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撰文者:馮勃棣   少年金釵男孟母的原著作者是清代的李漁,李漁是三百年前的人物,用現在的話來講 他是個「奇葩」。在那個時代,他前衛。在那個時代,他挑戰禁忌。在那個時代,他「後 現代」。把三百年前這號人物的作品移到現在二十一世紀改編後搬演,許多他前衛與挑戰 禁忌的言論,竟然仍然在此時此刻掀起驚世駭俗的巨浪。三百年了,我們往前走了多遠? 為何我們仍然嘖嘖稱奇?性別的曖昧與魔力、慾望的爆發與壓抑,原來是個跨越時空的難 題。三百年前李漁勾勒的迷幻情愛故事,是否仍在新的世紀蠱惑人潛藏的衝動?   今天進去排練場看排,我看到這齣戲有很大的企圖,與極大的潛力。跨時空來搬演跨 性別的迷戀,一次進行兩個跨界的辯証,如此的企圖不言可喻。這齣戲更運用了典雅的南 管來營造出情慾橫流的空間。當我今夜在排練場聽到南管的音調流瀉,而劇中人正進行一 場「斷背山風情」的交媾,加上角色穿著民初的服裝,我在小小的排練場的看戲過程儼然 是一種錯亂、甚至雜交式的經歷,但這種拼貼混搭的風格竟營造出一個淒美浪漫卻又終於 心酸的場域。底蘊是美的,表演是真誠的,縱然場上發生的一切是那麼的匪夷所思。   這齣由周慧玲導演、改編新創,徐堰鈴、徐華謙領銜主演的戲,看似玩弄了形式遊戲 ,但骨子裡這齣戲還是通俗的!所謂的通俗,意味著它夠搧情,夠高潮,夠懸疑與夠玄妙 。若一齣戲能在通俗與好看當中完成了辯証與再思,我想這就是潛力。爾若這一切又是在 一個綺麗的空間完成,或許那就是《少年金釵男孟母》了。 創作社第18號作品《少年金釵男孟母》 時間:2009年5月14日~16日 晚上7:30 5月16日、17日 下午2: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編劇/導演:周慧玲 主演:徐堰鈴、徐華謙、李易修、吳維緯、劉守曜、竺定誼、楊一嶙 原著:清‧李漁(笠翁)《無聲戲》之六〈男孟母教合三遷〉 題字:董陽孜 主辦:創作社劇團 指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贊助: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以上是看排感想 歡迎大家來看戲啊!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mcbirdy 來自: 118.169.175.97 (05/06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