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轉載自<<臺面之夏>>電子報 歡迎各位網友訂報 http://mychannel.epaper.com.tw/channels/u/n/understage/ ******************************************************************************* 視角 --- 盲者的另類觀點 時間:2001/10/07 19:30 地點:耕莘實驗劇場 導演:符宏征 演出團體:炸蝦捲劇團 肢障勢必會造成活動上的限制,在多數人還認為視障人士必須仰賴柺杖 或他人扶持才能行走的時刻,炸蝦捲劇團的六名視障演員已經丟開導盲杖, 站在舞台上又跳又舞、或臥或站地作他們第二年度的戲劇呈現了! 此次的劇碼包括古希臘悲劇--『米迪亞(Medea)』,二個貝克特的劇本-- 『無言劇』、『落腳聲』,以及美國當代劇作家保羅‧歐斯特的『捉迷藏』, 涵括古今,既探討人性的黑暗面,也諷刺語言、對話的無意義。 『米迪亞』這個古希臘劇本經過炸蝦捲劇團的改編後, 由三位女演員輪流演出一段米迪亞,其餘人則權充歌隊。 希臘悲劇肢體動作簡單、誇張,以「聲音」來主導戲劇氣氛的特性, 應該算是炸蝦捲演員的最佳優勢。 『無言劇(一)』敘述了某位團員的故事,由背景聲音來說故事。 劇始,二位演員從塑膠袋中緩緩掙扎而出,如同破繭般辛苦, 象徵他們的誕生。出世後,原本也有著最單純的心,充滿好奇和精力, 到處探索自然界萬物,極度的享受生命的自由和快樂;然而好景不常, 在明眼人一次又一次地給予「保護」之下,他逐漸失去了本能, 進而不得不遵從社會對盲者的規範,依賴方向定位器。 無言劇(二)』則敘述了另一位團員的故事,同樣以「破繭而出」 的表演來開場,仍舊由背景聲音來說故事。述說了另一個演員自己 罹患罕見疾病到處求醫的經過,並且提及某些同病患者還不知道 自己的肢體發育是病態的,也被大眾誤認,所以仍去從事 如籃球選手這般不符合她們心臟負荷的工作。 上述二齣無言劇交相反映,不禁提出二面疑惑:不設限 (無論界限是由他人或自己所劃設的)就真的無限? 或是一旦有了殘疾,便需要特別照護,以免發生更大的危險? 『捉迷藏』則將原劇一男一女固定在各自窗格對話,呈現若即若離的關係, 改成三組六個段落,由二男三女演員分別演出。劇中的對話相當有意思, 也充分表現對話的無交集性,明明是在對話,可是卻各說各話、或是 純粹以形容詞和副詞對話,毫無主題。例如: ●一盲眼女演員問一正在畫畫的明眼女演員藍色是什麼樣子的, 然後盲眼演員說自己很喜歡藍色、追求藍色,她情緒激昂地高呼 她要的那一種藍色:「…非常之藍、極度之藍、超越藍色的藍、 比藍色更藍的藍、藍中之藍、藍上之藍!」 ●或是一段關於『高興』的對話: 男演員(無意識但是心情愉悅):「我很高興!」 女演員(微笑):「我很高興你高興。」 男演員便接著說:「我很高興妳高興我高興。」 女演員(微慍):「我很高興你高興我高興你高興。」 男演員(挑釁):「我很高興你高興我高興你高興我的高興。」 女演員(憤怒):「我很高興你高興我高興你高興我高興你的高興!」 (註:各位看出到底誰高興了嗎?) 此劇中加入了某些台詞與『視障』的演員狀況相呼應, 也意圖使明眼的觀眾深思,例如上述的『藍色』, 對於從未有過視覺者,到底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和感受? 而在肢體動作和舞台走位上,也必須考慮到演員的先天限制, 例如奔跑、跳躍都要演員反覆練習且自行精密計算, 而為了保護演員的安全,動作設計也不能像明眼演員般靈活、花俏, 即使是舞蹈,也無法以舞步來回穿梭整個舞台, 相對而言,這樣的肢體和走位就顯得較死板。 另外,在演員的表情肢體動作方面,一開始炸蝦捲演員很努力地模仿明眼人 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他們亟欲了解明眼人在何種情緒會有什麼樣相對應的 表情和動作;換言之,炸蝦捲希望讓觀眾看到的是與一般劇團無二致的表情肢體。 不過在抄襲得過程中,他們也逐漸體悟並非一定要跟明眼演員一模一樣才是 好的表演,所以他們正逐漸發展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表情肢體,讓明眼人 也有機會了解視障者特有的溝通方法。 過去筆者曾看過侏儒、老人、聽障者的戲劇演出,今日欣見炸蝦捲的呈現, 開啟了筆者的新視角,對於表演者的條件以及呈現方式也有了更深的期待。 歡迎訂閱『臺面之夏』電子報 http://mychannel.epaper.com.tw/channels/u/n/understage/ 與您分享觀賞表演藝術後的心得 評論 -- 謝謝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200.1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