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不是要為任何單位廣告,只是想把自己的感覺分享給各位。 今天我去看了台灣崑劇團邀請上海崑劇團聯合演出的<玉簪記> 當岳美緹飾演的潘必正一出場,她一唱,我簡直感動的快掉淚了! 我實在無法相信能在台灣看見崑劇大師的現場表演! 尤其看到兩個高齡67和61的女人在舞台上調情那感覺實在是太令人瘋狂了 即使她們的姿態和唱腔可能不如我看過的N年前錄影畫面來得的靈巧 但是戲是永遠排不完的 在戲曲的程式性上 又添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韻律 很好看啊! 看到最後我都哭了 終於明白為什麼傳統戲曲能同一文本同一程式身段的一再搬演 而觀眾也願意一次又一次的進劇場看戲 為角色為演員傾倒 散戲後,和朋友聊著感嘆著,這也許是最後一次看到岳美堤和張靜嫻的演出了 不是擔心她們掛了,而是崑劇舞台是殘酷的,上了年紀的演員身體狀況很難維持 後來,坐捷運時,翻節目冊看到丑角張銘榮所寫的,才知道原來演丑角的成志雄, 也就是我以前看錄影帶時的丑角,因為過世了,所以才由張銘榮代替演出,心裡不禁又一揪啊。 結論是 主辦單位說週日的<占花魁>還有100張票 今日的玉簪記可是全數售罄 若是場場爆滿,主辦單位很希望每年能夠繼續邀約! 我也很期待能夠再次親臨現場感受岳和張的魅力呀 SO 還有票哦!有興趣的人把握機會啊!!! 世事難料啊! 補充一下 我自己並不是傳統戲曲票友或是戲迷 簡單的說就是外外外行人啦 一直以來我所接觸和參與的都是現代戲劇 但我認為傳統戲曲和現代戲劇有其相互的關聯性 太深入細微的我可能看不懂 但就先挑大家來看吧 總是會慢慢感受到些什麼 每次看傳統戲曲,總是覺得身邊的觀眾年齡層偏高 放眼望去幾乎都是師長.叔叔.伯伯.太太.婆婆.公公.... 難怪和我同為七年級生的朋友很憂心說 也許幾年後,台灣就沒崑劇可以看了。。。 現代的年輕人大概對傳統的東西有種莫名的刻板和排斥 兩三年前我大概也是如此吧 每次轉到傳統戲曲就感覺頭痛不得不快速轉台 直到有一次在半強迫的強況下看了一齣京劇 突然好像領略了什麼 哈 現在不是也流行復古嘛 給自己多些機會接觸了解傳統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32.149
toiletmei:哭了QQ 04/20 01:21
create79:推。秋江的末尾兩人要離別的時候真的太感人了T_T 04/20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