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彼岸花》觀後感 暨 與《乘願再來》的比較 在三月看了明華園及河洛兩個重量級的歌仔戲團的演出,令 筆者大呼過癮。二者都試圖創新,無論是劇本、曲調、歌詞、 都是自創的,明華園的《乘願再來》將現代語言、娛樂編入 劇本,河洛的《彼岸花》則將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套入漳 泉械鬥背景中,堪稱一絕。此外,二劇的角色矛盾性和張力 十足,演員唱功俱佳,劇情發展流暢,走位也能說明各角色 尖的關係,導演功力不凡。 相較於明華園《乘》劇的自創劇本,河洛《彼》的劇本架構 雖然是襲自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但在主題的說明上, 《彼》劇確明顯的合理許多。《乘願再來》和《彼岸花》這二 個標題都是引自佛教經典,皆有「今生不得報,盼在西方極 樂世界或來世能得善果」之意。《彼》劇先由禪師說明彼岸花 的故事來由,符合該劇的濁世械鬥背景,同時暗示了該劇二 人殉情的結尾,這樣的情節安排,不但將主題說明完整,也 與劇情發展相呼應。再看看《乘》劇,然後在男主角梵洛佳 面臨是否報仇的困境時,突然亮出《乘願再來》四字的石碑, 把觀眾弄得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何梵洛佳看到四個字後就頓 悟了!雖然該劇一直不斷地提到佛教、佛經、慈悲思想,甚 至以神績來顯示佛祖的偉大,企圖營造一種佛教能化解一切 障礙的氣氛,但是這跟《乘願再來》似乎不那麼的相關。 新編曲調似乎是歌仔戲的一個新趨勢,例如此次明華園和河 洛的新作都有不少的新編曲調。由於歌詞也是新編的,所以 通常而言,新曲調與劇情、歌詞的結合度較高,也是展現編 曲、作詞者功力的好方法,同時增加了傳統戲曲多變的可能 性。然而新編曲調是否受到觀眾肯定,或者要遵循傳統戲曲 格式到何種程度,都是值得深思的。 突破傳統,讓傳統戲曲有更多樣的發揮空間,而新鮮感才能 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讓戲曲生生不息。無論是河洛文學性高、 浪漫唯美的《彼岸花》,或是明華園忠孝仁衝突的《乘願再來》, 都令今年春天的歌仔戲界生色不少,也令筆者對新編劇本的 品質更加信賴,和充滿精益求精的期盼。 -- 謝謝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200.1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