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irman (死屁孩)》之銘言: : 自1933到1939年,君王黨政府成功阻止經濟大恐慌繼續惡化,花費多年時間復甦經濟 : 這段時間的政府作為被稱為「艾結耳復甦」 : 艾結耳復甦多受到各方的正面評價 : 但也有其黑暗面 : 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當時由於瑪撒朗軍火業的促銷 : 中華民國得以擁有足夠火力抵抗日本攻擊 : 雖然隔年中方軍隊全面撤出東北,日本建立滿洲國 : 但是瑪撒朗在君王黨執政後,開始全面擴大對中日兩國的軍火銷售 : 並且執行慫恿中日兩國開戰的祕密外交 : 瑪撒朗軍火業全面承接來自中國軍閥、蔣介石中央以及大日本帝國的軍火訂單 : 當時至少有一千萬枚的瑪撒朗子彈被用在射殺中日兩國的軍人 : 引發第二次中原大戰以及中華民國試圖奪回東北又無功而返的東北戰爭 : 這些中日人民死傷的根源就是瑪撒朗試圖將經濟衰退的苦果轉化給外國所造成的 : 而當時中華民國購買槍枝、彈藥的債卷則被當作融資基礎籌措了瑪撒朗公共建設的資金 : 1937年,日本在經過東北戰爭的休養後發動了盧溝橋事變 : 開啟第二輪侵略戰爭 : 贏得第三屆選舉的君王黨政府繼續他們的軍火買賣,但很快就要嘗到惡果了 回顧到一戰結束的1920年代 由於當時瑪撒朗經濟正蓬勃發展 民主黨政府決定將充盈的國庫大量用於國防預算上 首先被注意到的就是當時開始發展的飛機,在多年投資後成為日後的亞鷗、阿里詩等戰機 (分別為貓頭鷹、雄鷹之意) 以及艦隊的再次強化,瑪撒朗海軍補充了許多噸位更大、砲火更猛烈的戰艦 至於當時的新興概念「航空母艦」則是遭到否決 自1896年與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瑪撒朗再次回到自縮島內的孤立主義 政府內部普遍認為艦隊不會遠航到超出空軍支援範圍以外的海域 主張「大肚島就是不沉的航空母艦」 因此沒有投入航空母艦的建造 於是瑪撒朗在1920到1930年代之間建造了許多戰艦、戰機以及從國外購入少量坦克 在整個1930年代又受到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減少了軍備的投入 在二戰前夕只有一艘在艾結耳獨排眾議下建造的航空母艦 而同時期的日本則有十來艘 1937年由日本開啟了中日戰爭 中國雖然有瑪撒朗的軍火輸入,卻仍然兵敗如山倒,失去了大片領土 然而不過兩年,戰況就陷入了膠著,中日兩國沒有再更進一步的交手 也讓竊喜的瑪撒朗更樂於坐山觀虎鬥,繼續做它的軍火買賣 遠在千里之外,帝國大本營正在進行大肚人無從得知的北進與南進之爭 前者主張北上西伯利亞,擴張滿洲國的領土,後者則支持南下征服瑪撒朗及東南亞殖民地 起初受到30年前的日瑪海戰之敗影響,北進派幾乎獲得壓倒性支持 直到1939年諾門汗戰役,日本敗於蘇聯之手,重挫北進派的聲勢 南進派又開始受到認同 其中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對於瑪撒朗海軍的評價也被拿來大做文章: 「…客觀來看,瑪撒朗人仍然沉溺於過去巨艦大砲的成功而沒有適應時代的潮流,整支 艦隊僅有一艘航空母艦,無疑是將制空權拱手讓人,即便艦隊處於本島空軍的保護範圍內 ,也很難保證艦隊不會在空軍到達前就全軍覆沒…」 然而山本五十六對於南進將引起美國介入的憂慮則被軍國主義者刻意略而不提 1941年,日本對於所有太平洋潛在對手的閃電攻勢已經準備完成 11月底,日本事先通告瑪撒朗政府聯合艦隊將經大肚海峽南下攻擊盟軍在東南亞的據點 在抗議無效的情況下 君王黨政府除了將消息透露給駐東南亞的英軍 也派遣艦隊隨行監視,防止日本海軍有任何不軌 12月6日,一支包含兩艘航母及大量運兵船的聯合艦隊駛進大肚海峽, 並在瑪撒朗海軍的伴航下緩緩南行 到了12月7日凌晨,聯合艦隊仍未駛出大肚海峽,此時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突然陸續起飛 在雙方艦隊上空不斷盤旋 瑪撒朗艦隊開始全軍警戒,並且緊急電報中央政府 然而此時政府也早已炸開了鍋 日本大使館的宣戰佈告已經送達了 瑪撒朗空軍立刻起飛趕往支援空軍 但此時瑪撒朗海軍早已處於聯合艦隊和日本空軍的夾殺之下 瑪撒朗戰機在十五分鐘後抵達戰場,此時海軍早已重挫, 空軍唯一能做的就是掩護剩餘艦隊撤退 被稱為「致命一刻鐘」的空軍支援時間是大肚海峽戰役的關鍵 當時瑪撒朗唯一一支航空母艦正在東部的花蓮港進行維修 而缺乏航母即時的空軍支援,瑪撒朗海軍果然如山本五十六所預料一樣 在空軍抵達前就全軍潰敗 擊潰瑪撒朗海軍後,日本運兵船立刻調轉方向,朝東往大肚島全速前進 日本艦隊和空軍緊隨其後 瑪撒朗全島立刻響起了空襲警報 所有軍隊全副武裝,但是對於運兵船會在哪裡登陸毫無頭緒 此時瑪撒朗總理艾結耳意識到大肚島恐怕守不住了 於是下令所有剩餘空軍全數起飛前往南方的美國殖民地菲律賓 剩餘的海軍和航空母艦也立刻南下,在之後的路上會合 凌晨3時42分,日本第一波空襲來臨,立刻就炸毀了南北連結的重要道路、鐵路 3時55分,竹塹社、荻羅山社各有3000人登陸 包括熱蘭遮社在內的各社軍及中央軍南方師團共5萬3千人早已搭船離島 臨時徵用的大小商船也免於遭到轟炸的命運 隨船離開的還有南方各社的數十名重要官僚及軍官 包括一名臨時三級跳升為中將的前上校屠堂亞克 這群人組成了後來的瑪撒朗流亡政府 凌晨4時30分,留在本島的五萬餘瑪軍已經無法和陸續登陸的十二萬日本軍對抗 於是拋下了許多從一戰之後逐年添購的各式戰車、火砲,開始陸續退入山區 這些部隊後來統合在一位名叫巴濟斯的軍官下,開始進行著名的斯卡羅戰術 上午9點40分,日軍已大致控制大肚島的西部地區 前總理艾結耳在一群日本軍官的包圍下藉由廣播發送投降宣言 瑪撒朗第一聯邦結束 由日本成立的傀儡—「高砂國」取而代之 同一時間,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的偷襲也大獲成功 整個太平洋將壟罩在大日本帝國的陰影之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37.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3088413.A.5FD.html
xikless: QQ 12/12 22:48
a420360: 幫QQ 12/12 23:01
albertx: 終於來了~ 12/12 23:17
yauifu: 還是撐不住啊 作者加油喔 12/13 00:18
WayneChu: 原來斯卡羅之亂是有伏筆的啊 12/13 05:18
bluedolphin: 我覺得 1.放棄太早 2.如此撤退過於順利 12/13 09:18
bluedolphin: 另外沒有考慮到二戰時期航母根本無夜戰能力 12/13 09:20
bluedolphin: 12/7日出時間為早晨6點近半 在此之前不可能發生 12/13 09:20
bluedolphin: 大規模空戰及針對艦隊的空襲 12/13 09:21
bluedolphin: 另外航母的兩波大規模空襲之間間隔會更長 12/13 09:23
kuma660224: 原po想法反了,史實日本反而因為大恐慌 12/13 09:51
kuma660224: 而加強軍備國機國艦國造。因為要以 12/13 09:51
kuma660224: 政府支出來提振刺激產業景氣。 12/13 09:52
kuma660224: 何況瑪國比日本開國還早,工業化很深 12/13 09:53
kuma660224: 對於保障能源需求,只怕比日本還在意 12/13 09:53
kuma660224: 而能源都在海外,遠洋作戰恐是必須。 12/13 09:54
kuma660224: 即使不造航艦,也要注重遠洋通商破壞。 12/13 09:54
kuma660224: 以及護航。 12/13 09:55
kuma660224: 這樣即使海戰不順,本土龜兵搞存在艦隊 12/13 09:56
kuma660224: 用通商破壞來讓離能源產地更遙遠的日本 12/13 09:58
kuma660224: 失去往南運輸安全航路,比史實更早 12/13 09:58
dfgtyu0000: 認同樓上,台島沒有資源可以支撐工業化後的國家,必定 12/13 16:40
dfgtyu0000: 走遠洋海軍。不可能學地大物博的老美和中國走孤立主義 12/13 16:41
kuma660224: 所以養不起大量航艦與戰艦的瑪國 12/13 17:14
kuma660224: 參考一戰較可能方向是搞大量潛艇 12/13 17:14
kuma660224: 搭配CVE海航與驅逐艦,通商破壞兼護航 12/13 17:14
kuma660224: 並對外結盟。當時日軍從中國沿岸往南 12/13 17:16
kuma660224: 台灣其實沒有日本非要不可的資源。 12/13 17:16
kuma660224: 史實佔菲律賓也只是為了保護油船航線 12/13 17:17
kuma660224: 目標是南洋石油。 12/13 17:17
kuma660224: 所以瑪國與日本帝國仍有可能合作。 12/13 17:21
kuma660224: 反正淞滬後日本持續吃掉中國沿海後 12/13 17:21
kuma660224: 瑪國也無法再跟支持中國或中國貿易了。 12/13 17:21
kuma660224: 瑪國如果夠尚書大人,就轉跟日本合作 12/13 17:23
kuma660224: 變成類似偏袒軸心的半中立國。 12/13 17:23
kuma660224: 如果談不成就持續通商破壞,到能妥協。 12/13 17:24
kkStBvasut: 海上閃電戰 嗚嗚 12/14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