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irman (死屁孩)》之銘言: : https://imgur.com/elp5msd : 這次改制被稱為「1924年法案」或中壢事件 : 有人認為這次事件是民主黨人自1896年一月事件中的挫敗下,歷經28年的反撲 : (也有學者認為當時民主黨人守住了共和體制,實為重大勝利) : 白晝王雖然仍擁有依議會成員為單數或雙數而有2票或3票的權利 : 但是在議員人數激增下,票數也不再形成優勢 : 這次改制中,各社議員除匡吐魯社都一律增加為3位,國會總票數增為45票 : 民主黨人士氣大增,許多他們理想中的制度幾乎都一步到位 : 次級國會也順利運作, : 下一步就是實施主國會(相對次級國會誕生而對原本國會的稱呼)的民選 : 相對於民主黨的得意, : 由官僚和企業精英組成的君王黨人則批評「改制」將進一步的拖累政府效率 : 這些批評被譏為「失意政客的酸葡萄抱怨」 :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發生大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將近100點 : 「股市漲跌乃是家常便飯,不須為此驚慌」 : 當時的人們都將這句話掛在嘴上…… 1928年 瑪撒朗開始進行主國會民選的初步試驗 年繳稅在一定程度以上的國民都獲得了選舉自己社在國會代表的投票權 民主黨如預期的獲得大勝 除去白晝王的42席中就贏得了32席 1929年,經濟大恐慌爆發 到1930年時已經蔓延到全世界 連瑪撒朗也不意外,以歐美為主要市場的商品開始滯銷 企業起初減半發薪以維持存續 到最後開始大規模裁員,許多失業工人在街頭遊蕩 銀行爆發擠兌潮,最後紛紛倒閉 原本國會寄望向中國市場輸出商品來解除危機 但是中國當時已完成北伐並正在進行「黃金建設」計畫 雖然中間有中原大戰及剿共戰爭引起的軍火需求 然而在中國本土公司逐漸奪回國內市佔的狀況下, 瑪撒朗的工商業並沒有獲得足以拯救經濟的收益,狀況持續惡化 當時君王黨黨主席 龐登‧艾結耳呼籲政府應該干涉市場,並進行強化政府效率的改革 艾結耳的呼籲獲得許多人的認同 於是君王黨的聲望逐漸升漲,終於在1933年的第二屆選舉中贏得全面勝利 主國會與次國會中的君王黨籍議員皆為壓倒性多數 荷裔大肚人的艾結耳畢業於熱蘭遮大學,後來又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拜師於凱因斯門下,受其薰陶所致而支持後來被稱為凱因斯經濟學的市場干涉論 學成歸國後,先是經營公司,後又投入政界,逐成為君王黨黨主席 全面主宰國會君王黨組成了後來被稱為內閣的核心議會 核心議會成員僅有9名,由艾結耳親自從國會中挑選而出,同時身兼政府各重要部門的首長 內閣還得以制定在不牴觸法律及憲法的情況下生效的行政命令 並且以行政命令繞過國會執行許多挽救瑪撒朗經濟的行動 艾結耳行動的第一步就是穩定民心 受到當時美國羅斯福的啟發 利用當時相當嶄新的科技—收音機,定期發表每個星期天晚餐以後的「餐後閒談」 艾結耳用自信、和緩的語氣溫暖了當時民眾處於恐慌之中的心靈 並且用簡單的詞彙向民眾解釋經濟危機的起因和原理,以及政府如何因應的計畫 餐後閒談成功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 時人一談起艾結耳,腦海中就會出現一位面帶微笑、永遠歡迎客人來爐邊取暖的和善鄰居 同時艾結耳也進行銀行業的整頓,由財政部監管所有銀行的匯兌 由政府提供儲備金保證銀行的存續而不會倒閉 在銀行重新開張的那天,艾結耳政府準備了大量的儲備金來應對匯兌 這對艾結耳政府來說是一場賭局 如果民眾領光了所有的儲備金而讓銀行再度倒閉,經濟就會完全崩潰 但是「餐後閒談」發揮了安撫人心的效用 在超過八成的儲備金被領走之後,民眾開始逐漸將現金存回銀行的帳戶 民眾再度信任銀行,數十億現金流回各家銀行之中 金融體系再度運作 艾結耳的第三步,則是進行大型公共建設 瑪撒朗在此時期建造貫穿西部平原的高速公路 並將鐵路延伸到東部, 當時的熱蘭遮港已逐漸淤積,於是選定了位於大龜文社,名叫塔犒的小港 進行大規模建設改造為適合大型商船入駐的港口作為熱蘭遮城的陪都及出口港 同時將鐵路從熱蘭遮城延伸到塔犒,再進一步延伸到阿美社的花蓮港 最後形成環繞全大肚島的鐵路 許多勞工從公共建設中領到薪水,得以支付生活開銷 民間再度開始消費,商業開始活絡起來 自1933到1939年,君王黨政府成功阻止經濟大恐慌繼續惡化,花費多年時間復甦經濟 這段時間的政府作為被稱為「艾結耳復甦」 艾結耳復甦多受到各方的正面評價 但也有其黑暗面 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當時由於瑪撒朗軍火業的促銷 中華民國得以擁有足夠火力抵抗日本攻擊 雖然隔年中方軍隊全面撤出東北,日本建立滿洲國 但是瑪撒朗在君王黨執政後,開始全面擴大對中日兩國的軍火銷售 並且執行慫恿中日兩國開戰的祕密外交 瑪撒朗軍火業全面承接來自中國軍閥、蔣介石中央以及大日本帝國的軍火訂單 當時至少有一千萬枚的瑪撒朗子彈被用在射殺中日兩國的軍人 引發第二次中原大戰以及中華民國試圖奪回東北又無功而返的東北戰爭 這些中日人民死傷的根源就是瑪撒朗試圖將經濟衰退的苦果轉化給外國所造成的 而當時中華民國購買槍枝、彈藥的債卷則被當作融資基礎籌措了瑪撒朗公共建設的資金 1937年,日本在經過東北戰爭的休養後發動了盧溝橋事變 開啟第二輪侵略戰爭 贏得第三屆選舉的君王黨政府繼續他們的軍火買賣,但很快就要嘗到惡果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43.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2827466.A.578.html
shirman: 為了方便將來吃書,刻意將艾結耳復甦的具體年份略而不談 12/09 21:54
※ 編輯: shirman (114.44.143.178), 12/09/2017 21:56:30
totenkopf001: 之後日本會有南進政策吧 12/09 22:19
donkilu: 日本沒道理放著台灣不打先打中國吧lol 12/09 22:35
goodgodgd: 外掛用力開下去就對了 12/09 22:41
roastchicken: 1938年12月8號 雞籠港事變 12/09 22:46
kuma660224: 東北的資源對日本帝國其實更重要。 12/09 22:48
kuma660224: 擴張華北是有擴展滿州的防禦縱深的必然性 12/09 22:48
alen0303: 推 12/09 23:29
swatteam: 其他條件不變 日本佔著朝鮮就遲早會因為滿洲跟中國幹上 12/10 01:17
kkStBvasut: 既然是荷裔 為什麼不是選擇去萊頓大學留學XD 12/10 02:08
dfgtyu0000: 要是能夠祖靈在現介入東北石油開採,那日本就不必南下 12/10 10:20
bilice: 當時日本技術根本挖不到那麼深。都啥時代了,這謠言還在傳 12/10 13:31
bilice: 那怕日本知道東北油田準確位置在那。也是挖不出來的。 12/10 13:33
jetzake: 挖不出來是一回事 知道準確位置就可以炒作起來吸引投資 12/10 14:46
jetzake: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 當時的觀念和現在不同而已 12/10 14:47
jetzake: 可以用錢買的東西不太需要動刀動槍是現在才有的觀念 12/10 14:48
jetzake: 當時則是把發動戰爭當作是一種常態的外交手段 12/10 14:49
kuma660224: 當時其實也貿易盛行,能用錢解決最好 12/10 20:41
kuma660224: 只是錢無法解決時,常靠武力打開貿易 12/10 20:42
kuma660224: 二戰南進其實也是美國改政策禁止出口。 12/10 20:45
kuma660224: 但手段太遲緩軟弱,導致日本有警覺 12/10 20:57
kuma660224: 先採購囤積物資,實力充足再用搶的 12/10 20:57
kuma660224: 美國反省自己,覺得當初要做就該快又狠 12/10 20:58
yauifu: 真的很用心寫 12/10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