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gon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bagwell(味全龍迷) 信區 baseball(Sep 17 19:12:40 1997) 標題 味全業餘史:賀味全成軍廿年 出處 清大人工智慧站(AIDS, 140.114.78.31) 轉貼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一看我的簽名檔就知道我是味全隊的球迷,但很少破有關味全的消息。而且 在愛滋版沒啥代表作,因此小弟我決定奮發圖發,寫有關味全在業餘的東西,到 央圖找有關以前的棒球『史料』來整理,幾乎每天花不少錢在這上面(因為一張 縮影三塊)。由於早期的棒球比賽,小弟未躬逢其盛,且有幾年不在國內,所以 大部份比賽過程都轉載於報紙,除這篇整理名單除外,因此這篇應該就是我的代 表作,有錯誤之處請大家包涵。 我之所以喜歡味全是受到1982年世界杯的影響,也就是微笑喬治意氣風發之 時。當時年紀小的我就深深喜愛上他,當時趙士強正好是味全的強棒,註定與味 全結下不解之緣。 第一次對味全有印象是民國七十二年的中正盃,那年味全陣容還算不錯,尤其在 打擊上狂攻猛打,陳正中、吳復連、趙士強、楊清瓏及吳思賢各擊出兩支全壘打 以上,其中吳復連和趙士強各有三支,與其他四名球員並列全壘打王,這種豪爽 的打法也深受小弟喜愛。 不過味全的投手群除了早期能壓制對手外,中後期只能靠打上來彌補,但效果一 直不彰,只有在民國七十四年成功過,不過這也是味全最後一次在業餘得冠軍, 雖然中期出現過張俊卿,不過...。進入職業之後,『打高投低』的特色一直 沒有改變,我想這種特色大概會繼續傳承下去吧。 今年味全隊遇到組隊以來第二次危機(五名球員跳巢),第一次是在民國七十五 年,只剩下來不到十五位球員,大家以為味全要解散了,但暑假之後,得到一批 新力軍效力才免於解散的厄運,而這次危機跟上次比較起來是小巫見大巫。我是 不瞭解為何大家痛恨這五名球員,既然他們心不在味全,就讓他們去吧,所謂舊 的不去,新的不來,正好利用這個時機磨練新兵,大家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比較 令人驚訝的是李安熙,自升上成棒以後待在味全了,已經有十四年之久,沒想到 也走了。 破完這篇文章,明天就要去成功嶺新訓了,暫時告別愛滋站,心情相當複雜,希 望大家能多在版上發表文章,我想我也要隱退了。 壹、味全成立的緣由    味全這個名詞於民國六十七年的中正盃首度在棒球場出現,由於當時台中宜寧中 學在民國六十六年中華盃表現欠佳,學校當局便有解散球隊的傾向,使這批青棒 選手幾乎失去繼續為棒壇效力的機會。當學校不再全力支持球隊時,這批青棒好 手仍不放棄對棒球的熱愛,球員們大多數是高三學生,他們認為至少打完此年的 全國青棒選拔賽,爭取代表國家參加世界青棒賽的機會。 對體育活勳一向相當重視的味全食品公司,在偶然的機會發現這種情形,覺得非 常可惜,因為隊伍已經逐漸減少的青棒,如果再失去一支勁旅,那實在是令人覺 得遺憾的事。味全公司接受該公司體育顧問李慶生建議,考慮長期培養這支有潛 力的青棒隊伍。 第二屆台灣省中正盃青棒賽是味全公司考驗這支球隊的階段,雖然公司方面不要 求一定得冠軍(騙肖!如果不拿冠軍,我想味全不久後就斷絕建教關係),只要 認真打球,發揮高度團隊精神,不要損害公司名譽,公司就感到滿意。 宜寧中學不負味全公司和地方父老的眾望,連連過關斬將,先在中正盃拿下冠軍 ,接著在六月的全國青棒選拔賽,連克華興、榮工、美和(兩場),又奪下全國 選拔賽的寶座,使味全公司馬上得到回饋。隨後宜寧中學由於球員不足,而宣告 解散。雖然味全公司體育顧問李慶生信誓旦旦地表示,青棒球隊較單純,味全公 司已有長期培養棒球隊的計劃,而且將集合台中市僅存的東峰青少棒加以培養, 必要時將吸收外縣市的球員,原則上每年撥八十萬以充實味全青棒的陣容,但顯 然這個建議食言而肥,味全已將焦點轉向大學球隊,自此之後宜寧中學就再也沒 有青棒賽出現。 打完全國選拔賽之後,味全隨即中止與宜寧的建教合作,轉與名將如雲的文化學 院招手,以後文化學院就以味全的名稱行走棒壇達十二年之久。之前的文化學院 是以竹林山名義參加甲組聯賽,由竹林山觀音等的信徒熱心捐獻,但他們無法長 期支援棒球隊龐大的經費,而且在民國六十七年三月的成棒甲組資格賽中失利, 並降為乙組球隊。咮全公司獲悉後,與學校負責人商討,而決定長期支援這支棒 球隊,每年撥給球隊經費新台幣一百六十萬元,其中包括訓練費一百廿萬元,出 國訪問比賽經費四十萬元。    文化學院獲味全公司支持以味全隊新面目出現,加上大批青棒國手加盟助陣,實 力增強很多,在民國六十七年十月從乙組再度升上甲組,從此在成棒史上寫下不 可抹滅的一頁。 ╭═══╤════════════════════════════╮ ║第01代│鄭幸生、王國慶、陽介仁、黃清文、林易增、黃榮松、李有發、║1978年 ║ │ ║ ║ │王銘雄、蔣坤生、張正義、趙滄海、胡燈財、謝榮生、張文興、║ ║ │ ║ ║ │江仲豪、李居明、黃廣琪、張永昌、徐生明、趙士強、余富誠、║ ║ │ ║ ║ │楊清瓏、謝燈育、林俊民、陳進財、龔富豪、劉名賢、魏景林、║ ║ │ ║ ║ │沈堯弘、劉家齊、張拓榮、蘇順德、黃榮銘、王恩鵬、張裕雄、║ ║ │ ║ ║ │黃全榮、陳昭銘、張沐源、張文忠。 ║ ╠═══╪════════════════════════════╣ ║第02代│邱榮富。 ║1979年 ╠═══╪════════════════════════════╣ ║第03代│洪一中、何良志、陳正中、張見發、吳復連、蔡生豐、張適閔、║1980年 ║ │ ║ ║ │唐昭鈞、 ║ ╠═══╪════════════════════════════╣ ║第04代│許錫華、黃文明、林琨瑋、吳思賢、黃新松、龔榮堂、蕭智祥、║1981年 ║ │ ║ ║ │黃嘉育。 ║ ╠═══╪════════════════════════════╣ ║第05代│譚信民、汪俊良。 ║1982年 ╠═══╪════════════════════════════╣ ║第06代│李安熙、呂明賜、涂鴻欽、陳彥成、黃武雄、李仲弘、徐國銘。║1983年 ╠═══╪════════════════════════════╣ ║第07代│張耀騰、羅國璋、陳憲章、蕭忠讚。 ║1984年 ╠═══╪════════════════════════════╣ ║第08代│陳文雄、蔡奇勳、黃柏嵩。 ║1985年 ╠═══╪════════════════════════════╣ ║第09代│張俊卿、郭進興、林琨瀚、林玉坤、鄭豐萬、鄭添盛、吳世賢、║1986年 ║ │ ║ ║ │李以寶、沈俊忠、羅朝鐘。 ║ ╠═══╪════════════════════════════╣ ║第10代│謝長亨、廖敏雄、黃鈞瑜、尤伸評、鄭國祥、林茂華。 ║1987年 ╠═══╪════════════════════════════╣ ║第11代│黃煚隆、孫昭立、陳金茂、陳金東、蕭浚濠、鄞明村。 ║1988年 ╠═══╪════════════════════════════╣ ║第12代│郭建霖、洪正欽、林光宏、彭建豐。         ║1989年 ╠═══╪════════════════════════════╣ ║第13代│黃平洋、羅世幸。                 ║1990年 ╠═══╪════════════════════════════╣ ║第14代│無                        ║1991年 ╠═══╪════════════════════════════╣ ║第15代│無                        ║1992年 ╠═══╪════════════════════════════╣ ║第16代│陳大順、林俊賢。                 ║1993年 ╠═══╪════════════════════════════╣ ║第17代│林光中、陳俊和。                 ║1994年 ╠═══╪════════════════════════════╣ ║第18代│黃文博、廖述仁。        ║1995年 ╠═══╪════════════════════════════╣ ║第19代│洪珮臻、張泰山、葉君璋、陳長揚。      ║1996年 ╠═══╪════════════════════════════╣ ║第20代│蔡昆祥、鄭文賢、陳炳男、侯明坤、陳明德、武建州、李明勳。║1997年 ╰═══╧════════════════════════════╯  註1.:第一代是民國六十七年,第二代是民國六十八年,然後以此類推...    當然會有漏網之魚,以及年代錯誤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第一代球 員是由宜寧中學(包括未升文化學院)與當時已就讀文化學院的學生組 合而成,因此成員最多。 這份名單以首次登錄為味全球員為原則,如陽介仁是第一代球員,雖然 職棒二年又回鍋,但回鍋這次就不再重複。第十三代之後就是職業隊, 不包含練習生。 鄭國祥和黃鈞瑜雖然是輔大球員,但報紙寫說在民國七十六年的主席杯 有替味全打過,所以把他們列入。 註2.:這應該是職棒八年的舊資料,職棒九年、十年代的球員就自己補上去吧 ,呵呵。 味全球員分布 ╭═╦══╦══╦══╦══╦══╦══╦══╦══╦══╦══╦══╦══╮ ║職║美和║宜寧║榮工║華興║長榮║志成║高苑║六信║三信║台北║國立║明德║ ║業║ ║ ║ ║  ║  ║  ║  ║  ║  ║  ║  ║ ║ ║前║中學║中學║ ║中學║中學║商工║商工║商職║高商║體專║體專║商職║ ╟─╫──╫──╫──╫──╫──╫──╫──╫──╫──╫──╫──╫──╢ ║數║ ║ ║ ║ ║ ║ ║ ║ ║ ║ ║ ║ ║ ║目║57║ 7 ║ 9 ║ 5 ║ 4 ║ 1 ║ 3 ║ 1 ║ 2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64║ 8 ║10║ 6 ║ 4 ║ 1 ║ 3 ║ 1 ║ 2 ║ 0 ║ 0 ║ 0 ║ ╟─╫──╨──╨──╨──╨──╨──╨──╨──╨──╨──╨──╨──╢ ║職║ ║ ║業║ ║ ║後║ 同 上 ║ ╟─╫──╥──╥──╥──╥──╥──╥──╥──╥──╥──╥──╥──╢ ║數║ ║ ║ ║ ║ ║ ║ ║ ║ ║ ║ ║ ║ ║目║ 3 ║ 0 ║ 8 ║ 4 ║ 0 ║ 0 ║ 0 ║ 0 ║ 0 ║ 2 ║ 1 ║ 1 ║ ╟─╫──╫──╫──╫──╫──╫──╫──╫──╫──╫──╫──╫──╢ ║ ║ ║ ║ ║ ║ ║ ║ ║ ║ ║ ║ ║ ║ ║%║16║ 0 ║53║21║ 0 ║ 0 ║ 0 ║ 0 ║ 0 ║11║ 5 ║ 5 ║ ╟─╫──╨──╨──╨──╨──╨──╨──╨──╨──╨──╨──╨──╢ ║合║ ║ ║ ║ ║ ║計║ 同 上 ║ ╟─╫──╥──╥──╥──╥──╥──╥──╥──╥──╥──╥──╥──╢ ║數║ ║ ║ ║ ║ ║ ║ ║ ║ ║ ║ ║ ║ ║目║60║ 7 ║17║ 9 ║ 3 ║ 1 ║ 3 ║ 1 ║ 2 ║ 2 ║ 1 ║ 1 ║ ╟─╫──╫──╫──╫──╫──╫──╫──╫──╫──╫──╫──╫──╢ ║ ║ ║ ║ ║ ║ ║ ║ ║ ║ ║ ║ ║ ║ ║%║56║ 6 ║16║ 8 ║ 3 ║ 1 ║ 3 ║ 1 ║ 2 ║ 2 ║ 1 ║ 1 ║ ╰═╩══╩══╩══╩══╩══╩══╩══╩══╩══╩══╩══╩══╯  註1.:不包括未升上文化學院的宜寧中學球員。 由這個整理名單可得知,未職業化的味全是以『美和幫』為大宗, 其比率竟高達六成以上。華興球員則是秉持往輔大路線走的傳統, 再加上華興在全國選拔賽很少拿冠軍的緣故,在保送的資格上自然 比不上美和。至於榮工,早期由於與輔大建教合作,因此球員也往 輔大跑,而且民國七十四年成榮工成立成棒隊多少也有關係。 職業化的味全,球員的來源顯得『雜亂無章』,已無法繼續維持以 往的美和傳統,成為名符其實的雜牌軍。進入美和的只有三名球員 ,除了張泰山還在活躍之外,陳俊和已轉隊,洪珮臻則不知所蹤。 註2.:一樣是職棒八年的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