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好讀版: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33595802   用「劇評」二字來評論這場表演讓我有些猶豫。與其把《極限震撼》稱作一齣戲,倒 不如說是場表演或一場秀更要來得貼切。《極限震撼》的表演團體來自阿根廷,西班牙文 的原表演名稱「Fuerza Bruta」意指「原力」。整場表演讓我聯想起國內同樣講求表演者 原始純粹力量的「身聲劇場」。相較於身聲所講求的,關於身體的鍛練與聲音純粹的可能 性,《極限震撼》著重的則是從表演技巧的純粹性上出發,然後回歸到一場表演本身,去 追求表演者與觀眾之間最根本的「互動」的可能性。   《極限震撼》沒有龐大的故事架構或教化人心的內容,其最大目的就是透過肢體、聲 音、燈光所營造而成的表演,藉由感官刺激衝擊觀眾的內心,讓觀眾在觀看表演的同時, 因為被觸發而對整場表演有了屬於自己的解釋或感受。如同節目單裡那句「沒有人知道這 劇作的意義,因為它沒有意義」一般,《極限震撼》像是一顆丟入池中的石頭,期望在不 同的觀眾心裡,激起不同的漣漪。   正因為如此,觀眾在看了六十分鐘的表演之後,對於眼前的表演有了屬於自己的解釋 。當我們看到穿著上班族服飾的男子在大型跑步機上不斷往前奔跑,甚至就算中了槍仍然 直奔向前時,我們可能想到的,是那個在人生道路上只能不斷前進,就算遭遇挫折卻仍不 願輕易倒下的自己。當一大片布幔在空中飛舞,引誘在場每個觀眾伸手去抓時,我們可能 想到的,是孩提時代那件披在肩上的披風。而在表演當下,當大家伸手想抓住布幔時,那 集體行為不但讓在場的每個人都像極了孩子,觀眾試圖抓住布幔的過程,更像是想要重新 獲得那份早已逝去的童真。   《極限震撼》就是這麼一齣奇妙的表演。它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要你去理解整場表演 的意義,事實上這意義存在於觀眾心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極限震撼》沒有太複 雜的表演技巧,取而代之的是那份任何表演都該有的專注,以及回歸到劇場遊戲本質,演 員希望與觀眾同樂的心。而所有人的共通記憶,每個人可能曾有過的感受,也就透過《極 限震撼》這種感官刺激的方式,重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於是,當我們看到跑步機上開始出現桌椅,而男主角一臉正經八百努力想讓所有桌椅 安置在跑步機上而不會隨著輸送帶移動而混亂,甚至被拋到後方而落下時,我們的啞然失 笑,不啻是一種自嘲。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那種眼前一切明明即將失控且無法挽救,自己卻 仍必須若無其事維持現狀的穩定。《極限震撼》想告訴觀眾的,正是希望打破這樣的規則 。在《極限震撼》中,你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感受,不再需要裝出正經八百的臉孔。你想大 叫,就大叫吧,你想跳舞,就跳舞吧,反正終究一切都會失控,就讓一切都失控吧。在這 裡,你不需要正襟危坐,你就是表演的一部份。當你玩得越嗨,你甚至可以讓整個表演本 身,變得更好看。   在這樣的設定之下,使得《極限震撼》裡有許多需要互動才能完成的段落。台上舞者 瘋狂的手舞足蹈,希望觀眾能夠上前一起舞動。透明水池從天而降,水池上的舞者向下窺 視著觀眾,觀眾則好奇的伸手向上撫摸著。觀眾抬頭看著水池上的舞者,看著那運用水往 低處流原理、舞者走到哪水就跟到哪的有趣表演。舞者與觀眾四目相交,在《極限震撼》 裡,觀眾已然成為表演的一部份。   整齣《極限震撼》全長約六十分鐘,幾乎是全無冷場。雖然在段落銜接上仍有進步空 間,有些片段也出現了過於冗長的情況(例如宛如披風的布幔在空中飛舞讓觀眾抓的段落 就顯得有些表演過久),多少考驗了觀眾的耐心,但整體而言還算是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只是,整齣《極限震撼》雖好看,卻讓人感到有些不足。那些不足並非來自表演本身, 而是整個表演的格局,似乎不夠豐富而完滿。   首先,穿著上班族服飾奔跑的男子,在《極限震撼》中有破牆而出的橋段。在宣傳影 片及劇照中,牆所使用的材質皆是類似於「保麗龍」之類的材料,但在台灣的演出版本中 ,卻不知道什麼原因,變成改由「紙箱」來堆疊形成牆。這樣的情形,讓原本「破牆而出 」的力道大大被削弱,不但沒有那份破牆而出的力道和爽快,更讓人對於紙牆的設計而一 頭霧水,甚至對材質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廉價感,而感到有些可笑。   其次,在《極限震撼》中,設計了一段讓演員與觀眾互砸紙盒的表演。但顯而易見的 ,相較於整個表演空間,紙盒的數量其實是明顯不夠的。當演員拿著紙盒衝下台去找觀眾 互動時,初時還可以看到身邊有一兩名演員與觀眾因為互砸紙盒的互動而產生火花,但再 過不久之後,便什麼也看不到了。觀眾能夠感受到的,只有不遠處正在發生一場身邊曾經 發生過的騷動,卻因為距離的關係而什麼也看不到。於是,觀眾突然沒事做了,在看戲的 當下,觀眾突然出現了一段「空白時間」,只能默默的等待著其他角落的紙盒砸完,卻什 麼也不能做。   再來,《極限震撼》的場地也是另一個明顯的問題。開場前的廣播,標榜場內每個位 置,都是絕佳的觀賞位置,但事實上並不然。由於自己觀看的是在整個巡演中較為中間的 場次,前人的觀戲經驗讓我知道自己必須隨時移動並注意自己的位置,好讓自己獲得較好 的欣賞視野。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兩個表演段落中,站到了並不佳的觀賞位置。   其一,是跑步機男子躺在床上時,兩名女舞者於大幕上奔跑舞動的段落。整個畫面的 營造,如果看上去是兩名女舞者在男子的身後,宛如男子的夢境一般,不但可以營造出現 實(男子)與夢境(女子)之間的對比,更可以塑造出大幕上的表演是男子夢境的想像。 可惜的是,此時的我正站在男子和女舞者的「中間」,這樣的觀賞位置,不但讓我無法看 到完整畫面而營造出可能的額外想像,更讓大幕上女舞者的表演看起來就只是「跳舞」而 已,而少了更多可能的弦外之音或聯想,使得舞者的表演看起來有些一成不變,甚至容易 對表演本身失去耐心。   其二,是在表演場地某個角落所上演的,關於紙版以自由落體方式砸下,擊中演員與 觀眾的表演。《極限震撼》從入口進場後,右後方角落是撥放音樂的DJ台,左後方角落則 同樣是表演的空間。「自由落體」這一段,正好是在左後方角落發生。當演出進行到某一 段落,左後方角落燈光亮起,演員在預先搭設的舞台上手舞足蹈,甚至拉觀眾一同上台共 舞。就在此時,充滿衝擊力道的紙版俯衝而下,演員與觀眾一同迎接從頭頂砸下的紙版衝 擊,紙版自由落體所引起的風,更讓無數的紙花在空中飛舞……   原本應該充滿力與美的表演,卻因為站在表演場地中央的我離該角落過於遙遠,而怎 麼樣也看不清楚。屬於表演本身的能量,在此時完全無法有效傳達並「震撼」到我,即使 我再怎麼在《極限震撼》表演中注意自己的觀看位置,卻仍不能避免在此時成了個局外人 ,彷彿台上的表演跟我無關一般。   最後,則要談到關於水池的設計。能夠找到適合的透明材質,讓水池承受舞者與水的 力量,同時又能與觀眾達成互動實屬不易,可是我並不明白為何現場工作人員要一而再再 而三地耳提面命,要觀眾不要用手去拍或戳水池,只用手掌輕摸就好?或許水池材質的確 需要如此被保護,這一切的行為也有可能是為了安全考量,但這樣的舉動,仍然多少澆熄 了觀眾看到水池從天而降時的那股興奮感。使得原本講求互動的《極限震撼》,因為這樣 的限制,而變得無法「盡情」互動,甚至讓人覺得有些掃興了。   綜觀整齣《極限震撼》,其實仍然稱得上是齣好看的作品。結合夜店文化與流行元素 ,用充滿感官刺激的方式與觀眾互動,的確是場好看又獨特的表演。可惜的是,《極限震 撼》講求與觀眾互動的特色,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憂。就像節目單裡所說的:「我們能控 制演員如何面對外在的刺激,但無法控制觀眾他們永遠表現真實的感受,沒有計畫的。如 果我們無法打動他們,劇作在演出的同時也就瓦解了。」正因為如此,《極限震撼》帶給 觀眾的感受,同樣也有可能是「渾然無感」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極限震撼》 需要更多的努力,不管是在舞台技術上的改良或表演空間的安排,都是可以再進步的部份 ,否則,這樣的一場《極限震撼》,也不過是場《極限震「憾」》罷了。 ■ 觀戲資料 ■ 劇名:《極限震撼》 團體:阿根廷FuerzaBruta劇團 日期:2010/1/7 時間:PM7:30 地點:新光三越A8館旁帳蓬 票價:1520元 本文首發於國藝會藝評台 --                 唔?      o(一︿一+)o   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51.62
Yuji:個人拙見:之所以一直提醒用手掌輕觸水池而不要用手拍打或敲 05/05 20:46
Yuji:主要是為避免對趴在上面的女舞者不禮貌,畢竟她們穿得很透... 05/05 20:48
Yuji:在我看的這一場,就有沒水準的人對著舞者重點部位用手指去戳 05/05 20:49
Yuji:只能說...不是每個欣賞表演的人都很懂禮貌@@" 05/05 20:50
JorgeAngus:其實是怕水池透明材質破掉,曾有醉漢進場,不斷跳躍、 05/05 21:45
JorgeAngus:用頭去撞水池! 05/05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