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演出劇場: Vaudeville Theatre, London 演出檔期: May 12-August 1 劇作家:Tom Kempinski 導演:Matthew Lloyd 圖文版心得:http://summervoyage.pixnet.net/blog/post/24079127 第一次在版上分享看戲雜感,昨天看完之後被女主角的演出深深感動, 想介紹給大家,沒有條理的評論,應該只是看完戲的一些碎碎念, 還請多指教!! 我深深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評論這齣戲。在我心中,它實在稱不上完美。甚至,平心靜氣 來說,我可能只能給它打個六十分。在我理性的那一面,我一定覺得劇本太過濫情。一個 患有多重性硬化症的小提琴手,因為病痛而再也無法演奏。讓你想到了誰?是的,想到了 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e。她坐在輪椅上,和丈夫(同是音樂家)介紹的精神醫師相對 而談。整齣戲的場景就是堆滿了書、有沙發、躺椅、夕陽照進的窗台和外面搖曳的樹影。 整齣戲就是兩人的六次診療會面。光是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心中都會忍不住湧起一種對老 套的厭惡感。兩人之間的對話,情節的進展--或者不如說,診療的進展--也不是太出 忽意料。一切看似正常的一齣戲,為什麼我不能靜下心去評斷呢?我可以冷靜地說,場景 非常精緻。就像是一個舒適的起坐間,而斜照的陽光,歸功燈光師的完美效果。為什麼會 一直有種下午的感覺?為什麼觀眾可以直覺地相信這是面西的窗口?那樣柔和變換的光線 ,你幾乎可以看到夕陽。你感知這是一個午後。就好像我們遇過的許多午後,該處理的事 已告一段落,晚上的約會尚未開始。突然有一段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光。可以悠閒,放 下音樂,呼吸一下。看一下天空,看一下街景,然而,有一種悵然悄悄地爬進你的心頭。 一瞬間你幾乎要窒息,腳步踉蹌,心瓣緊縮。是的。就是這樣一個時候。六次的診療,幾 乎都在這個時間度過。我深深地感到,讓人被震撼的,不只是劇本,不只是演技,而是整 個時空在你心中蕩起的回應。它是那麼平常地存在,不是某一個年代特有的存在,這樣每 周可能有一次在接近黃昏時莫名的惘然,在生命中似乎不值一提,在意識中更是稍縱即逝 ,但是我覺得舞台這樣的設計,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觀眾的感官。如果,這場戲是在夜 裡;室外是黑暗的,由屋內的燈光照亮,感覺絕對大不相同。或者上午過度直爽的陽光, 也絕不會有相同的效果。 兩位演員 Stevenson 和 Goodman 都有很好的評價。但我自己對 Goodman 比較冷感。發 現了嗎?我甚至不能去評斷我覺得他演得好不好,好與不好各從哪裡判斷;我完全失去了 冷靜的能力,因為 Stevenson 完全抓住了我。Charles Spencer @ Telegraph 提到,他 曾經批評過 Steveson 的演出有時太過火了,過於矯情。這是我第一次在台下看她演出, 不能評斷以前她的舞台演出到底如何。我還看到倫敦愛樂的首席小提琴手 Robert Pool 認為有些情節不合理,雖然他自己也是小提琴手,但無法認同。我想這是劇本的問題,留 給 Kempinski 和 Pool 去爭論好了。我理性地認為,重點在於 Juliet Stevenson 的聲 音。甚至不是她的肢體,她的演技。不是她詮釋多發性硬化症的苦處,不是她一直試圖正 面樂觀卻又總是爆發內心潛藏的黑暗絕望刻薄,如雲霄飛車一樣的情緒張力。 給我最強的感染力的,是她的聲音。那樣地抑揚頓挫,本身就是一首樂章。宛如聽見人 聲小提琴。帶著崩斷心弦的力量,如泣如訴,小提琴的屢屢瀕臨弦斷音止的危機感,在 她的聲音裡清楚地被聽見了。那樣帶點神經質的共鳴,那樣劍在弦上、如吊鋼絲的巍巍 …我很少,很少這樣在劇場哭成一個淚人兒。而且是在自己都懷疑的狀況下,明知這齣 戲有那麼多我不認同的地方,我可以冷靜批判的地方,我還是深受感動了。 的確…音樂家的掙扎就某個程度來說,可能只有音樂家才懂。所要依靠的,不只是天份, 不只是才能。即使握住了光環,心底的恐懼還是像被篆養的怪物一樣漸漸長大。但是它還 是引起了所有人的莫大共鳴。因為我們總是默默地進行著自己的戰鬥,而諷刺的是,那麼 多次的內心交鋒,在外表上是那麼地隱而不顯。每個人似乎都是個正常人,行走於日常的 軌道上。而在思想之間,我們早已遍體鱗傷。把這拿來說嘴是多麼可笑,我們只能學習自 己療傷。當他們討論的生命的意義為何,當 Goodman 試圖告訴 Stevenson 「活下去就是 生命的意義」。這樣一個問題多麼老套,我們早已準備好自己的標準答案。但其中的茫然 與不確定又是多麼強烈,讓我們沒來由的畏懼與顫抖。 當 Stevenson 在最後一刻說出她的音樂就是她生命的意義…當她說出她是如何用生命來 彈奏…令人動容的除了「音樂與生命」交纏的深刻外,也同時呼應著我們如何抓住一個東 西當作度過時間的目的,過程,方法,工具。小提琴家想要就此結束所有療程,而在離去 前,醫師和她訂下下次會面的約定,說「We are together in this journey。」這是我 們所企求的溫暖的休止符吧。 Credits By: Tom Kempinski Management: Almeida Theatre Cast: Juliet Stevenson and Henry Goodman Director: Matthew Lloyd Design: Lez Brotherston Sound: John Leonard Lighting: Jason Tayl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8.105.22.35
anllin:推倫敦劇場同好! 08/02 07:28
resonation:謝謝!!!有機會可以一起看戲多聊聊!! 08/03 04:15
anllin:下週要去Old Vic看The Cherry Orchard 或許可以分享心得 08/03 04:44
resonation:太好了…我會去你家看文的!!! 08/06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