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0 『新人新視野』 回憶與追尋 陳雪甄《廢墟》 【陳雪甄檔案】 台大園藝系生物科技組,英國Brunel University當代表演藝術碩士,主修單人表演。 於英國John Wright school接受Jacques Lecoq系統肢體劇場訓練。新生代創作型女優,集 編導演舞於一身。唯一連續三年獲選新人新視野創作者,去年以《黑白過》獲選優秀作品, 並受邀至首爾藝穗節演出。 【專訪】複合變形體 甭想分割陳雪甄 這個夏天,陳雪甄帶著上屆新人新視野的戲劇作品《黑白過》前進首爾藝穗節,人都還沒飛 回來,各路消息便已風風火火地越洋回台。我看著那些裡頭充滿了「台灣『舞蹈家』陳雪甄 」、「演出『舞劇』獲好評」等訛誤訊息的報導覺得好玩,與其怪罪記者們不用功,倒不如 說是雪甄複合多元的背景,對許多人而言過於撲朔迷離。 懸浮中的高形變性細胞,Wild Type。 在首屆新人新視野的宣傳文案裡,雪甄用上頭這串生科詞彙來描述自己。她說這是因為:「 在創作方面我並不太自己去設限,我喜歡融合不同的東西,所以很像變形蟲個性上其實我 還蠻愛去接觸有的沒的,可以一個人去做很多事情、嘗試不同的東西,也不太害怕。」 我想雪甄之所以擁有沛然的創作能量,大概是源自於她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雪甄笑說: 「人家叫我幹嘛我都會去」,於是她去了很多奇異的地方,見識過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情,譬 如直銷會場(哇,那講師真是偉大的表演藝術家!)、譬如濟公廟(哇,那個被附身的阿姨 在蘇菲旋轉!),「表演其實跟生活完全連在一起,很好玩,很多東西都可以用表演來看。 」 除了獨立創作,雪甄也頻繁地與風格各異的劇團、舞團合作(她其實覺得當代劇場應該無需 有戲劇、舞蹈的分野);她樂意接商業的案子,也很有興趣從事很嚴肅、很實驗的創作;她 可以做經濟實惠的單人表演,也想搞場面浩繁的「太陽馬戲團」;她的作品既可以很個人, 又可以很社會;甚至在表演的當下,她也追求著某種「既投入又分裂」的雙元性:「扮演一 個角色,你必須要百分之百投入其中,但你同時還要有一顆眼睛在外面,知道你現在做得怎 麼樣。」 「不分」讓迥異的元素揉合在一塊,拒斥分類,因而打開了另翼的空間。不喜歡自我重複的 雪甄,要在今年度的新人新視野推出她的災難首部曲《廢墟》。災難系列是雪甄「用創作參 與社會」的自我許諾,在首部曲中,她將與以灰階為基調的光影對戲,化身震災後深埋在灰 土石屑裡的女孩,帶我們回看常日生活裡的小確幸。 本文章為部分節取,完整專訪:http://www.wretch.cc/blog/youngstars/12353458 購票請至 : http://ppt.cc/SQ4U 10/29-10/31 【讓心靈對話】 魏雋展 《偶戲練習 - 男孩》 姜睿明 《寂寞B姐俱樂部》 11/5-11/7 【回憶與追尋】 陳雪甄 《廢墟》 徐灝翔 《時空旅人》 11/12-11/14 【蛻變的肢體】 林祐如 《Amarcord》 李國治 《顯微鏡下的一滴海水》 田孝慈 《路》 葉名樺 《脫落》 其它演出訊息 : http://www.wretch.cc/blog/youngsta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