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beron48 (不伎不求)》之銘言: : 通常 實驗與惡搞只有一線之隔 看不懂的高深作品也可以推說"實驗性很強" : (潛台詞:看不懂是觀眾的錯) : 於是當某些初次進劇場的觀眾看見黑盒子裡面演的是分屍一隻豬時 : 他可能不會再給劇場任何機會 : : 實驗的原意在於尋求差異 問題是 我們選擇什麼標準來界定它 : 對於一個習慣主流劇團的觀眾 : 莎妹的劇一直都是實驗性的 : 但對一個長期關注它的觀眾 它可能就不再具有實驗性了 : 依你的意見 我想你說的大概是莎妹在"走老路" 當劇團維持的時間久了 這經常發生 個人覺得啊,「實驗性」這個詞在劇場界一直被濫用了 或者正如版友所說,變成惡搞的推託藉口 所謂「實驗性」,不應該是主題不清、訓練不足、流程不順、內容鬆散..etc. 而應該是,該劇所呈現的觀點 或 呈現方式 或 劇本結構 或 肢體行為 或... 與一般所習知的模式,明顯有著差異不同 而這樣的差異,是嶄新的、未曾被採用的、不確定觀眾是否能接受的 但,關鍵是,絕對不代表,導演、演出者在態度上可以是鬆懈不負責任的 相反的,他們必須能夠清楚說出:WHY? 這些大不相同的 觀點 或 呈現方式 或 劇本結構 或 肢體行為 或...,WHY? 思維為何、邏輯為何、預期效應呢、有沒達到最初的實驗目的? etc. 再怎麼樣的「實驗性」,都不該是只有一次的惡搞 而是從劇本寫作、排練、演出到觀眾迴響,都必須成為下一次的改變基礎 而我好奇的是,一些自以為實驗性的演出,有沒有這樣的思維? 聽起來好像太嚴肅了,把劇場變成科學實驗步驟? 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嗎? 藝術,不管哪一分類,不就是從頭到尾每一步驟都是嚴肅的嗎? 別說卓別林了,即使周星馳的搞笑的背後,也是一整個嚴謹 至少,排戲錄影的事後觀看,比觀眾更有素養的演員們,總該看出什麼值得改進的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4.62
julios:推~ 所謂實驗性,不應該只是主題不清、訓練不足、流程不順. 09/10 01:58
toosalt:基本工做好再來談實驗 09/10 14:38
owenx:劇團自己的實驗,和拿觀眾來做實驗是不一樣的XD 09/10 15:35
Allergic:推樓上,劇團自己的實驗叫做排戲。 09/11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