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nom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dfield (抱緊那片天空)》之銘言: : 對於利他行為 : E.O.Wilson《論人性》跟R.Dawkins《自私的基因》有另一種解釋--"自私" : 有別於經濟學所稱的"利己" : 採用的單位不同 : 經濟學是化約到"個人",生物學則化約至"基因" : 前者是有意識的選擇,後者則不參雜特定動機 : 細看的話差更多 : 因為生物只是載體,主體在於基因 : 換句話說:身不由己 : 而且還討論了有條件的利他與無條件的利他 : 個人認為這也蠻有趣的 我忽然想到我修生物的演化與絕滅這堂課讀過的reading 其實我真的覺得不論是生物學或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單位都應多層次來看, 就是方法論非個體主義,像A.Smith K.Marx J.Keynes算是總體學者 Coase則提出廠商做為行為者,而利己有大我與小我之分 差別應該在效用函數吧 利他說不定是利己的延伸 而不一定只考慮個體,這使社會生活成為可能 但Dawkins在寫自私的基因還是另一篇論文時被潑水,還被罵為共產主義者 不過我是覺得人並不完全只利個體,所以群體生活可行 有點為他抱屈 -- 如果人生面對的最大苦難只是死亡,那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呢? 人生中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也沒有無法面對的事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4.2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