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9816 脫口秀崛起 展現生活智慧 (2010/11/7) 報導/趙瑜婷  「你們都不知道吧,布置臺北花博,其實只要兩朵花就夠了……」麥克風前,脫口秀演員大鵰博士,衣服閃爍著閃電標誌,起勁的對臺下說著:「聽過『視覺暫留』的專業術語吧,以我閃電俠的速度,把左右兩手的花朵快速移動,就能製造出一片花海,有沒有很酷!」  大鵰博士接著在吉他上刷一下,「我彈完五首歌了,很快吧。」觀眾哄堂大笑,只有他們了解,大鵰博士無厘頭背後的自我嘲諷。原來素人演員的他,登臺之初就以「天然呆」聞名,說話慢一拍,反應遲鈍,「剛開始我以為他們被笑話逗樂,後來才知道是在笑我。」  「脫口秀內容,來自演出者的生活經驗和見解。」大鵰博士說:「許多是從痛苦中找靈感,像求職失敗或感情挫折,演出者把它做幽默轉化,是自嘲,也讓觀眾更有共鳴。」他舉例,美國許多著名脫口秀演員都是黑人,他們會用趣味方式分享種族歧視的經驗,黑人觀眾聽了,也慢慢能將現實遭遇的痛苦一笑置之。  對大鵰博士而言,脫口秀最神奇的卻是讓他「找到自我」。他從小是乖寶寶,擁有臺大電機所高學歷,但長久依著臺灣教育下「好學生」的角色塑造,他從未思考過自己是誰,又想要追求什麼。直到有次陪朋友參加「站立幫」的脫口秀徵選,意外獲選,也改變他的一生。  大鵰博士解釋,舞臺劇演員都是詮釋劇本角色,但在脫口秀中,演出者卻須「做自己」。因此,當他站上脫口秀舞臺時,雖然被迫要面對自己,卻也有了了解自我的機會,「我雖然反應慢,卻對世界充滿愛,希望大家快樂。」認識個性中的缺點和優點,讓大鵰博士更有自信,也變得更愛自己。  戲曲研究者江武昌說,透過語言的戲弄和狂想,聽眾在笑聲中釋放情緒及壓力,古今中外都有這樣「抒發管道」,像中國的相聲、美國的脫口秀,臺灣則有「答嘴鼓」。答嘴鼓巧妙運用民間俚語和雙關語,串聯起對生活的觀察和揶揄,是在布袋戲和歌仔戲中常出現的民間智慧。  答嘴鼓展現的獨特嘲諷,讓這項表演在高壓統治下更受歡迎。江武昌說,例如「吳樂天講古」,就是臺灣解嚴前最紅的廣播脫口秀,吳樂天因批判時事常面臨警察取締,於是乾脆編成廖添丁故事,「我說的是日治時期的故事,不要抓我呵!」  「我們來演最不能說對不起的行業。」「好!」「我演醫生,剛走出手術室,你演家屬。」「好!」「咳咳,對不起……」「醫生不要嚇我,難道我太太她……」「對不起,我放了個屁!」魚蹦興業的演員一搭一唱互相吐槽,這種雙人搞笑來自日本「漫才」,一人耍笨,另一人嘲諷他,引出更多滑稽對話。  「我們在推廣一種笨蛋精神!」魚蹦興業的藝術總監,也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林于卤說,創團的原因,是觀察到臺灣人都「太認真」,從小被教育不能犯錯,要完美,隨全球化競爭激烈,壓力更大,活得很痛苦。在魚蹦興業中,透過表演做錯事、說錯話,讓大家釋放壓力,了解每個人都有犯錯權利,「笨也可以是很可愛、很好笑、很快樂的。」  「媽祖默娘是個活力少女,愛交友的她還有臉書,而且因為太熱愛衝浪,臉才會黑黑的。」魚蹦興業有許多既爆笑又顛覆的對白設計,告訴大家不要局限單一思維,換個角度看世界,說不定更有趣。林于卤未來更想推廣「全民搞笑運動」,從家庭中最嚴肅、壓力也最大的爸爸,先帶頭搞笑,比如可以像孩子般耍賴,透過趣味互動重新調整家庭制式關係,也讓家更有呼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98.41
Atica:推一下魚蹦..媽祖默娘的故事讓我笑彎了腰 XD 11/10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