汽車接送的男朋友)、「飯友」( 帶自己去高級餐廳用餐的男朋友)、「禮友」(送自己奢侈品的男朋友)等新詞掛在嘴邊 ,華麗出場。她們的正牌男朋友則有著「三高」(學歷高、收入高、身材高)的硬性要求 年輕的學子不用擔心前程,他們畢業時會收到大量的工作邀約,為了搶奪學生,企業在高 級餐廳舉辦餐會,在高級度假酒店「隔離」面試。身著得體 Armani、形象時尚的企業家 二代或青年創業家是他們的偶像,物慾高漲、模特級別的長腿豐乳美女是他們想獵取的對 象。 在東京銀座,滿街都是金融家,每個人都在討論匯市、股市和房市。他們在高級餐廳,享 受法式大餐和 1982 年的拉菲,窗外是永不停歇的嘉年華。 1989 年,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聯名出了本書,書名叫: 《日本可以說不》 這時,光是東京山手線以內的土地價格,就足以買下整個美國的所有土地。日本人驕傲的 認為,超越美國指日可待。 站在時代的轉折點上,古希臘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早就預言: 上帝欲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08 崩潰 1989 年 1 月 7 日,天皇駕崩,日本人稱這一天為「X-Day」,昭和時代結束了。 這一年註定是不祥的。 同年,聯準會啟動加息,一些嗅覺靈敏的熱線開始逃離日本股市、樓市。日本政府已經聽 到風暴前夕的嘶吼,連續加息,試圖控制危局。 然而,末日還是降臨了。 1990 年 1 月 12 日,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上線「日經指數認沽權證」,金融核彈引爆,日 本股市暴跌,至暗時刻開始。 但六本木歌舞未歇,人們依稀記得,半個月前的 1989 年 12 月 31 日,股市還達到輝煌 的頂點 38915 點,人們還普遍相信: 明年股市可以沖擊 5萬點。 誰也沒有想到,長達 20 年的熊市來了。1990 年 9 月,日經指數相關股票平均下跌 55% ,這使得幾乎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企業出現巨額虧損,進而導致其擁有的大量不動產湧 入市場,房地產立即供過於求,房價出現下跌趨勢。 1991 年,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房價一瀉千里。而國際資本 通過各種金融衍生品做空日本大發橫財後,加速逃離。 1992 年,日本出台類似房產稅的「地價稅」政策,泡沫時期囤積土地的炒房客恐慌性拋 盤,日本房地產經濟全面崩潰。199 3年,日本不動產破產企業的負債總額高達 3 萬億日 元。 「地產神話」破產,銀行接連爆雷,企業大量倒閉 …… 讓日本人信心全無,房地產連跌 14 年,經濟陷入長達 20 年的衰退,這場災難造成日本的財富損失超過二戰戰敗。 那些年來,被日本肆意收購的美國資產,如今連皮帶骨全部吐了出來。三菱以半價把洛克 菲勒中心賣給原主,索尼耗費 34 億美元買下的哥倫比亞電影虧損高達 31 億美元。那些 在泡沫時代拍下的名畫,還沒開箱就被重新送到拍賣行。 大量中古店(二手店)出現在東京街頭,二手的奢侈品成為東京特產。 爆買全世界的日本人消失了,接班的是被稱為「平成廢宅」的一代人,他們無欲無求,對 周圍的一切失去興趣,日本學者大前研一認為自己的祖國進入了「低慾望社會」,文縐縐 的概念到了北野武嘴裡,變成了: 我兒子怎麼不喜歡奔馳和嫩模了呢? 最近,有統計說,日本 18 到 39 歲的成年人,都還保持著身體的純潔,這讓通過日本科 教片完成性啟蒙的中國人大跌眼鏡。其實,「平成廢宅」一直生活在父輩貫穿一生的債務 陰影之下。 東京房價暴跌 90% 前,他們父輩都是千萬富翁,卻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千萬負翁。無數日 本中產排隊走上陽台,日本富士山下的森林,成為他們最後的歸宿。1990 年代初,來此 自殺的日本人超過 2000 人,那裡因此被稱作自殺森林。 置身於泡沫破裂後就業冰河期的「新人類」,原來唾手可得的工作沒有了,只能成為「家 裡蹲」的主要人群。 泡沫破裂後的少女們,仍想過比自己大一輩,身著緊身衣裙的女大學生深受同齡男子嬌寵 的華美生活,但同齡男子已無力承擔,為了追求一時的奢華和時髦,她們開始與叔叔爺爺 輩進行美其名曰「援助交際」的賣春活動。 儘管在泡沫膨脹時日本社會是如此美好,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但在泡沫崩潰的那一天,痛 苦更是加諸百倍。 1998 年,吉川元忠所著《金融戰敗》出版,認為日本在與美國的金融爭霸中慘敗,是日 本股市、房市、經濟和社會崩潰的原因。 最終,日本經濟再無明確的復甦前景,日元和日本失去挑戰美元和美國霸主地位的資格。 09 特權 美元的霸權給美國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處。 美國鑄幣局「生產」一張百元美鈔的成本不過區區幾分,但其他國家想獲得一張百元美鈔 ,必須向美國提供價值相當於 100 美元的實實在在的商品和服務。現在,在美國之外, 有兆美元級別的美國貨幣在流通。 外國公司和金融機構持有的不僅僅是美國的貨幣,還有美國的票據和債券。外國央行持有 的美國國債和美國準政府機構債券,早就超 10 兆美元規模,還在逐年增加。從俄羅斯到 中國,從巴西到韓國,每個國家都將流著血汗賺取的美元,購買美國債券。 但美國為這些外債付出的成本要比其國外投資回報低 2、3 個百分點。這樣,美國就可以 保持巨額的對外赤字,年復一年地讓進口高於出口,消費多於生產。他甚至可以用這一差 額投資國外公司。 對外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長久的傷痛。在這個美國主導的非對稱性的金融體系中,是中國 的「血汗工廠」在維持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是非洲的窮人在資助美國的跨國公司。 早在 1960 年代,戴高樂總統就批評道: 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 族的資源和工廠。 這一金融體系成為支持美國奢侈消費和軍事力量的重要基礎。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元 的優勢根源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而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又取決於美元的 霸權。美元的特權可以為美國的全球軍事基地網路、華爾街紓困、核導彈和富人減稅提供 資金。 維持美元的超級特權成了美國帝國的首要目標,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任何對這一特權的 挑釁行為,都將面臨美國的無情打擊。 2000 年,伊拉克的海珊決定將其石油換成歐元定價結算,試圖削弱美元石油結算貨幣的 霸權地位。 此舉獲得了法國和其他一些歐盟成員國的支持,這是對石油美元的公然違背。從那時起到 2003 年 3 月美國入侵伊拉克期間,其他幾個國家都暗示了他們對非美元石油貿易的濃 厚興趣,其中包括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 2002 年 4 月,歐盟邀請伊朗與其詳細洽淡以歐元而非美元向歐盟出售石油的情況。「拋 棄美元」運動開始威脅美元石油貨幣和全球儲備貨幣的統治地位。 2003 年,美國人攻入伊拉克總統府,推翻了海珊政權,留下超過 100 萬死去的伊拉克人 ,結束了石油換食品和歐元支付計劃,伊拉克的石油供應又回到美國公司的控制之下,又 受到美元霸權的控制,美元兌歐元的大幅下跌也被扭轉。 伊拉克戰爭真的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基地組織、打擊恐怖主義和促進民主嗎? 還是美國宣稱的將伊拉克人民從殘酷政權中「解放」出來的目的,或者實際上只是一個聰 明的幌子,殺雞給猴看,成為膽敢威脅石油美元體系國家的榜樣? 聯準會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他的著作《動蕩的世界》給出答案: 伊拉克戰爭主要是關於石油的。 10 扼殺 歐洲是伊拉克挑戰石油美元的靠山,雖然美國殺雞給猴看,但歐元謀求世界儲備貨幣的努 力並沒有停止。 而早在歐元誕生之前,美國就決定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1991 年 12 月,歐共體 12 國在荷蘭馬斯垂克簽訂《歐洲聯盟條約》,明確規定,最遲 於 1998 年 7 月 1 日成立歐洲中央銀行,並於 1999 年 1 月 1 日實行單一歐洲貨幣, 即「歐元」。 這迅速刺激了美國人敏感的神經,團結起來的歐洲是一個強大的歐洲,無論是土地面積、 人口數量,還是科技水平和經濟規模,都可以和美國抗衡,可以支撐一個強大的「歐元」 ,對美元的地位形成嚴重衝擊,這是美國人萬難接受的。 在 1999 年前,歐盟各國仍使用自己的貨幣,為了向未來的「歐元」過渡,12 種成員國 貨幣之間的匯率,以「歐洲貨幣單位」(ECU)為錨在一定波動界限內固定下來。這樣成 員國內部是固定匯率,對外則依 ECU 浮動,未來可以按 1:1 的比例發行「歐元」來替 換 ECU,這就是聯合浮動匯率制。 聯合浮動匯率制解決了從浮動匯率製到 ECU 的過渡問題,但存在致命的漏洞。貨幣質地 不同,會導致了良幣驅逐劣幣。另外,貨幣之間的利差會引發套利交易,投機者會賣出低 利率貨幣,買入高利率貨幣,套取利差收益,最終可能迫使相應的國家放棄固定匯率。 1992 年,德國為了抑制通脹,不得不提高利率,而歐盟其他成員國為了刺激經濟普遍降 低利率,擴張貨幣,這為之後的危機爆發埋下隱患。 最先倒下的是芬蘭。德國提高利率後,芬蘭人紛紛把芬蘭馬克換成德國馬克,芬蘭央行無 力維持芬蘭馬克和德國馬克的比價。9 月 8 日,芬蘭政府被迫宣布芬蘭馬克和德國馬克 脫鉤,自由浮動。 歐洲大國中,義大利的綜合國力明顯弱於英法德等國,義大利里拉也被視為「軟貨幣」。 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資本決定對里拉發動攻擊,就像群狼捕獵時總是從羊群中的老弱病殘 開始一樣。 最終,在美國資本的瘋狂拋售下,9 月 17 日,義大利宣布里拉自由浮動。 擊垮義大利里拉後,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對沖基金實力大增,信心滿滿,把槍口瞄準了下 一個獵物: 英磅。 索羅斯知道,英國在融入老歐洲還是抱緊美國大腿不放上一直猶豫不決。這時,德國拋棄 了英國。9 月 10 日,德國央行銀長施萊辛格在《華爾街日報》的訪談中提到: 歐洲貨幣體係不穩定的問題,只能通過部分國家貨幣的貶值來解決。 這是天大的諷刺。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英國時,美國人幫助英國人取得勝利。但是, 1992 年美國發動對倫敦的貨幣攻擊時,英國人卻要向德國人乞求庇護。 英格蘭銀行孤軍奮戰,將利率水平提高到 15%,仍扭轉不了英鎊的頹勢。英國政府到這個 時候還不明白,歐洲單一貨幣計劃威脅到美元地位,才是歐洲貨幣機制遭受攻擊的根本原 因。最終結果是: 英國宣布,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美國對沖基金挾戰勝英鎊之威,迅速掃蕩了歐洲貨幣體系的外圍貨幣,除了居於歐洲貨幣 體系核心地位的德國馬克外,只剩下法國法郎了。 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是歐洲貨幣體系大廈最核心的兩根支柱,如果法郎失守,那麼歐洲貨 幣體係就土崩瓦解了。德國可以不在意芬蘭馬克脫離歐洲貨幣體系,可以坐視里拉淪陷, 能毫不留情的拋棄英鎊,卻不能坐視法郎貶值。 德國聯邦銀行借給法蘭西銀行大量資金支持法郎,1993 年 7 月 22 日~ 29 日,一周時 間,法蘭西銀行共買入 1000 多億法郎,外匯儲備降為負 28 億法郎。最終,巨大的成本 壓垮了德國和法國,歐洲放棄聯合浮動匯率制,擴大各國貨幣的匯率浮動幅度。 美國對沖基金大獲全勝,代價是 1992~1994 年的歐洲貨幣危機,直接造成歐洲貨幣體系 的崩潰,沉重打擊了人們對歐洲單一貨幣的信心,而且英鎊至今游離於歐元體系之外,甚 至英國都脫離了歐盟。 這使得英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和美國走得更近,嚴重的削弱了歐盟的影響力,讓歐元 一出生就帶著巨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