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轉載自 http://ppt.cc/hdPN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26期 文字 于林 攝影 陳敏佳 一九九六年,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為做了一輩子戲靴的父親李慎恩寫下舞台劇《京 戲啟示錄》。 幕起 修國提著一雙戲靴,自外奔上,靜靜地看著空曠的大舞台。 「現在全台灣就只剩下我大哥在做這種純手工的戲靴。 我沒有辦法想像三十多年前,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小孩。……時間一直往前,我只能憑記 憶回到過去……」 中華商場,是戲中主角修國的回憶,也是李國修淚眼的鄉愁。他在另一齣舞台劇《女兒紅 》,也寫著這樣一段台詞:父親當年逃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把家譜帶出來。 李家家譜,從登陸基隆港開始,在台灣重新寫起;李家做戲靴的家譜,也從父親李慎恩寫 到了大哥李玉修。從中華路鐵道旁的違章,再到中華商場平棟二樓21、23號,兩間二坪半 的房間,是一家七口吃喝拉撒睡的家,也是「李慎恩鞋店」工作室,烙印著台灣傳統戲曲 一代代伶人踏過的軌跡。 戲靴師傅要懂戲 才能做好一雙鞋 七三高齡的李玉修,高中畢業後跟隨父親李慎恩學做鞋。那時,從三軍劇隊、戲校到京劇 名角、票友,以及歌仔戲、豫劇、越劇、崑劇、客家戲等劇種、電視台的古裝片,穿的戲 靴大多出自「李慎恩鞋店」。年少時的李玉修,曾經混過江湖,逞凶鬥狠,差點被送到綠 島管訓。一天,遊蕩回到家中,看到父親做戲鞋的背影,突然覺悟: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 過日子,身為長子,應該幫父親一同扛下養家活口的重擔,他對父親說:「爸爸,我要和 你學做鞋。」 二媽引李師傅,上。李師傅手裡提著一雙戲靴和兩雙彩鞋 梁老板:好!李師傅!您瞧這棺材頭(厚底靴鞋底的側面造型)繃得多嚴實,這雲頭(鞋 頭樣式之一)縫得多好多紮實,就為了李師傅您這雙靴子,我都要多唱幾台戲! 李慎恩鞋店,幾乎包辦台灣戲曲界的戲靴製作,京劇名伶顧正秋、戴綺霞、張正芬、徐露 、王鳳雲、郭小莊、魏海敏,名角李寶春、周陸麟、葉復潤、曹復永、朱陸豪,歌仔戲天 王楊麗花、葉青,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票戲穿的戲靴,連總統蔣公、夫人蔣宋美齡穿 的便鞋,也都出自李家的手工。 戲曲界一致的口碑,大陸做的戲靴會頂腳,李家做的鞋前後墊得很平,穿起來舒服,彩鞋 的繡花飽滿,漂亮;厚底靴,輕,穩,結實,勾起腳來就是不一樣,「角色人物就會跟著 走出來」,當年,戲校孩子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真材實料,真功夫;合腳耐練,好師 傅。」 李慎恩常告訴李玉修:戲靴師傅要懂戲,了解戲的歷史,才能做好一雙鞋。什麼行當該穿 那種鞋,都有一定的規矩。小時候,李玉修經常跟著父親到演出後台,看著演員梳化妝, 一張素淨的臉勾抹揉上油彩,穿起戲服、戲靴,變成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戲開演後,李 玉修站在側台看,這樣的看戲角度,可以看到比觀眾席更豐富的舞台風景,製鞋時更能掌 握角色的需要。 學徒時期,李玉修只能幫著父親敲敲打打,做些簡單的工序,花了四年時間終於出師,獨 立完成一雙從鞋底到鞋身都由自己製作的厚底靴,「要老命,花了五小時!」即使過了五 十年,都還記得當時既累又高興的成就感。 戲靴師傅-李玉修 人物小檔案 ▲ 18歲跟父親李慎恩學做戲鞋,傳承手藝至今40年,弟弟為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 ▲ 1949年來台,落腳台北市中華路一帶。 ▲ 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李慎恩鞋店」在「義」棟落腳。 ▲ 1982年父親過世,接下鞋店經營。 ▲ 1994年中華商場拆除,鞋店遷至景美。 ▲ 2002年宣布退休。 ▲ 2011年出版《腳底真功夫-傳統戲靴製作》一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