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朋友圈中,其中有一半對於看戲及選戲的方向總是 「大劇場」,「大劇團」,甚至僅只著名商業劇場。 偶爾,一起選看了特殊或非主流的議題或形式時, 最常被問到的無非就是:「好看嗎?」 起初,就據對於劇本、導演、劇團風格或可能呈現的形式, 甚至是對於原著的了解,盡可能以通盤的元素向那些朋友們分析著 自己的觀點,誤有對沙龍的期待;但是久了就會知道其實他們要聽的, 不過是一種快速看懂的捷徑方式, 或是只是需要有一個人告訴他們好看、或不好看。 這就像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酒,除了基本上的質地水準, 其實對每個人而言,順口的酒,就是好酒。只喜歡喝米酒的, 其實也大有人在。然而任何一場演出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心裡留下些什麼, 一句台詞,一個畫面,一種氛圍。如果有,那也就足夠了。 無論是電影或劇場,我們常常在看戲前就帶上主觀, 這無可厚非。而藝術創作本身就是種主觀意識的呈現, 藝術作品本來就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就被大眾認同,甚至永遠不會。 劇場作品吃虧又極為獨特的面貌在於,劇場藝術所創造的 是一藝術時空,是一段空間搭載於時間的不可逆型態。 成立這個時空的可變因素太多;可能可以被重製,卻不可能全然相同。 一位導演朋友,在高中時期誤打誤撞走進, 當時像是廢墟一樣的華山酒廠,看見一齣讓他改變一生的戲。 這齣戲最近即將重現,但再也不是同樣的時空了, 當初造就的美麗花火就是當時的,沒有人可以帶走、偷走。 創作的過程中,有一項艱澀的過程是對於素材的取捨, 這不只是用如是說就能探究,尤其當目的是創造一段與觀眾的共乘時空, 主題愈大、議題愈深;那麼該放下什麼、該留下什麼、 該捨棄什麼;更是最需要耗費心神的解離考思、巨大的聯想力、 然後是經驗帶來的組織能力。絕對並非隨心所欲就能完成一齣劇場作品。 「聯想」:由於某個概念而引起其意識涉及到其他相關的概念。 是戲劇創作非常重要的「感覺」、「感應」、「官能」等, 是一種可以被培養,有時又具備需要相當天分的能力。 呼應前述,演出不一定需要被看懂、被瞭解; 如果真的看不懂,只要出劇場的時候,帶走一些感受, 其實這個時空所帶來的意義,或許也早已遠遠超過在家中, 觀賞重複播放的電視新聞或綜藝節目了。 然而當觀眾以過度因果的思考模式,來檢視實驗性作品時, 往往會到失望的結論,亦失去的培養聯想力的機會。 「為什麼是寫作?」又「為什麼是劇場?」 文字是劇場的根基,有些文字能呈現出的意境, 有時在劇場上再現並不容易,又劇場常常以文字為依據, 展現或重新創造出新的意境與文字無法顯現的空氣濃度。 倘若是為劇場呈現所專寫的文字,便不樂見單用文學性來檢視。 在劇場中能不能或有沒有表達出,劇情中想呈現的任何意義, 更是場域中所有元素所造就的表現,抑或是否為重點? 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們,應該要慶幸有人喜歡與認同, 不會是為有人不解或批評而沮喪。 藝術作品可以期盼被瞭解,但被瞭解並不完全是藝術作品的唯一責任。 尤其是實驗性質偏高的呈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2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