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少人認為像「大劈棺」或「莊周試妻」之類的古典戲碼,在現今時代需要 脫胎換骨一下,但看完當代傳奇劇場的「夢蝶」,脫胎換骨的路似乎還差一截 哩。 「夢蝶」的編劇與導演恐怕沒想過,本劇核心的主題之一不就在於--試與 被試的男女設定,以及為何要試、要「試」什麼的探索嗎?「試」女人的善 變、「水性楊花」嗎?「試」男人對佔有欲冠冕堂皇的執著嗎?還是,對那 些虛有其表、口口聲聲嚷著「道可道」「非常道」者的嘲諷與棒喝呢?對我而 言,「大劈棺」或「莊周試妻」之類的題材,還可以繼續放煙火、大劈批向 那些假XXX的教條吧。 看完當代傳奇劇場的「夢蝶」,其實頗失望。由於之前「等待果陀」實在太 讚了,透過禪宗與虛無主義組合後的完美變形,重新點燃我看傳統戲曲的興 趣,所以這次我早早就買票了。這次演員演技有一定的水準,女主角錢熠是 中國戲劇新秀,可圈可點。只是,該劇團的靈魂人物吳興國,或許因為劇情 之故,英雄無太多用武之地,遠不及「李爾在此」和「等待果陀」的精湛表 現。 整齣戲三小時下來,其實有點身心煎熬。除了沒有跳脫「莊周試妻」舊題材 窠臼外,還不時出現空洞瑣碎的舞群肢體動作,畫蛇添足。戲劇張力與場面 調度和前面提到的「李」「等」二戲相較,平淡甚至有點僵化,第一場「日 蝕」和最後一場「夢蝶」冗長、膚淺的劇情,下次演出時需要更大刀闊斧地 刪改。 文字的魅力絕對不只是通過台詞唱出來或說出來而已,劇場之所以為劇場, 不就是透過劇場裡的時間、空間、人物與劇情,演出那不可說、不可思議的 生命奇境裡的有情與無情,創造想像與現實交融、在如不在的臨界場嗎? 「夢蝶」版的莊周試妻沒有脫離儒家窠臼,只是重複傳統社會對名節的偽 善心態,沒有拆解、沒有超越的企圖心。想想,究竟誰需要被考驗呢?試妻 的莊周?編劇?或者觀者如妳我,不也是被試者之一嗎?那些執著於教條 框架者,包括本劇的莊周在內,想要測試愛人對自己是否忠誠的測試本身, 其實忽略了「夢」意象裡所隱含的廣袤深遠,同時包含了護守與破除的兩種 對立卻並存的態度。莊周試妻可以是捍衛與守護那個被測試的價值,也可以 是破除與超越那個被測試的價值。 對名節、忠貞與否的界線可以超越,那是因為看出要信守的價值本身的侷 限性。那麼對於至死不渝的愛情的信守呢?愛究竟是愛一個人還是愛不同 的人?愛所有的人?這是從柏拉圖「饗宴篇」以來一直熱騰騰的話題。堅守 刻骨銘心的舊愛的這種道德,一直受到社會主流的稱頌。那些執著於眼前新 歡、不斷嘗鮮、移情別戀者,被視為敗德,活該被嚴懲、改宗嗎? 對於愛情,堅持與變動哪一項比較「正確」或「適合」呢?堅持與變動似乎 一直都在進行價值對抗的纏鬥,哪一種堅持或哪一種捨棄將獲得讚美呢?是 識時務者為俊傑?或是捨生取義?是追求「大道」的修行者被稱頌,還是追 求「鏡花水月」的「愛情」花癡呢?究竟誰是「癡愚」者?「癡愚」者「好 」或「不好」呢? 追求「真愛」的「真愛」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永遠也沒有確定或固定的答案 。追求個人的快樂只是本能,因為動物性皆如是。追求違反本能的「快樂」 呢,或許就牽涉到對「自由」與「逍遙」所開出的價值抉擇了。這種爭議不 休的價值之戰到最後,恐怕用「作夢」來逃離,也是一種上策,所以「夢蝶 」這題目依然挺搭的。這不表示作夢就比較超然,只是暫時可以自圓其說的 休止符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7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