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齣國光劇團的《賣鬼狂想》,看完真的喜歡的緊啊!!! 映入眼簾的舞台設計,讓人印象深刻,歡喜異常。 舞台自上方懸掛一枝巨大毛筆,有如定海神針般垂落而下, 背景襯以選自《搜神記》《宋定伯賣鬼》的原文布屏,以大幅行草書寫, 舞台左前方,擺放刻有《賣鬼狂想》的篆書印鈴大石,有如老僧入定。 雖然是小劇場,但國光劇團對於舞台設計真的毫不馬虎~~~ 戲是由小時後聽過的中國童話故事-宋定伯賣鬼所延伸和變形。 除了原本宋定伯和鬼的角色外,編劇另加入了買羊者的角色, 故事就在宋定伯、宋定伯看不見的羊(鞭子替代)、買羊者和傻優人(鬼)間, 展開狂想... 宋定伯賣的羊到底是頭怎樣的羊?像是國王新衣般的指鞭為羊? 而買羊者-落魄書生,其落魄窘境和想靠賣一隻看不見的羊來翻身的想法, 是否可看作對於讀書人的一種揶揄和調侃? 畢竟,一隻見不著的羊(鬼換化而成), 定伯起初遍循不著買家,竟讓一心想求取功名的窮書生給買了去~ 故事中段的發展和小時後聽的故事相去無幾, 全賴演員們的作表唱詞生動的演出, 台下的觀眾才能目不轉睛的期待每次的舉手投足。 (首演場小弟弟觀眾天真的笑聲也讓人印象深刻啊XD) 在編劇的巧思安排下, 買羊者對於傻優人(鬼)表示生前被「皇帝吐出的口水掩住口鼻而溺死」的死法, 是一陣訕笑, 最後卻在宛市因為賣羊被指為騙子 (手中一隻看不到的羊,和雖然看的到卻沒有重量的羊), 竟和傻優人有著同樣命運,遭宛市鄉民吐口水而嗆死.... 買羊者-書生成了鬼後,像是重複了之前宋定伯賣鬼似的場景, 買羊者成了賣羊者,新的買羊者出現了,一樣的說白,一樣的作表.... 看似戲末可以無限循環, 買羊者和鬼可以無限展開,而有了甲、乙、丙....的買羊者和鬼。 只是出人意表的,新的買羊者卻直指,賣羊書生所聲稱的兩隻羊, 一隻不過是鞭子一根,一隻不過是人扮的羊..... 故事再次的急轉彎,讓人驚歎編劇的功力!!! 另外,有個很有意思的安排,宋定伯賣羊後說他其實也是鬼, 若回扣結局,有可能也是因為在宛市賣羊(鬼)不順, 而被眾人嗤之以鼻的口水吞沒溺死?因此死後賣羊(鬼)? 《賣鬼狂想》緊扣了 「鬼與人、指鞭為羊、真人扮羊或是投影之羊和舞台(京劇)空間的虛與實」 有趣的對照和辨正,不停地撩撥。 偶而也開了舞台劇(傳統戲曲)的玩笑。 例如這個橋段就相當引人發笑:  『傻優人(鬼)表示:既然觀眾都知道兜了舞台一圈就表示換了時空轉換,   那麼買羊者自己跑就好,自己就不在舞台跟著忙了。』 我想,此舉無意嘲弄,而是透過自嘲,點出了舞台劇(傳統戲曲)表演方式的特殊性。 虛實的呈現,除了演員的作表對白,還得包含觀眾自身的想像,才能使舞台的呈現完整。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三位演員精采表現, 舞台上的演員就在角色的進與出,不時和觀眾互動,豐富了整齣戲。 像是宋定伯詢問觀眾是否看見國王新衣的羊的那段, 或是宛市齊吐口水那段,觀眾也加入了宛市鄉民「呸」的行列, 都讓人驚豔京劇的實驗性。 同樣是丑角兒的三位演員同時在台上, 恰如其分的幫襯彼此,精采的作表,確確實實在舞台上完成了動人傳承。 編劇、導演架起了骨幹,演員讓整齣戲的肌理變的清楚和厚實, 加上舞台設計、音樂等支援,完整了整齣戲。 演後座談的這段內容讓我很感動。飾演宋定伯的陳清河老師所說, 雖然導演有時的一百分的要求,自己不太認同(畢竟是傳統戲曲演員), 可是卻讓自己在舞台上呈現一百二十分的演出, 自己更是以進軍亞維農藝術節的心態來演出《賣鬼狂想》... 我想,我真的看到了小劇場.大夢想!! 演後座談有幾點很有趣,和大家分享: 1.編劇當時已有演員名單,劇本卻苦思已久,最後竟是在圖書館隨便一指,  而選定了自《搜神記》的《宋定伯賣鬼》,編劇發誓所言非虛XD 2.舞台上的毛筆,代表著一切的源頭,都是從《宋定伯賣鬼》的文本開始發想展開,  那隻毛筆,是《宋定伯賣鬼》的毛筆,也是編劇改編劇本的手中筆之筆。 3.貞子的橋段,當初是陳清河老師建議的點子,  然後再進而參考全聯廣告的演出方式。  一開始的鬼扮相是披頭散髮的,考量演出不易,作罷,  可是放棄披頭散髮的裝束又很可惜,因此有了貞子爬出的橋段。 非常成功的一齣戲,希望好戲能再帶給更多的觀眾啊, 假以時日,一定要重新演出,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57.24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rama/M.1407660379.A.EDD.html ※ 編輯: tabbletennis (1.162.57.243), 08/10/2014 17:01:33
NATASLEGNA: 我也覺得很不錯,希望有機會再看一次阿! 08/10 20:04
vanlen: 劇本真的很有趣~ 而且突然變全聯貞子快笑死我XD 08/11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