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ivingSpo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幾內亞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多樣性非常高,特別是後鰓亞綱的海蛞蝓,在這裡長期潛水大 開了我的眼界,許多從前只在書本上看到的海蛞蝓,都活生生出現在我面鏡前,大幅增進 了我的分類功力以及對後鰓亞綱的興趣。我發現要細分後鰓亞綱的目不是非常容易,特別 整理出我的實戰心法: Heahshield slugs有盾牌狀的頭部,沒有Rhinophores。其中有明顯的外殼的叫bubble snail泡螺。墾丁後壁湖常見的「藍寶堅尼」就是headshield slugs,有被包起來的 internal shell。 Sapsucking slug幾乎都吃藻類,蠻多種類都是綠色的,分兩大類:有泡泡狀殼跟無殼的 ,沒有殼的外套膜會形成滿身的皺摺。Rhinophores捲起來呈管狀,「美葉」就是我們最 熟悉的代表。 問題來了,如何分辨sapsucking slugs和海兔?一樣也有rolled rhinophore也一樣吃素 ,也有parapoda/parapodia。分辨的關鍵在於seahare有oral tentacle,而sapsucking slug沒有。但還要搞清楚一點,sidegill slugs也有rolled rhinophores和oral tentacle,但sidegill slugs的右下側可見鰓。剩下的就是Nudibranchs了。 Nudibranch又分成四種: Doridina:屁股開花 Dendronotina:代表種Melibe Arminina:有oral veil Aeolidina:長身體 有cerata 其中Doridina又分成三類: Cryptobranch小花可以縮回去。 Porostome小花可以縮回去(但Phyllidiidae科例外,鰓在身體旁邊,屁屁不開花),頭 和身體融合在一起。 Phanerobranch小花無法縮回去。 如果以上太複雜,可以只記怎麼分headshield slugs/sapsuckingslugs/seahares/sidegill slugs/nudibranchs 沒有Rhinophores=>Headshield slugs(用sensory bristles) 有 Rhinophores=> elaborate shapes=>Nudibranchs rolled=> without oral tentacles=>sapsucking slugs with oral tentacles=> gill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under their mantle=>sidegill slugs gills not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under their mantle=>seahares 簡單來說,就是用Rhinophores + oral tentacle + gill的特徵來快速判斷,先看看有沒 有Rhinophores,如果沒有那就是headshield slugs,如果有,就看看形狀,如果不是管 狀,而是比較複雜的形狀,那就是Nudibranchs。如果是管狀,那就要看看有沒有oral tentacle,如果沒有,那就是sapsucking slugs,如果有,那就看看有沒有side gill, 如果有那就是sidegill slugs,如果沒有,那就是seahar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44.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vingSport/M.1593353914.A.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