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rape (news)》之銘言: : 假設滿清統治的這段時光不存在,仍由漢人統治中國 : 中國與西方的交流會有特別的改變嗎? : : 個人覺得滿清統治底下 不要講別的,清朝要養一狗票吃鐵桿莊稼的廢人,這就得牽制國家多少財政 收入了?拿這筆財政收入養兵買船造砲蓋工廠多好? : 八成以上的人對於皇帝而言,「非我族類」 是97%以上都是非我族類.=_=" : 皇帝龍椅要穩,最好讓所有人都是傻傻只會耍刀子拳頭的傻瓜 給慈禧砍掉的某滿大臣有句名言:[我滿人多糊塗蛋懂個甚麼,治理國家還得靠 漢人,他們手上那支筆厲害的很.] : 加上中國人自以為的優越感 : 一直擺脫不了落後還蠻正常的.... 最近剛剛考砸一個考試,其中有一題叫做雙層賽局理論,提出者叫做Putnam, 用這個理論解釋晚清史竊以為還蠻不錯用的. 雙層賽局理論是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高層在國際關係事務層次事實上 要面對兩個不同層次的賽局,一個層次的問題是國與國之間的交際,另外一個 問題是國內的政府與非政府部門之間的互動.滿清以不到全國3%極少數人口 要統治全國後面這層的賽局矛盾就極為劇烈,當然不能不使前面這賽局陷於 被動. 具體解釋以上這個情況的例子其實很多,比如甲午戰爭時日軍一打到奉天 清廷就不敢動了.清末的多次對外失利戰爭都是再多撐一下,對手可能就會先 熬不住.偏偏就不能多撐幾個月的問題是在哪? : 推 tulas:不會,龐大的文官體制不會允許大變動 05/21 03:17 那是過去,千里海疆萬頃波濤由天險化作通途,開我華夏四千年未有之遽變. 中國的文官集團也不會心無所感,自強運動不就大都是以漢人為主的各地督撫 發起的?庚子年慈禧下令東郊民巷外國公使時,獻出自己腦袋的袁昶與許景澄 的主張不就是春秋之義不斬行人嗎? 我跟我也很景仰的另外一位老師,新儒家在台的重要傳人,牟宗三先生的弟子 中正大學謝大寧教授有過多次爭辯.謝老師一直要我注意,一個真正的儒者其實 是與時俱進的,不可能是抱殘守缺的.所以我們也看到很多個中國傳統教育下的 進士甚至狀元放開自己的胸懷擁抱西學.甚至亞洲共產主義運動成功的地區幾乎 都發生在儒家文化圈,這些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合理性. : 推 tulas:這跟哪個族群當皇帝沒關係,這跟皇帝與文官的意志比較有關係 05/21 03:28 那得看情況,問題大到要國破家亡的時候,晚清大多數跳出來要捍衛國家 利權的大多數都是漢大臣,別忘記清制大臣可是滿漢各半的. --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我們的姓名﹔孤軍奮鬥羅霄山上,繼承了先烈的殊勛。 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千萬里轉戰,窮山野營。獲得豐富的戰爭經驗, 鍛煉艱苦的犧牲精神,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一貫堅持我們的鬥爭! 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3.1
sPz101:刀帥你好像把人家的前提給斬碎了哦 05/21 11:48
sPz101:你講的是"真的大鑊"所產生的情況 05/21 11:49
sPz101:原po的意思則可能是 如果照他的前提 會不會根本無此大鑊? 05/21 11:49
sPz101:我想原po是否可以推個文再釐清一下會更好? 05/21 11:50
chenglap:我貼文吧. 05/21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