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戲是一場賭博,看到好戲,賭贏,看到爛戲,賭輸。 但贏或輸看戲前沒有任何把握。這種不確定的賭局, 讓每次邀請一群朋友看戲時,都要承擔一些風險,格外緊張。 下午看了山宛然 × 弘宛然 × 王嘉明《聊齋─聊什麼哉?!》, 除我之外其他幾位朋友都第一次看布袋戲現場, 看完都還滿意,鬆了一口氣。 在國小教書的朋友說,如果這樣有趣的演出方式可以演給小朋友看, 該多好。給王嘉明導演成功地為傳統布袋戲找到新貌,鼓掌! 接下來,有點點雷,還沒看的,請慎入。 不過,幾段布袋戲劇情和洗衣店場景的銜接,有點卡卡的, 如果可以不用到五段故事,集中幾段和洗衣店的真人演出做更細的呼應, 可能會讓整齣戲更緊湊。洗衣店的劇情本身, 沒有呈現演員和聊齋場景的特色,被「道具化」了, 不過,還好「道具化」得很讚。 很一般般的紙箱、掛滿舞台的衣服、和細緻的布袋戲偶, 靈活穿梭的身手一搭配,加上簡單詭譎的燈光氣氛營造, 頗有Peter Brook和Mnouchkine的劇場神韻。 傳統雕刻精緻的彩樓,在這些日常雜亂的衣物烘托和掩飾下, 當燈光一打,彷彿甦醒重生的小聖殿, 華麗高雅的神龕現身,比那些只是看傳統彩樓式的古典布袋戲碼, 對比之下,更能凸顯傳統布袋戲之美。 吳朋奉演出的路人甲乙丙丁,因為性格不夠突出, 像同一位演員換不同衣服,影帝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 有點可惜,不然和偶師一起飆戲,一定很過癮的。 客語和台語交雜的對白,很有意思。 由不同偶師說出,打破布袋戲由一人分飾所有角色口白的傳統, 座談時,導演說這是台灣日常生活會出現的款式。 台語和客語是台灣最重要的兩大母語, 不過彼此各用台語和客語對談,在現實生活很少見, 倒是一堆和阿公阿媽和孫子,華語對台語、華語對客語的場景, 更常見。瞭解導演的美意,但常常在聽時,會忍不住出戲。 也有聽出說台語對白的吳榮昌老師, 為說客語的黃武山老師在對話時穿針引線的用心, 讓不懂客語的觀眾,找到線索。 台語在現代劇場是弱勢,客語就更弱勢了。 這兩種好聽的母語在現代劇場裡交織,挺動人的。 加油囉,現代劇場,希望妳們可以打破被華語獨大的語言霸權現況。 幫那群朋友買票時,我並不看好。 因為過去有好幾齣古典拼裝現代的戲碼, 有的爛到看到一半,就走人,連劇名都忘了。 拼裝、跨界的戲,本來就是冒險。 在這個關心反服貿如火如荼的時期, 這齣值得大家用行動來冒險一下。 請投入關心傳統戲劇的變身新貌運動。 上網查還有一場,還有票,推薦給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1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