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主要是寫在自己部落格的心得,但是看第二季的人潮遠遠不如第一季,想來口碑一下! 希望能繼續引進啊! 雖然知道第一季是因為BC和抖森讓票房很好,但是明明第二季故事更現代、也有明星... 橋上一瞥:http://goo.gl/tHFBt0 《臨橋望景》,是美國劇作家Arthur Miller除了《推銷員之死》和《The Crucible》以 外最有名的劇本了吧,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翻譯成《橋上一瞥》,雖然很好聽這四個字,但 是沒有什麼邏輯。因為我個人的理解,這裡“from”應該不是空間位置,而是面向、望向 的意思。而“view”當然是一個景色而不是一瞥呀!『一個面向布魯克林大橋的景色』, 是碼頭工人離不開的經濟狀態,會一直看見的景色,同時也是他們家庭位於Red Hook社區 的狀態,也是來自義大利的表親下船看到的景色。這一幅無奈的景色,怎麼會變成站在布 魯克林大橋上一瞥呢? 主要角色有 Alfieri,故事的說書人,也是劇中的義大利裔律師。 他是一個義大利移民,但是成功翻身在美國當律師,同時可以被說是新移民與移民世代連 接的橋樑,所以劇名同時也是代表來自這個世代橋樑的觀點。 Eddie,男主人,有著莫名喜愛保護外甥女的變態情感(?) Beatrice,女主人,覺得老公不愛他(多個月沒有床第歡愉)、外甥女勾引老公 Catherine,是Beatrice姊姊的女兒,喪親後與阿姨、姨丈同住,喜歡和姨丈撒嬌 Marco,Beatrice在西西里的遠房表親,來紐約賺錢養生病的女兒 Rodolpho,Marco的弟弟,無牽無掛想要在美國發展,多才多藝同時被解釋為沒有男子氣概,卻和Catherine搞上了! 時代背景是1950年代,Eddie在碼頭工作,讓Catherine學速記,希望她能有一天到曼哈頓 的大公司當秘書,階級翻身。這時候Beatrice在西西里素未謀面的表親要偷渡到美國賺錢 ,偷偷寄宿在他們家,沒想到年輕帥氣的Rodolpho快要搶走了Catherine的心,在Beatrice 推波助瀾之下兩人真的成為一對。 Eddie求助於Alfieri,但是沒有個法律上可以拆散這對愛侶又合情理的方式。最後Eddie強 吻了Catherine也強吻了Rodolpho,Rodolpho既沒有救美也沒有自救,讓Eddie更篤定這個 沒有男子氣概的傢伙非常不成材呀!但是備受驚恐的兩人決定搬出他們家到樓上,準備結 婚啦! 另一方面快發瘋的Eddie做了一件連律師都說萬萬不可的事:向移民局舉發家中有兩名非法 移民。為了女兒籌藥款的Marco對於沒有辦法在美國賺錢後崩潰,被保釋之後直接殺死這個 沒有誠信的男子,最終悲劇收場。 Mark Strong第一幕在工廠洗澡以及最後一幕死於血泊之中,呼應的非常準確,舞台設計 明明只有一個空間,卻利用燈光可以感受到是後院或是律師辦公室,或者左右被分割了。 這個製作由比利時導演、阿姆斯特丹劇院藝術總監Ivo van Hove所導,整場戲不論是布景 空間或是節奏掌握,都非常精準,在小小的Young Vic劇院裡面,能量非常滿貫!甚至整個 製作搬到百老匯演出。這個製作Olivier Award 2015年度的三大獎:最佳復排舞台劇、最 佳舞台劇導演、最佳舞台劇男主角和Tony Award 2016年度的最佳復排舞台劇、最佳舞台劇 導演。 這齣戲甚至在今年中東難民的議題上,更令人覺得非常contemporary,值得好好深思移民 與階級流動,巨觀以及微觀社會角落的議題。 ---------- 天窗 http://goo.gl/SRY48L 看戲之前可以說是非常期待!但是沒做什麼功課,只知道是Carey Mulligan和 Bill Nighy一起演的。原本還以為是什麼父女戲,才知道他們演的是舊情人!天呀。 Bill Nighy在1997年演一樣的角色,將近20年前歲數我才可以信服吧。而Carey Mulligan 的劇中角色27歲,比較是符合設定的選角。 David Hare的戲批判性很重,這部戲也是。《天窗》雖然是直譯,但是說是『天井』還比 較恰當,因為中文當中天窗是有蓋的、天井是鏤空的。原本的意思是ㄇ字型(當然無蓋) 的國宅中間的大型天井,意思指的是故事唯一的場景:Kyra所居住的老舊公寓。整齣戲不 斷的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來批判社會階級。 劇中只有一個場景,三個角色:餐飲業大亨Tom、兒子Edward、婚外情Kyra。一開始Edward 闖入Kyra公寓,交代了大部份的設定背景:Kyra三年前從他們家不告而別,而一年前媽媽 癌症過世,爸爸很難溝通等等。在Edward走後,Tom也闖入她家,說自己人生還可以等等, 不理解Kyra離開他們住在這種爛地方、當爛學校的老師,Kyra邊煮義大利麵邊聽Tom抱怨。 大致上可以拼湊出9年前,18歲的Kyra為了逃離律師爸爸的空管跑到倫敦,在Tom夫妻的餐 廳當起服務生,能幹的她寄居老闆屋簷之下,彷彿是個女兒,是孩子們的大姊姊,但和Tom 發生婚外情,在被發現之後她不告而別。 第二幕接續第一幕結尾兩人舊情復燃,但是卻產生了非常針鋒相對的辯論,關於階級、關 於態度、關於自己滿足、關於性別。最後兩人還是無法相處,最後Edward再度到來,為整 齣戲放下了一個完整的結局。 個人非常不喜歡Tom的態度,雖然這就是編劇故意塑造的討人厭上層階級的個性,但是反而讓 我覺得是個反派,無法好好的論述他的道理。 除了現場煮義大利麵的橋段之外,還很喜歡伴手禮和飲料食物的關係,第一幕Edward送了 Kyra啤酒,Kyra則是很英式問說要不要喝些茶。接著Tom來訪帶了威士忌,但是兀自的喝了 起來,Kyra則是喝紅酒。而Kyra烹調義大利麵的方式卻不斷被Tom嫌棄做法,明明是平民食 物卻出現階級。最後一幕Edward帶了高級飯店的早餐來給Kyra吃,是咖啡和柳橙汁,原本 是很上層階級的豪華早餐卻是大家的平衡點。 ---------- 欲望街車 http://goo.gl/NHWm3n 我好沒文化,看戲前完全不知道欲望街車是真實的東西!Streetcar是紐奧良的路面電車系 統,1835年至今已經漸漸被公車取代,現在的路面電車只有三條線。劇中女主角從墓園街 車轉車欲望街車到妹妹住的公寓。其中墓園街車是Canal Streetcar的Cemeteries段,現在 依然存在;而在欲望街上跑的Desire Streetcar則是1920-1948年在法國區跑的街車。 《欲望街車》可說是劇作家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 非常自傳性的劇本,他本人 和劇中的姐妹一樣來自密西西比,他在中西部密蘇里州就讀大學時被ΑΤΩ兄弟會被取笑 他的南方口音很「田納西」,造成他日後取了這樣的筆名。創作《欲望街車》時本人就住 在紐奧良的法國區,劇中Blanche歇斯底里導致精神崩潰,取材自他自己的姊姊的精神分裂 症。而劇中對於同性戀的社會詆毀,也是他自己本身承受的嘲諷。 這次在Young Vic的版本從劇場就非常酷,不止是環形劇場,還是真的在轉動的環形劇場, 而樓上的房東家也巧妙的用一支鐵架折梯做示意。這個製作最大的亮點是女主角Blanche DuBois由美裔英國女星Gillian Anderson飾演!沒錯是《X檔案》裡面的Agent Scully! 但是非常詭異的是,威秀文宣寫成《X戰警》、看戲時坐在我後面的人大聲的說是《CSI》 ,這世界怎麼了... 雖然是2014年的製作,但是一如往常厲害的西區舞台劇都會轉戰紐約,《欲望街車》在 2016年選擇在DUMBO的St. Ann’s Warehouse劇場演出,是個很棒的小劇場空間。 這齣戲的Stanley Kowalski是Ben Foster飾演,他以前很奶油小生的,現在竟然這麼粗獷 啊。整齣戲不斷的抽絲剝繭Blanche家族衰敗後與敗逃紐奧良之間的身世,妹妹Stella (不知道是不是我聽錯,Blanche好像會叫她Estelle?如果家族都用法文名字也比較合理 )夾在兩個極端中間的搖擺,也似乎代表著觀眾的立場。因為Blanche會不斷提供「假情報 」。 很少聽到南方口音,真的有點累人,但是劇情非常緊湊,三個多小時沒有喘息空間非常過 癮。 ----- 女王召見 http://goo.gl/pFXzBO 這次威秀的NT Live第二季四齣戲裡面我最後一個觀賞的:《女王召見》,與其他三齣復排 的舞台劇不同,這是個原創劇本。沒想到也是我最享受的一齣戲,看得很過癮!也是這次 翻譯名字我覺得最為恰當的! The Audience ,根據英文字典,意思並不是觀眾、聽眾, 而是“a formal meeting with an important person”,『召見』來翻譯非常巧妙。 這齣戲主軸在於每個星期二晚上女王與首相的20分鐘私人會晤,在這20分鐘裡面首相向女 王報告國家一週大事,徵詢意見。整場戲非常的時段跳躍,在1952-2013年間的12位首相不 斷跳躍時空,最令人佩服的是服裝設計、假髮設計需要在台上立刻變裝成不同年代的女王 ,此外演員也必須立刻更改口音(年輕女孩到長輩的聲音都不同)。 服裝設計很唯美,例如有重現登基大典的禮服、與柴契爾夫人對戲的皇室藍、與丘吉爾對 戲的塑身黑裝等等。劇中柴契爾夫人對非洲感到不屑一顧,說了『非洲國家領導人都是奇 裝異服的首領』時,女王回說『我就是穿著奇裝異服的首領!』。 2013年倫敦上演,2015年轉戰百老匯以及倫敦復排,能夠站上百老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美國人可不如英國人對自家首相如數家珍,知道一切笑點後的意思。而這次NT Live 的字幕明顯有不少翻譯上的錯誤(例如一開始介紹鵝蛋色的房間字幕寫鵝蛋橢圓狀的房間 等等),但仍然幫助我快速進入狀況,我可不是英國人呀,還是只對丘吉爾、柴契爾兩位 歷史人物以及Blair, Brown, Cameron這三位我懂事以來的首相有些認識。 這齣戲有趣的事情是他們會根據時事做更動,主要是Cameron(當時的首相)部分的會晤。 這齣戲的首演是2013年的2/15,錄影場是6/13,錄影場就Helen Mirren飾演的伊麗莎白二 世提到了『Cameron,關於柴契爾夫人的喪禮』(柴契爾夫人於4/3辭世)『我在這裡這麼 久,可不是想退就退位呀!我又不是畢翠克絲女王!』(荷蘭女王於4/30禪讓王位給威廉 亞歷山大國王) 之後轉移到百老匯時,在最後一幕也說了句對於總統制的搞笑台詞,不然整齣戲真的離美 國人好遠呀! 上半場第一位出場的首相是John Major(任期1990-1997)。英國因為ERM的問題,他猶豫 自己是不是當首相的料,經濟不振但是他也不想讓英鎊貶值,但是『黑色星期四』(戰間 期美國大蕭條的第一天,字幕翻譯竟然寫黑色星期五,是要大採購嗎)感覺近在咫尺。女 王鼓勵要不要退位重選,宣示決心!當年4月果真重選,但是想藉口退位的Major竟然還是 贏了,而九月也發生『黑色星期三』,英鎊重貶。 畫面一轉是1952年二月剛上任的女王,第一次和Winston Churchill(任期1951-1955)見 面,慌張的女王完全被教導,丘吉爾說前朝習慣就是如何如何,一面倒的壓制,更說出在 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登基大典需要電視轉播,何不好好花一年多準備(後來1953年六月才 登基)?丘吉爾說你爸爸也花了一些時間呀!女王銳利指出先王花了五個月,這16個月根 本是為了你自己挽留政治前途,如果首相在準備女王登基大典那麼就不會被罷黜吧!交換 條件之下女王在會晤中逐漸占了上風。 第三幕是Harold Wilson(任期1964-70/74-76)的第一次會晤,他性格爽朗、出生工黨。 明顯可以看出兩人天差地遠,例如Wilson說他爸爸已以前是在馬戲團當飛人,女王立刻說 『哇,多有異國情調』,首相非常俏皮的說,『你爸爸是印度皇帝耶!那才有異國情調吧 。』最後他拍了幾張紀念照片,女王的表情非常的不情願,畢竟兩人真的差太多了。 第四幕是Gordon Brown(任期2007-2010),他就是一個如同我印象中癡呆的首相嘲笑了一 下前首相Blair了就沒他的戲了。 第五幕又回到John Major,應該是在1992年底。重新選上首相的他剛從肯辛頓宮(王儲官 邸)回來,報告貌合神離的威爾斯王子與威爾斯王妃的近況,甚至說出王妃把問題指向王 室,而英國的臣民也有王室過時的感受,其中討論到溫莎古堡在11/20大火後是皇室出資修 復的問題。盛怒之下女王重申「怎麼做是看你,我不提供意見、我提出問題,你是我的首 相,我一定支持。」 下半場第一幕是Harold Wilson在夏天陪同女王到蘇格蘭Aberdeen的避暑城堡Balmoral Castle,即使暴雨、天冷,女王還是堅持要去野餐!這一段分別帶出女王蘇格蘭的傳統背 景(幾乎所有的奶媽都是蘇格蘭人)和Wilson的過目不忘超人能力,兩人即使不同,卻越 來越像朋友。 第二幕是1956年Anthony Eden(任期1955-57)和女王報告以色列進軍蘇伊士運河,埃及也 出軍了,是時候派出英法部隊。剛剛被丘吉爾調教完的女王不慌不忙拿出筆記,說出去年 合約上以色列承諾,若沒有被侵犯或者沒有國際支持之下,不會主動出兵。立刻點出首相 隱瞞早與以色列暗通款曲的實情。 第三幕則1986年七月,Margaret Thatcher(任期1979-90)的每日郵報事件,女王本不應 表達政治立場,但是報紙卻說女王親信認為首相是個冷酷的壞女人?!這裡聊到了南非制 裁事件,柴契爾夫人希望支持雷根的反種族隔離法案的態度,但女王在南非議題上與首相 相左,Thatcher說自己還是少女時(她比女王大6個月),聽到女王在南非的演講感到非常 感動,但是今非昔比。 串場就是女王少女時的演講! 第四幕則是當時的首相David Cameron(任期2010-15/15-16,前為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 合內閣、後為保守黨內閣)與女王的會晤,女王的三星手機響起江南Style!女王已經記不 得首相是在德國Bonn還是瑞士Bern開會,結果其實是在瑞士Basel。首相非常陽光的說大家 ,包含梅克爾總理與歐朗德總統都想打探皇曾孫的秘辛,但是一時之間女王還忘記誰懷孕 了哩。女王調侃了一下保守黨與自民黨的妥協,Cameron好奇地問:在這麼多的首相裡面, 你最喜歡誰?女王開始細數12人,Churchill, Eden, Macmillan, Douglas-Home, Wilson, Heath, Thatcher, Major, Blair, Brown and Cameron,咦,只有11人? 這時James Callaghan(任期1976-79)走出來,『女王你怎麼忘了我!你不是叫我Sunny James嗎?你連Douglas-Home和Heath都記得了!』女王開玩笑說『Alec Douglas-Home可是 貴族出生,卸任還是跟我們家玩在一起呀!Heath大家都忘了他,我一個人記得就好。』 回歸正傳,Cameron逼問女王最喜歡的首相,女王說『沒有吧!一視同仁。』旁邊的管家說 『噢,你有噢!仔細想想。』 畫面轉到Harold Wilson在1976年發現自己有阿茲海默症,打算退位。女王對他發出了最誠 摯的反邀請,希望能成為唐寧街晚宴的座上賓,即使到現在,只有丘吉爾和Wilson有如此 殊榮。 在台上不同年代變化,Helen Mirren必須迅速換裝,這時就是年輕的伊麗莎白出來串場, 包含叔叔遜位後全家搬進白金漢宮,顯得天翻地覆、鬧脾氣等等,直到她發表南非宣言那 一幕,超級感人!年輕時的影子角色非常厲害。 整齣戲有些首相沒有現身,Macmillan、Douglas-Home、Heath、Blair(百老匯有加入), 而Callaghan大概也不太算有現身。劇中選了幾個場景都非常有辨識度,可以立刻進入劇中 ,並且用Wilson當最主要的首相,不論是懷舊或者新潮,都非常到位。 Helen Mirren的The Queen (2007) 這部電影同樣出自編劇之手Peter Morgan,她說她認為 女王是虔誠的教徒,但是又很矜持,在電影中沒有女王禱告的畫面,她很高興可以把女王 人性的一面展現在舞台上。 ---------- 另外第一季的心得 哈姆雷特 http://goo.gl/3503WF Coriolanus http://goo.gl/h2eBw2 很期待月底要去高雄電影節看NT Live的Frankstein,是最喜歡的導演Danny Boyle和 演員John Lee Miller(猜火車、美國福爾摩斯)的合作!加上馬莉雪萊的劇本好適合 萬聖節! 另外推銷一下我的網誌的 舞台劇 http://goo.gl/3SJxzS 音樂劇 http://goo.gl/OhKiIu 持續看戲!更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66.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475931443.A.6B6.html
JLChiou: 好厲害 10/08 23:13
Atica: 第二季其實都好看啊,明天補完女王就追完了~ 10/08 23:47
crona: 第二季其實都好看啊,明天補完女王就追完了~ +1 10/09 00:21
weywawa: 遜位的是女王的伯父,不是叔叔喔 10/09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