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earthday.org.tw/node/16 地球日緣起與歷史 4月22日的地球日,是1970年當代環境運動起源的年度紀念日。 在那個年代裡,美國人大量使用含鉛汽油,製造產業排放濃煙與 污泥,卻對於法律制裁及負面評論無所畏懼。社會大眾普遍接受 了「空氣污染代表著繁榮的氣息」的概念;「環境」這個單字比 起在晚間新聞裡,更常出現在拼字遊戲當中。 地球日的創辦人尼爾森(Gaylord Nelson,後任威斯康辛州參議 員),發起第一次的全國性環保抗爭,以期「革新政治建制,並 強迫此議題被納入全國性議程上」。他回想道:「那是場賭注, 但它確實起了作用。」 1970年的4月22日當天,2,000萬名美國人為了一個「健康且可持 續的環境」而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期望。地球日活動的全國總 協調員丹尼斯‧ 海斯,籌辦橫跨美國東西兩岸大規模的全國遊行 示威。數千所大學院校籌組了抗議環境惡化的活動;長期對抗石 油外洩、製造污染的工廠與發電廠、未經處理的廢水、有毒廢棄 物的處置、殺蟲劑、高速公路的開發,荒野的消失與野生動物滅 絕等等問題的團體,他們突然了解到,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價值 觀。 1970年的地球日達成了罕有的政治結盟,並得到來自共和黨與民 主黨員、富翁與窮人、都市人與農民、大亨與勞工領袖的各方支 持。並促成了美國環保署的成立,國會並通過了乾淨空氣,乾淨 水與瀕臨絕種物種法案。 1990年前夕--- 各環保運動領袖聯合要求丹尼斯‧海斯籌辦另一 場大型活動。這一回,地球日推行到全球,動員了141個國家共2 億人口,並使得環境議題的重要地位登上了世界舞台。1990年地 球日大肆宣傳世界各地的資源回收運動,並為1992年在巴西里約 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鋪路。 千禧年將近之際,海斯同意領導另一波的運動,這次的焦點放在 全球溫室效應與推動乾淨能源上。2000年地球日結合了首次地球 日(1970年)欲大展鴻圖之決心與1990年地球日的國際草根運動 主義,利用了網際網路來聯繫全世界各地的行動者。4月22日當天 ,世界各地約5,000個環保團體同時上網,與來自184國的數億人 口-- 破紀錄的參與人數--進行互動。活動內容非常多樣2000年 地球日清楚而響亮地傳遞這項訊息:這個世界需要快速而果決的 行動,朝向乾淨能源的發展。 至今,為了乾淨的環境我們仍持續奮鬥。我們邀您成為這段歷史 以及地球日的一部份,發掘你所擁有卻從不曾知道的能量吧,感 覺它就在你腳底的草根之間竄動著,或在你指尖的科技流過(電 腦與網際網路);引導你的這股力量,為未來世代建構一個乾淨 健康且饒富生機的世界! 楊琬菁 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