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死亡之音』--九響敲起的生死、罪孽與諒解 時間:2001/11/05 19:30 地點:耕莘實驗劇場 導演:唐嘉悅 演出團體:gpp遊戲場劇團 『死』劇的劇情很老套:一名死刑犯透過神父的開導,在死牢裡真心懺悔, 期盼得到妻子的諒解,也希望在臨終前見到他心愛的幼子一面,並且同意 捐出他可用的器官遺愛人間。可是他的妻對他的罪行以及遺留下的經濟煎 熬、大眾輿論充滿恨意,至死仍未原諒他。另一方面,接受死刑犯心臟的 少年一開始也極不願接受死囚的器官移植,可是在他發現自己還是喜愛 活命的時候,任性倔強的他接受了。結局就在一個罪犯生命的終結換得 另一新生的喜悅中結束。 此劇藉由罪犯之妻、神父、代表大眾閑言誹語的風騷女子等角色,刺激我們 思考罪孽與原諒的議題;一件刑案,絕對不只是加害人和被害人兩造的關係 而已,事件結束後,雙方家屬都會受到牽連,而社會輿論更不會放過雙方及 雙方的家屬,這個影響並不是囚犯付出生命代價就能解決的!同時也反映出 當代媒體為了挖新聞毫不體諒家屬隱私,以及社會大眾毫無同情心的看熱鬧心態。 另一條線則談器官與人格的關聯性。譬如心臟病患浩光一開始不肯接受死刑犯 的心臟移植,認為一旦移植,自己將會繼承該囚犯的罪惡,於是該劇特地安排 一個醫師的角色,藉由體檢的過程及醫師的經驗,點出目前台灣器官缺乏的 現況,並且辯證這種「繼承罪惡」想法在醫學上的無稽。 在此特別要提出討論的是該劇對「生」與「希望」的觀點。該劇中少年病患之姊 代表「生就有希望」,所以即使耗盡家財又積欠鉅款,也要想盡辦法延續弟弟的 生命;另一方面代表「有希望才是生」的大學生,費盡心思計劃將來的美好前程, 卻在數秒鐘內暴斃身亡,這令正在等死的少年病患深受衝擊,認知到「有希望 並不見得能生」,所有計劃在生命的捉弄下不見得能如願,於是更加自暴自棄。 可是在他的姊姊最後用勸他自殺的方式點醒他之後,他才自覺到自己貪戀生命, 不甘死亡,自己一直有希望,只是未曾挖掘,如今大好機會來臨,要抓住任何 一絲生機,才能實現希望。換言之,該劇在告訴我們要永保希望,雖然生命的 終止點如此不可預料。 筆者仍需強調這齣戲的劇情實在是相當的單純,尤其在台灣觀眾看過了太多陳進興案 的一連串報導後,對於『死亡之音』的劇情更是麻木,甚至懷疑它有改編陳案的嫌疑, 不過對於寬恕與罪孽、性格與器官、新生與死亡、希望與生存的對比倒是相當引人 深思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