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pah (青花魚)》之銘言: : ※ 引述《ballfriend ()》之銘言: : :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挑戲的 : : 又不像電影有分類有大量影評 : : 我常常連風格都抓不準 : : 最慘的是遇到幾齣講台語的 : : 只有我受到這困擾嗎? : 借標題 : 我個人也不太喜歡講台語的戲...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演員平常也不講台語只是為了戲而講 : 或是...不是要戰南北啦 : 也許表演者大都北部待久了有北部腔 然後我聽不習慣(我是南部人) : 我老是覺得講得很卡很卡.... : 還會不自覺的在心裡訂正錯誤用法 冏 (也許不是真的錯啦 只是北部用法) : 誤踩了一些雷 除了南風劇場的<山火>好一些 其他都不太喜歡 >"< : 不知道能不能在買票之前就先問劇團人員這齣戲的台語會不會佔比重很多?? 推一下語言這一塊,我也不是很喜歡講太多台語的戲, 可能因為本身台語很差,所以就算有笑點也抓不太到......Orz 回到標題,真正開始看台灣小劇場的戲齡大概有三四年, 瘋狂的時候每周都有戲甚至兩三場, 但是,其中踩到的地雷至少有3/4,小劇場的品質,真的很讓人擔憂。 由於我有[散場恐慌症],非常討厭散場的時候要一個人突然面臨回到現實的那種感覺, 所以看戲一定會揪至少一名友人同行。 剛開始看戲時,還會滿懷信心的看了介紹就想說, "給年輕人一點機會吧,搞不好很有趣", 在小劇場經驗中,80%的情況,散場時一定會很哀怨的跟同行的友人道歉, "我下次一定會努力不要當爛戲咖,對不起啊,這次...." (老實說,最近屏風跟表坊的作品,也需要讓我道歉 =.=) 久而久之,現在除非是搜尋過,這個劇團有名,這齣戲之前演過, 也有很多人保證或者聽說評價很好,才會願意花錢進小劇場看戲了... (畢竟戲劇咖很難找,我會很怕同去的朋友第一次看戲就被嚇到了) 雖然每年花在藝文活動的費用,都一定累積在40K以上, 不過,今年對台灣的小劇場真的是沒什麼信心啊..... 另,我覺得小劇場有一個毛病,就是通常都是親朋好友去看戲, 自然給的評價都是"不錯啊,很好啊","演得很精彩", 像最近看得在紅樓上演的戲,看完當下,只認真的跟隔壁的朋友道歉, 整齣戲步調慢到中途睡著、台詞意境不優美、道具準備的很敷衍, 舞台設計(或者是演員走位很差)、好幾幕都被前排觀眾擋到, 看不到演員在哪裡,做什麼表情,自然根本感覺不到演技好到哪裡去.... 可是,散場了,還是會不忍心的寧願不要給評語, "至少給他們一點鼓勵吧,頂多下次不要再看這個劇團就好..." 於是乎,作戲人就會自我感覺良好的覺得已經很棒、很好了, 但真正的聲音,只會慢慢消磨在願意花錢進小劇場的觀眾上, 慢慢的,小劇場就變成"同學/朋友捧場聚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76.126
home99888:一直以來 小劇場觀眾的成份幾乎沒什麼變動 自high = =" 09/08 16:18
home99888:其實有些戲真的還不錯 但觀眾就是一直無法拓展 09/08 16:19
shizukada:我覺得莎妹的大戲都還不錯 09/08 18:58
peter4710032:莎妹是那種我就算買套票都沒在怕的團啊! 09/10 17:40
allenchang52:莎妹 之前去看的時候觀眾一直叫 說真的感覺蠻...OX的 09/11 09:24
clop:莎妹也是要選擇一下 09/11 18:16
opah:對啊我也覺得大笑拍手鼓掌還好 但一直叫就很怪 又不是演唱會 09/11 23:55
zhin:不知道是我太挑還是莎妹偶爾有點太現代,有些朋友我也不敢邀 09/12 22:41
dgeminij:推屏風和表坊最近的戲的確需要道歉!!! 09/13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