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名稱:2012國際劇場藝術節—二分之一Q劇場《亂紅》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時間:2012/05/27 週日19:30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 一齣經典的明清傳奇劇本,傳統線性的劇情在現代語彙的拆解組合下, 每一篇章分別以不同的人物為軸心,清新不落俗套, 彷彿素白摺扇上的點點桃花令人欣喜啊~ 戲採取了戲中戲的概念, 說書人操著濃厚的鄉音,啜著茶,娓娓道來一個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身邊的小童開始建構這一切,桌、椅和不知向左或向右擺的桃枝.... 舞台上「並置」的運用,是這齣戲我很喜歡的手法之一。 崑曲與歌仔戲的並置。(原來劇團的"Q"是個梗啊~) 兩種傳統戲曲在舞台上的相互呼應和對話,竟安排的和諧異常, 事前的努力可想而知了.... 明人侯方域與清人侯方域的並置。 是一種回憶、一種追悔、一種無可奈何。 口述著自己的故事,無力改變結局,卻得重新體驗當下的椎心刺骨.... 東林黨的侯方域與魏黨阮大鋮的並置。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兩人,最後殊途同歸的降清。 阮大鋮鬼魅般的低吟,正是侯方域於夜深人靜時,趨之不散的夢靨.... 文人書生侯方域與青樓女子李香君的並置。 「作者(指孔尚任)把高尚的人格給予身為妓女的李香君, 把一個孱弱的靈魂賦予了享有盛名的才子。」 這段自網路擷取的話,原是讚許孔的巧妙安排,透過舞台的呈現,更是擲地有聲~ (不過,這讓我想到了許仙和白蛇不也是類似的設定?這是所謂的衝突美吧?) 飾演阮大鋮的演員舉手投足都是戲,著實搶戲, (其他演員也都很棒,會挑這齣戲,就是因為很欣賞李佩穎!  不過發現身旁坐的也很多是楊汗如的粉絲!) 尤其化身為優人那段,利用身上衣襟和身段的變換,分飾多角更是令人驚艷! 只是優人真僅是長得像去了鬍的阮大鋮嗎? 最後吟唱的那一段《燕子箋》留下了想像空間.... 個人覺得夸父追日的安排,是有些許突兀的?總覺得打斷了故事原本的脈絡.... 夸父死時扔下的手杖變成了桃林,為桃花憑添了幾分古老傳奇的色彩, 桃林(桃花)命定著追尋的失敗?就像是定情扇上血濺的桃花一樣早已命定了別離? 也或許我是對夸父追日的詮釋方式略顯搞笑因此覺得突兀也說不定.... 最後一幕的設定頗值得玩味, 看似贏弱的明人侯方域竟阻擋了清人侯方域欲再見李香君的動念, 足見當時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決絕,清人侯方域的追悔已無用, 侯李兩人別離的結局早已注定.... 這齣戲有不少畫面都令人情不自禁地,想按下遙控器,停格在當下.... 如:一開始女旦曼妙輕巧的凌波微步伴著衣帶,令人鼻息不敢多喘; 又如:從舞台上方旋轉飄落下的桃花; 再如:利用演員站於投影幕前或幕後,而有了景深,營造出一種暈染的況味; 都令人想狠狠地將畫面轉印在腦海裡.... 我想,我會開始follow「二分之一Q劇場」的演出滴^______^ 備註: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一下維基百科關於「桃花扇」的簡介, 侯、李二人出家學道是原來的結局;抗戰時期, 劇作家歐陽予倩先生,改編了該劇本....(還挺有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14.6
Laius7002:推一個^^ 05/31 18:00
happyuse:我也是因為佩穎才去看,但之後愛上的1/2Q,以後會努力支持! 06/02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