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次在小劇場觀賞自編自跳的舞蹈製作, 幸運地就遇上了這場能善用小劇場親密特質的演出, 四齣舞作或以日常生活經驗的呈現、或以互動演出的方式與觀眾的生命交流, 風格各異卻能讓在場的我屢屢找到自己的曾經。 演後座談時編舞者表示這是小成本製作、作品也尚未達高度成熟, 然而也許正是由於那些未臻細膩的顆粒與線條, 不僅讓我得以清楚地察覺每一個顫動, 連孩子也不禁因舞者的撲跌而驚呼。 開演前的環視, 一牆面的鞋子、一桿桿的衣裙與掛滿衣帽架的首飾配件讓我有種誤闖劇團服裝間的錯覺; 但在演出結束後, 我傾向將其視為女性的武器庫──揀選最適裝備迎戰眼前的人生吧! ----以下為四齣舞作的簡短心得---- 莫嵐蘭《天堂‧鳥》 女性做為主要的家事勞動者, 「拖地」自屬於極為熟悉的生活經驗之一: 在一次次的摩擦中去找到自己感覺最輕鬆或最省力的節奏, 掌握擰扭的力道與乾濕的速度, 以達到最終的潔淨。 拖把可以拖去地面的不潔, 我們的疲憊、困頓與不悅又應如何抹去呢? 蔡晴丞《自我”患”想》 隨著舞者一聲聲的「我需要」, 卻讓我越來越困惑: 個人對於自身的妝點, 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個人對於治癒的追求, 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進一步檢視舞作裡的「治癒」, 從起初個人嘗試自我治癒, 到必須尋求他人的協助, 以至最後詰問眾人是否也需要治癒, 何嘗也不是個人生命中一種常見的經歷呢? 鄭伊雯《NG》 使用吹風機吹頭髮同為女性熟悉的生活經驗之一, 蓄起一頭飄逸長髮不僅挑戰耐心也考驗技巧, 而吹風機恰是頭髮照護與造型的重要利器。 當一把吹風機壞掉時的那種焦躁感我是完完全全能體會的, 不過被兩處的吹風機「捉弄」的經驗就令我感到詫異了。 於是我開始想: 如果我跟舞者不同, 選擇不去動作不去回應的話, 捉弄者會不會終而感到無趣、放棄捉弄我了呢? 詹天甄《腳尖上的心跳》 最後我想到的是關於「選擇」, 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追尋」。 在第二支舞作裡的妝點是從牆面上既有的鞋款裡挑選, 到了這支舞作, 舞者卻讓整個劇場都成為可追尋的對象。 起先眾人不明就裡, 多數傾向迴避或抗拒, 舞者並不因此退縮或喪氣, 仍是不懈的追尋, 漸漸地眾人開始卸下防備, 最後甚至有人願意主動分享──多麼美好的過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163.16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rama/M.1403962697.A.0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