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642 8月3日,厄瓜多政府與聯合國開發總署(UNDP)簽署一份歷史性的保育協議,期望外國能 以認購信託方式資助厄國,協助他們禁絕石油公司在葉蘇尼國家公園(Yasuni)的ITT地 區開採,保障生物多樣性與原住民生存權益。 這項史無前例的協議,被稱為葉蘇尼-ITT協議,政府將不再開發位於亞馬遜雨林區國家 公園境內的義思平哥-坦伯可加-提普帝尼(Ishpingo-Tambococha-Tiputini,ITT)三 個地區的油田,科學家指稱葉蘇尼是南美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除此之外,這裡也是原 住民的傳統領域。這處保護區地底估計有9億桶的原油,占全國石油蘊藏量約四分之一, 放棄開採油田等於喪失國家一大筆經濟來源。因此,厄瓜多希望由國際各國能認購總額36 億美元的「亞馬遜公債」,用以「補償」該國不開採石油的經濟損失,厄國則會在10餘年 保留雨林,不予開發。 厄瓜多東南部的雨林區蘊藏大量化石燃料,各國石油公司紛紛來到此地鑽探開採,大批土 地數十年來受到石油集團控制,屢屢造成嚴重污染,讓世居當地的原住民族、牲畜與環境 都飽受傷害,更嚴重侵害他們的生存權與傳統領域。 許多原住民社群都挺身對抗石油公司,其中最著名的為一起訴訟案:一位厄瓜多的律師 Pablo Fajardo代表受害的3萬多名當地民眾控告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要石油公司 為長期破壞環境、毒害人民的罪行付出代價。德士古在2001年被石油鉅商雪佛蘭集團 (Chevron)併購,因而演變成而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此案件受到英美媒體廣泛報導 ,被拍成紀錄片,Fajardo也獲得2007年CNN英雄獎。 厄瓜多現任總統柯雷亞(Raphael Correa)在2007年上台後不久,即拋出這個開創性的信 托提案,並積極向各界遊說。他在當年的演講中表達此提案的理由:「不動用到油源是我 們的第一選擇,但貧國如厄瓜多,所做出的犧牲之大,我們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補償。」 然而這個提案並不是一帆風順,在2009年底,柯雷亞曾因協議內容有違國家主權而暫緩協 商。縱使協議正式上路後,依然有資金無法到位的困境。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兩筆主要款項 ,包括智利政府認購10萬美元,西班牙認購136萬美元。另外,未來葉蘇尼是否一如承諾 ,完整保留下來,也待世人檢驗。 2007年1月,厄瓜多禁止原民區開發石油林木。 2007年4月,厄國政府尋求國際社會補償,以支持葉蘇尼國家公園保育。 2009年12月,厄國官員於氣候變遷大會上與聯合國開發總署協商擬訂「葉蘇尼-ITT協議 」,並尋求各國支持。 2010年1月,葉蘇尼-ITT協議因具有爭議,瀕臨破局。 2010年4月,厄國總統批准葉蘇尼-ITT協議。 2010年8月3日,厄國政府與開發總署正式簽署協議,計畫正式啟動。 【相關連結】 令人震驚的厄瓜多爾石油提議(中外對話) http://0rz.tw/Mpwj8 雨林或石油 厄瓜多的解決之道(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18.html 葉蘇尼-ITT計畫官方網站(西班牙文) http://yasuni-itt.gob.ec/ 聯合國開發署葉蘇尼-ITT計畫的專門網站 http://mdtf.undp.org/yasuni (裡面有募到多少錢的表格) BBC於2005年報導厄瓜多兩個原住民部族的抗爭 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4308537.stm 厄瓜多:雪佛龍石油破壞環境官司案(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09/05/26/29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69.221 ※ 編輯: airportman 來自: 61.20.169.221 (01/14 09:58) airportman:轉錄至看板 IA 01/14 10:15 > -------------------------------------------------------------------------- < 作者: airportman (波)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印尼海域珊瑚白化嚴重 時間: Fri Jan 14 09:57:58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641 2010國際回顧:上半年全球氣溫飆新高 印尼海域珊瑚白化嚴重 2010年8月16日,美國的保育團體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指出,他們的研究團隊5月份在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亞齊省的海域,發現海表溫度急遽 上升。經過後續監測與調查,發現在短短數月之間,該海域有60%的珊瑚出現白化現象, 部份珊瑚種類則有80%白化或死亡。 這起事件肇因於印度洋東北部的安達曼海域海表溫度上升。根據美國大氣暨海洋總署( NOAA)珊瑚監測礁監測的資料,可見此海域的溫度在5月下旬高達攝氏34度,比過去的平 均溫度高出4度。此處海域的珊瑚礁曾於1998年因聖嬰現象、2004年因海嘯而嚴重受損, 但都能緩慢復原,但2010年的白化、死亡速度與規模相對嚴重。而這次白化現象也逐漸擴 張至周遭海域,包括馬爾地夫、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與台灣。 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團隊長期監測珊瑚生存,他們發現台灣周邊海域的表水 溫在2010年夏季一直維持在攝氏29-30.5度邊緣,對於台灣周邊海域珊瑚適合水溫為28度 而言,已是偏高的狀態。核三廠出水口右側水域與後壁湖潟湖外環礁的現生珊瑚,部份曾 出現嚴重白化情況,面積約10至15%,所幸9、10月份監測結果,該兩處珊瑚白化面積已減 緩為5%以下。 南亞的珊瑚危機隨著入秋之後逐漸緩和,然而中美洲加勒比海的珊瑚卻開始大規模白化。 NOAA的專家團隊9月提出警告,擔心異常的海水高溫,會造成加勒比海海域南部及東南部 地區的珊瑚在9到12月間嚴重白化,研究人員擔心會重蹈2005年的大浩劫─當年加勒比海 區域全數調查點中,有80%的珊瑚白化,全數中超過40%死亡。2010年此海域確實出現了白 化現象,在巴拿馬海域造成嚴重珊瑚白化與死亡。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初步的統計,2010年若不是19世紀以來最嚴熱的一年,至少也是前三名 。而此次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夏季的連續高溫。另外,也可能與2010年反聖嬰現象 特別強勁有關,因為反聖嬰現象會使得部分海域海水溫異常升高。回顧這一年,珊瑚白化 的地點還包括紅海、波斯灣、菲律賓至帛琉海域,這種三大洋多處海域的珊瑚礁普遍遭受 浩劫的現象,甚為少見。 NOAA珊瑚礁監測計畫的研究員艾金(Mark Eakin)擔憂,未來全球暖化下,氣溫會普遍上升 ,「用不著氣象事件來影響,便會置珊瑚礁於險境」。 【相關連結】 今夏台灣海水高溫亮警報 墾丁、蘭嶼珊瑚生病! http://e-info.org.tw/node/58570 入秋之後 墾丁珊瑚白化現象已趨緩 http://e-info.org.tw/node/60253 氣溫偏高 加勒比海珊瑚恐白化 http://e-info.org.tw/node/59528 海洋水溫持續飆高 珊瑚白化嚴重 (公視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Y9p2f_ReT4
海洋溫度升高 印尼珊瑚大量白化(台灣醒報) https://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6086 全球升溫 馬來西亞珊瑚瀕臨死亡 12處潛水區關閉 http://e-info.org.tw/node/57594 350 珊瑚已發出的警訊! http://e-info.org.tw/node/48779 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印尼珊瑚死亡新聞稿 http://www.wcs.org/press/press-releases/coral-bleaching-indonesia.aspx Mark Eakin: Coral Bleaching Alarm for 2010 (NOAA) http://www.climatewatch.noaa.gov/2010/videos/coral-bleaching-alarm-for-20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69.221 airportman:轉錄至看板 IA 01/14 10:16 > -------------------------------------------------------------------------- < 作者: airportman (波)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生質燃料搶佔非洲農地 時間: Fri Jan 14 10:02:27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735 2010年8月30日,歐洲環保團體「地球之友」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來自歐、亞的外 國企業或投資客在非洲購地或租地,投資種植甘蔗、痲瘋樹、玉米與棕櫚樹等生質燃料作 物,總面積超過500萬公頃,而這僅是在11個非洲國家進行的調查。 報告指出,歐盟希望在2020年之前,將10%交通耗用的燃料改為生質燃料,這項生質燃料 能源目標提高了對生質燃料作物的需求,是促成這股非洲掠地趨勢的壓力之一,他們呼籲 歐盟能儘快暫停這項政策。 地球之友著重於生質燃料的種植,但其實這不是整個惡質趨勢的全貌。富有外國政府與廠 商紛沓前往非洲大批購買或租賃便宜土地,主要是投資種植糧食作物回銷母國,確保自己 國內的糧食供應平穩,生質燃料作物則屬其次。根據地球之友報告的估計,所有的土地圈 地契約中,有三分之一是用來生產生質燃料作物,其餘多半生產糧食作物,販售回到富有 國家。 環保團體與國際援助組織擔憂,此舉會排擠並佔用農民原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肥沃耕地,迫 使小農放棄耕作或轉而去拓墾原始林地,不但加諸於生態環境壓力,也威脅到非洲的糧食 安全。已有部分非洲國家將高比例的可耕地,長期出租給外國廠商生產糧食。某些政府宣 稱不會將優良農地出租給生質燃料業者,地球之友則在報告中搓破這類謊言。 外國農地熱(Land Rush)的情況在近二年興起,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之後更趨於 嚴重,外界評論這種行徑儼然成為「新殖民主義」。農地遭外來投資客租購或用來炒作「 新興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國家,除了非洲,還包括南美洲、東南亞、南亞,與前蘇聯成 員國這些發展中國家。 最著名的案例是南韓的大宇物流公司(Daewoo)於馬達加斯加租地案。大宇於2008年底在馬 國政府授權之下,在當地以99年期租用130萬公頃農地種植玉米,這個面積已相當於全國 可耕地的一半,大宇還打算另外租用土地種植棕櫚樹。最後這筆交易在2009年初政變後, 由馬國新總統撤銷合約。 正面看待的人則認為,窮國農民生產技術較為落後,引進外國資金生產糧食,投資水路等 基礎建設,預期可提升產量,提供當地人民就業並回饋當地社福教育,不啻為好事。對窮 國的政客而言,國家經濟可藉由土地契約獲益,且能獲得「環保」名聲。約有15個生產生 質燃料的非洲國家組成了「Green OPEC」(綠色石油輸出國組織),並引以為傲。 2010年9月8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針對外國投資客大批租購發展中國家農地的趨勢, 發表了正式報告《Rising Global Interest in Farmland》,除了部分正面看法之外,也 點出了諸多實際程序上的瑕疵,特別提醒當事者需尊重土地權益、確保糧食安全、程序透 明公開、農產公司肯負責、良善治理、讓公眾協商與參與,追求社會永續與環境永續。報 告並呼籲各國政府應制定出清楚的法規,且確認土地權益。 【相關連結】 歐洲地球之友的報告(PDF檔) http://www.foeeurope.org/agrofuels/FoEE_Africa_up_for_grabs_2010.pdf 世界銀行的報告(可下載) http://0rz.tw/MrCsG 生質燃料 助長非洲掠地 http://e-info.org.tw/node/58779 莫三比克/巴西:「乙醇外交」遭批評(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10/07/28/7105/ 綠油吃人:生質能源業者的非洲拓殖(倪世傑)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7539 Rich countries launch great land grab to safeguard food supply(guardian, 2008) - 敘述富有國家至亞、非洲租購農地生產糧食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8/nov/22/food-biofuels-land-grab Land Rush in Africa(Business Week, 2009) 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9_49/b4158038757158.htm Foreigners Lead Global Land Rush(IPS, 2009) http://ipsnews.net/news.asp?idnews=467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69.221 airportman:轉錄至看板 IA 01/14 10:15 > -------------------------------------------------------------------------- < 作者: airportman (波)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中國爆多起兒童血鉛案 時間: Fri Jan 14 10:06:29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734 2009年7月間,陝西省鳳翔縣長青鎮的居民驚覺有許多孩童都出現鉛中毒症狀,於是衛生 機關針對鎮裡3個村莊1016名14歲以下的兒童進行檢測,發現851名兒童血中含鉛量超標, 其中至少有166名中、重度鉛中毒患者住院,以藥物驅鉛治療。不但兒童受苦,許多成人 與青少年也都有鉛中毒徵狀。位於3村交界的東嶺冶煉公司被認定為主要污染源,隨即遭 勒令停產。 鑑於鳳翔的案例,中國許多受污染所苦的村鎮也開始關注兒童血鉛問題,不幸的是,鉛中 毒案例果真普遍存在。2009年8月下旬,湖南武岡市驗出1354名兒童鉛中毒,雲南昆明市 東川區200多名兒童血鉛超標。自此之後,直至2010年全年度,中國各地陸續傳出兒童血 鉛案例,包括廣東清遠、四川隆昌、江蘇大豐、江蘇新沂、安徽泗縣、雲南鶴慶、湖南郴 州等地都出現數十名至數百名兒童血鉛超標的個案,河南濟源則有1008名兒童超標。除了 雲南鶴慶的鉛污染源自村民土法冶金,其餘全是因為冶煉與電池工廠的污染排放而肇禍。 此次河南濟源出問題的工廠,污染排放都在環保標準以內。而據中國媒體分析,這是因為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標準與政策,尚落後於經濟發展的腳步。中國國情調查研究中心鉛防工 委副主任傅松濤赴湖南視察時曾表示:「中國已經進入環境問題高發期,前30年工業經濟 高速發展但忽視了環境的重要性,現在後遺症已經充分顯現出來,需要30年乃至更多的時 間去消化。」 即使化工廠確定是非法,在污染爆發之前也難以約束。湖南郴州市政府自2007年起就對嘉 禾縣境內非法的騰達金屬回收廠開罰,也多次命令其停產,但卻「履產履關、履關履產」 。究其原因,在於地方經濟部門認為這是在地少數的企業之一,並列為招商政績,不願斷 電。當血鉛事件在2009年8月爆發後,9月工廠便停止生產,留下飽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與 水源。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中國各地媒體十分積極,爭相報導與揭露血鉛事件。某些地方政 府往往無視居民抗議,甚至阻饒民眾自行送驗檢體,因此新聞的曝光不但有助於居民對抗 重金屬污染的維權行動,也讓地方政府能真正勒令污染工廠停產或整頓,並落實後續對受 害居民的醫療照護計畫。 在世界的另一端,非洲奈及利亞北部的札母法拉州(Zamfara)在2010年6月爆發嚴重的鉛中 毒案件,起因是當地徒手淘金的汙染。聯合國官員於9月份現勘後證實,有18000人受害, 至少有200名幼童因而死亡。 【相關連結】 以身體檢測鉛毒的鄉村兒童(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2960 湖南郴州「血鉛超標」事件 十道令牌關不了一家企業(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2892 中國血鉛地圖(中國網民雙葉製作) http://0rz.tw/i6qz3 環境資訊中心關鍵字-鉛中毒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5228 奈及利亞徒手淘金 1.8萬人中毒200孩童死亡 http://e-info.org.tw/node/5966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69.221 airportman:轉錄至看板 IA 01/14 10:16 > -------------------------------------------------------------------------- < 作者: airportman (波)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匈牙利鋁廠廢渣池破裂 有毒紅污泥流竄 時間: Fri Jan 14 10:11:01 2011 來源網址:自己整理的 這篇是沒有入選十大新聞,但已經寫好一部份,就貼出來分享給各位 ------------------------------------------------------------- 匈牙利鋁廠廢渣池破裂 有毒紅污泥流竄 10月4日的下午風和日麗,匈牙利馬札爾鋁業公司的廢渣儲存池壩體爆裂,超過100萬立方 米含有化學物質的紅色污泥如洪水般橫掃過下游數個村庄,造成9位民眾死亡,百餘人受 傷,傷者多數是受到化學灼傷。 這起意外除了嚴重污染鄰近地區800公頃的土壤與河川,受災地區到處呈現紅磚色水漬, 東歐國家也十分擔憂紅色污泥順流而下,將影響多瑙河的水質安全。所幸匈牙利的攔截和 中和工作處置得宜,後續的追蹤監測並未發現多瑙河水質有劇烈變化。 據廠商公佈的資料,外溢汙泥主要的金屬元素成分為氧化鐵、氧化鋁與二氧化矽。綠色和 平現場勘驗後表示憂慮,指出污泥含有重金屬元素如鉻、汞與砷,然而官方認為這些重金 屬濃度不具毒性。 世界自然基金會匈牙利分會則表示,他們於6月拍攝的空中攝影照片,即顯示該廢渣池壩 體已有一處外溢點,意指這次的毒泥災害與河川汙染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該組織代執行長 菲蓋茨基(Gabor Figeczky)敦促政府:「不僅是調查這場災難,還要調查匈牙利其他的有 毒污泥池塘。」 而中國在2010年也發生兩起嚴重的廢渣池崩塌意外(中國稱為尾壙壩)。9月底凡那比颱風 侵襲廣東時,瞬間暴雨造成紫金礦業位於信宜市的錫礦尾礦壩潰壩,造成下游28人死亡或 失蹤。更早之前,河南洛陽鑾川縣一座尾礦壩在7月24日因暴雨潰決,大水混合壩中的礦 石直衝而下,沖垮下游的伊河湯營大橋,造成至少50人罹難。 相關連結: 化學泥漿灌入匈牙利村莊 4死4失蹤 http://e-info.org.tw/node/59843 匈牙利紅色毒泥事件 肇禍蓄水池問題多多 http://e-info.org.tw/node/60062 匈牙利政府為此事件設立的網站 http://redsludge.bm.h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69.221
airportman:本文的重點在最後一段,那兩場災難都很大 01/14 10:11
airportman:轉錄至看板 IA 01/14 10:16
Waitingchen:這一系列都刊完了嗎?本來想等齊全了再一次放上板 01/14 10:19
Waitingchen:感謝愛波曼幫忙! :) 01/14 10:20
airportman:都刊完了,剩下的就麻煩妳了, 01/14 10:45
airportman:還不就各10則 01/14 10:45
cd81:這篇沒上啊... 01/14 23:50
airportman:這篇不會上,因為是十大新聞之外的 01/15 15:52
cd81:我是說這篇竟然沒上10大... 01/18 22:14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時間: Sat Jan 15 01:00:10 2011 http://e-info.org.tw/node/62543 2010十大環境新聞:認股搶救白海豚、墨西哥灣漏油居首 感謝愛波曼與環資整理的環境新聞回顧, 我先把各新聞的連結貼在這一篇, 為了怕一次把20篇回顧文貼上會像洗板 分批一天貼3-4篇上來就好 XD 台灣十大環境新聞 1. 首次環境信託行動 守護白海豚與溼地 http://e-info.org.tw/node/62602 2. 國光石化開發案 近萬人遊行抗議 http://e-info.org.tw/node/62604 3. 苗栗大埔粗暴徵地 良田盡毀 http://e-info.org.tw/node/62639 4. 六輕18天內兩場大火 雲林鄉親圍廠 http://e-info.org.tw/node/62640 5. 花蓮縣長御駕親征 蘇花改環評速審過關 http://e-info.org.tw/node/62708 6. 國道三號走山奪四命 促成地質法通過 http://e-info.org.tw/node/62709 7. 正負二度C紀錄片 推廣氣候變遷議題 http://e-info.org.tw/node/62732 8. 環評撤銷可停工不停產 中科三期開惡例 http://e-info.org.tw/node/62733 9. 為202兵工廠溼地請命 張曉風下跪 http://e-info.org.tw/node/62753 10. 台26線環評過關 海岸原始生態有難 http://e-info.org.tw/node/62752 國際十大環境新聞 1. 美國史上最大漏油 墨西哥灣生態劫難 http://e-info.org.tw/node/62600 2. 北極震盪冰封北半球 創紀錄高溫又報到 http://e-info.org.tw/node/62601 3. 上半年氣溫飆新高 印尼珊瑚白化嚴重 http://e-info.org.tw/node/62641 4. 禁採石油救雨林 厄瓜多發行亞馬遜公債 http://e-info.org.tw/node/62642 5. 海地強震22萬人喪生 又傳霍亂疫情 http://e-info.org.tw/node/62710 6. 海洋垃圾濃湯 科學家一探究竟 http://e-info.org.tw/node/62711 7. 中國多起兒童血鉛案 化工廠管制加把勁 http://e-info.org.tw/node/62734 8. 生質燃料搶佔非洲農地 環團報告警示 http://e-info.org.tw/node/62735 9. 日捕鯨船撞擊澳抗議船 兩國再上法院 http://e-info.org.tw/node/62755 10. 生物多樣性公約新目標 設獨立評估機構 http://e-info.org.tw/node/627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50.117.80 ※ 編輯: Waitingchen 來自: 76.250.117.80 (01/15 01:26)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美國史上最大漏油事件 墨西哥灣蒙受生態劫難 時間: Sat Jan 15 01:12:01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600 2010國際回顧:美國史上最大漏油事件 墨西哥灣蒙受生態劫難 整理報導:謝雯凱 月20日,位於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爆炸,造成11名 工人死亡,大量原油自海底的鑽井口源源不絕湧出,直到8月才成功封 堵,成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漏油意外,亦是全球之最。據估計,約有490 萬桶原油(約66萬噸)流入墨西哥灣。 油污直接影響美國南方沿海各州,捕蝦業、觀光業均受到衝擊。生態保 育人員在沿岸搶救遭油污污染的動物,並監控海岸環境,另有環保人士 質疑用來分解油污的除油劑會危及生態。截至11月中,約有6104隻鳥類 、609海龜、100隻海洋哺乳類(包括海豚)死亡。 租用這座鑽油平台的英國石油公司(BP)遭到千夫所指,由環保模範生 變成全民公敵,不但需負擔防堵漏油、處理油污與生態復原的費用,也 面對大大小小的訴訟與索賠。漏油事件發生後,世人才驚覺海上鑽油的 環境風險非常高,各石油大廠應有的防衛機制付之闕如,而政府的應變 措施也不堪一擊。 應變處置的失敗反映在民眾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支持度上,迫使歐巴馬 罕見地在6月15日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演講,宣示將讓英國石油償付 其公司造成的損害,並要美國積極擁抱潔淨能源。不過歐巴馬隨即陷入 石油公司與環保團體對於近海海上鑽油禁令的遊說攻防戰中,開放或禁 止都招致諸多批評。 除了防堵作業吸引大眾目光,對事故的檢討也持續進行。5月中,歐巴馬 依總統行政命令成立調查委員會,除了調查事件原由,也會對政府未來 有關海上鑽油的政策提出建議選項。委員會將於2011年1月11日發表總結 報告。英國石油公司自己做的調查報告於9月8日出爐,表示機械、人為 與工程等「一連串錯誤」導致這場災難。美國的司法體系也對此案進行 調查,聯邦政府也在12月對英國石油與其事業夥伴提起訴訟,理由是該 公司違反油污法,造成天然資源遭受污染,並援引淨水法要求民事賠償。 無獨有偶,7月16日,中國的大連也發生嚴重的漏油意外。大連新港中石 油公司所屬的輸油管發生爆炸,導致1500噸原油流入黃海,損害生態與 沿海養殖業。然而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然有所低估。綠色和平組織人員在 現場觀察,發現撈除油污的工作人員缺乏安全防護措施,造成一名消防 隊員落水死亡。另依據漁船回收的油污統計,外洩的原油可能達到6萬噸 之譜,遠超過官方統計數字。 事實上,國際上因油輪擱淺、輸油管意外等事件,漏油事件頻傳,但墨 灣漏油的的地點發生在美國,又是知名公司肇禍,讓全球得以重視此類 事件的防範與檢討,而美國與BP公司在應變處理上採取的資訊透明化作 法,包括設立網路即時錄像系統、以及開放民眾查詢互動地圖,均是值 得他國借鏡的作法。 【相關連結】 * 墨西哥灣失火的鑽油平台沉沒 11名失蹤者恐已遇難 http://e-info.org.tw/node/54313 * 油污浩劫:因應不及 墨西哥灣漏油可能持續至8月 http://e-info.org.tw/node/56100 * 歷時5月 減壓井成功攔截BP墨灣漏油 http://e-info.org.tw/node/59472 * BP封堵漏油暫獲成功 生態影響待長期監測 http://e-info.org.tw/node/58034 * 美國政府墨灣漏油事件網站 http://www.restorethegulf.gov/ *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墨灣漏油事件網站 http://response.restoration.noaa.gov/dwh.php?entry_id=809 * 美國總統成立的調查委員會 http://www.oilspillcommission.gov/ * 紐約時報對此事件的大補帖,包括封堵科技、油污地圖與生態衝擊等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0/05/27/us/20100527-oil-landfall.html * 維基百科上整理的時序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the_Deepwater_Horizon_oil_spill * 綠色和平評估大連漏油事件提六大建議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press/releases/487747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50.117.80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01/15 01:27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北極震盪年初冰封北半球 創紀錄高溫隨後報到 時間: Sat Jan 15 01:15:05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601 2010國際回顧:北極震盪年初冰封北半球 創紀錄高溫隨後報到 整理報導:謝雯凱 2009年12月底至2010年1月中之間,因為「北極震盪」的影響,北極圈的 冷空氣南下流竄,北緯20度以北的區域都感受到比以往更為酷寒的天氣。 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暴雪肆虐,冰封大地,包括中國、韓國、美國與歐洲許 多國家都創下低溫與降雪量紀錄,雪災造成多處交通中斷與農損,橫跨英 法的歐洲之星鐵路數次因寒潮故障,美國則有2/3國土受冷氣團波及,包 括一向溫暖的度假勝地邁阿密也下探攝氏2度,是80年來最低溫。全球各 地更有多人凍死。 北半球入夏之後,部分地區遭遇嚴重的熱浪襲擊,南歐、美國、中國、日 本、俄羅斯西部,陸續被高溫熱浪襲捲,其中最受到注目的是俄羅斯,該 國歐洲區域遭逢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最嚴重的狀況發生在7月初至8 月中,導致森林野火延燒月餘,煙霾籠罩莫斯科市區,造成民眾呼吸道問 題。根據慕尼黑再保公司的統計,至少有56000人因高溫與空污引發的病 症而死,是該國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天災,但莫斯科衛生單位的官方數據 只估計11000人。 與此同時,高溫加劇俄國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使得農產嚴重歉收,小麥 價格飛漲,迫使該國自8月15日起禁止小麥和其它作物糧食出口,爾後並將 禁令延長至年底。 2010年極端氣候的因子,還包括下半年的反聖嬰現象,至少是自70年代中 期以來最強的一次,使得太平洋颱風生成晚,北半球夏、秋季高溫,而年 底的冬季則出現令一波寒冷的低溫,歐美許多地區再次被大雪侵襲,南美 洲年底的夏季則出現熱浪侵襲。 全球許多地區的民眾在這一年經歷了酷寒與炎夏,如同洗了三溫暖一般。 但在2010年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佈一則新聞稿,確認2010年若不是 19世紀以來最酷熱的年份,也會是前三名。而2001年至2010年也是最暖的 十年,暖化的現象在撒哈拉沙漠、中東、中亞、東非、加拿大北極區更為 明顯。 2010年還有其他嚴重的極端氣象事件。許多地區都遭遇嚴重的季節性降雨 ,爆發洪水。中國東南與東北部洪水造成廣泛災情外,甘肅舟曲縣更在8 月7日因暴雨造成大規模土石流,淹沒村莊與人口密集的市區,官方死亡 數字約1500人,但實際數字可能數倍於此。而巴基斯坦夏季的降雨促成該 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洪水,超過1500人罹難,2千多萬人被迫遷徙,被聯合國 視為近代史上最嚴峻的人道危機之一。 巴西西北部的亞馬遜流域則出現嚴重乾旱,北岸最大的支流「黑河」水位 創下1902年以來的新低紀錄,各地出現上千起野火,大幅影響生態,巴西 政府更在9月初宣佈15州進入環保緊急狀態。 【相關連結】 * 世界氣象組織新聞稿:2010年為有紀錄以來最嚴熱年份前三名 http://www.wmo.int/pages/mediacentre/press_releases/pr_904_en.html * 慕尼黑再保公司分析2010年天災損失的新聞稿 http://www.munichre.com/en/media_relations/press_releases/2011/ 2011_01_03_press_release.aspx * 世界氣象組織:19世紀來 今年最熱 http://e-info.org.tw/node/58322 * 屋漏偏逢連夜雨 森林大火、熱浪、磁暴襲擊俄羅斯 http://e-info.org.tw/node/58324 * 北極震盪 全球連「凍」 http://e-info.org.tw/node/50927 * 公視有話好說討論北極震盪與極端氣候(1月7日) http://talk.news.pts.org.tw/2010/01/blog-post_07.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50.117.80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01/15 01:27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海地年初強震22萬人喪生 年底再傳霍亂疫情 時間: Sat Jan 15 01:17:54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710 2010國際回顧:海地年初強震22萬人喪生 年底再傳霍亂疫情 整理報導:謝雯凱 1月12日傍晚,海地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震央位於首都太子港以西 約25公里處,深度僅有10公里,約有22萬多人不幸罹難,太子港與鄰近 城鎮大半建築物被夷為平地。 海地多年來一直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政治動盪與貪污嚴重,外債沉 重,而且天災頻仍。2004年的珍妮颶風曾造成3千多人死亡,2008年8月 底至 9月更接連來了4個颶風,造成800多人死亡,許多災民流離失所。 而在2008年5月,海地因為全球糧價上漲造成老百姓買不起糧食,民眾 群起暴動,促使當時內閣下台。 也由於政府效能低落,加上多個政府機構遭震垮,使得這次地震的災後 救援工作紊亂無章,包括聯合國、美國、多明尼加與台灣等國緊急馳援 ,幫助海地度過最緊急的時期。尤其是鄰近的美國,幾乎是視為國內災 害,民間與政府一齊動員,募款、賑災、並調派軍力協助。 然而禍不單行,海地南部在3月間遭受洪水肆虐,颶風托瑪斯則在11月 初侵襲西部,造成20多人死亡,更加劇了10月間爆發的霍亂疫情。此次 大規模疫情,迫使海地政府於10月22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11月10 日首都出現首宗霍亂死亡病例,直至12月底已將近3千人死亡。聯合國 秘書長潘基文則於 12月3日引述衛生官員的說法,預估往後半年間可能 還有65萬人將感染霍亂,亟需大量的醫療援助。 1925年時,海地仍然擁有繁盛的森林,原始森林覆蓋了60%的土地和山 區。但由於殖民國引入的商業農場,以及貧窮的居民為了燃料與墾植, 數十年來已砍伐了全國98%的原始森林,造成土地荒漠化、洪水和土壤 侵蝕。 早在數年之前,便有國際組織深入海地,與當地農民和團體合作,在退 化的山坡上進行植林計劃,或是推廣再生能源來烹煮食物。然而接踵而 至的災難,讓環保團體擔憂災民對於建材、燃料的需求孔急,不但可能 對脆弱的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也將會使得居民更易遭受洪災、土石流 襲擊。 海地地震也突顯出,窮國民眾面臨天災時更為脆弱。孱弱的社會經濟體 系無法支持救難與重建,只能依賴聯合國與各國慈善團體的介入資助, 因此地震一年後仍百廢待舉,且無力遏阻霍亂疫情。衷心期盼海地近代 的苦難能就此終結,絕處逢生。 相關連結: * 海地難民湧向郊區 匱乏的森林更岌岌可危 http://e-info.org.tw/node/51443 * 重新安置海地災民需通盤考慮環境問題 http://usinfo.americancorner.org.tw/st/develop-chinese/2010/August/ 20100825134249kkgnast9.529841e-02.html * 海地霍亂可能蔓延到美國 1.64億美元控制計劃已定案 http://e-info.org.tw/node/61060 * Fatal floods as Hurricane Tomas sweeps over Haiti http://www.bbc.co.uk/news/world-latin-america-11700977 * CNN海地地震專題網頁 http://edition.cnn.com/SPECIALS/2010/haiti.quake/ * BBC彙整震後12天的每日發展 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8465266.stm * Google為海地地震做的援助專題,特地製作了地圖,可以查詢災情與災損程度 http://www.google.com/relief/haitiearthquake/ * 重災區JACMEL鎮的一所影視學校,學生記錄下災區的尋常生活影像 http://www.cineinstitute.com/news/recovery-and-reportage/?subcat=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50.117.80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01/15 01:27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海洋垃圾濃湯 科學家赴各大洋一探究竟 時間: Sat Jan 15 01:26:16 2011 來源網址: 2010國際回顧:海洋垃圾濃湯 科學家赴各大洋一探究竟 整理報導:謝雯凱 2010年2月4日,加州海洋科學家夫妻檔馬庫斯艾立克森博士(Dr. Marcus Eriksen)與安庫密斯(Anna Cummins)自百慕達啟程,駕駛72英尺長的單桅 帆船海龍號進行調查,想要弄清楚北大西洋環流是否也有類似「太平洋垃 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的塑膠汙染,污染究竟有多嚴重。 全球有五個大洋環流,由風與洋流所形成,分別位於南大西洋、北大西洋 、南太平洋、北太平洋與印度洋。美國海洋學家查理斯摩爾(Charles Moore)在1997年發現北太平洋環流中充滿了塑膠垃圾,他創辦的Algalita 海洋研究基金會在1999年近一步發表觀察數據,指出塑膠微粒與浮游生物 的重量比是6比1。 爾後,陸續有部分研究團隊進行調查,帶回照片與研究成果,因此可以掌 握一些輪廓。大洋中有為數眾多的塑膠垃圾,在這些大洋環流中永無止盡 地漂浮並打轉,碎裂成愈來愈小的碎屑,日積月累聚集在一起,或堆置在 環流周圍的海島上,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科學家預估近半數海鳥種類、所 有的海龜種類,以及22種海洋哺乳類均遭受塑膠廢棄物的危害,會因此致 命。 安庫密斯夫婦創辦「5環流研究中心」(5 Gyres Institute),與Algalita 海洋研究基金會和Pangaea探險教育公司(Pangaea Exploration) 合作, 在2010年初出發探察5大環流,至年底已到過其中4個,僅剩南太平洋環流 。他們在各海域多個試點以拖網方式撈取表層海水,檢查與測量其中的垃 圾、塑膠含量,每一次拖網都撈到塑膠成分,只是比例有所差距,但也確 認海洋環流帶中,多數海域已被塑膠垃圾侵占,他們估計全球有2/3的海 域表面已成為稀薄的塑膠圾垃湯。這次的研究將於2011年3月夏威夷的第 五屆國際海洋垃圾會議上發表。 2011年1月6日,英美報紙刊出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科學家懷特(Angelicque White)的研究,指出太平洋海洋垃圾帶並沒有外界想像的有兩個德州這麼 大,而僅有德州的1/10。為此,安庫密斯夫婦隨後在部落格上予以澄清, 釐清一些外界迷思。他們表示,並沒有垃圾聚集形成的島,所以也毋須與 德州比大小,因為塑膠圾垃湯分佈的範圍十分廣大,情況確實比想像的嚴 重許多,而當下的課題是要去清理這些海中的垃圾。他們建議,可從清理 海岸開始。 在2010年度,不止是安庫密斯夫婦去找海洋垃圾湯,「垃圾觀察」(Watch the Waste)的法國團隊在大西洋也目擊了大批塑膠垃圾。然而最受矚目的 不是研究員,而是一位富豪探險家David de Rothschild,他在春季以4個 月的時間,駕駛以回收塑膠瓶做成的帆船「Plastiki」,自加州橫越太平 洋,抵達雪梨,希望藉此宣導海洋塑膠垃圾的嚴重性,使民眾更加重視海 洋保護。 【相關連結】 * 塑膠恆久遠 「海洋垃圾濃湯」永留存! http://e-info.org.tw/node/51585 * 5 Gyres 計畫網站 http://5gyres.org/ * Plastic rubbish blights Atlantic Ocean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8534052.stm * New garbage patch discovered in Indian Ocean http://news.yahoo.com/s/ygreen/20100803/sc_ygreen/ newgarbagepatchdiscoveredinindianocean * 研究員:北大西洋宛如垃圾海 http://e-info.org.tw/node/56463 * 'Great Garbage Patch' in the Pacific Ocean not so great claim scientists http://www.telegraph.co.uk/earth/earthnews/8241265/Great-Garbage- Patch-in-the-Pacific-Ocean-not-so-great-claim-scientists.html * 安庫密斯夫婦2011年1月澄清文 http://5gyres.org/posts/2011/01/08/beyond_the_absurdity_of_a_ texassized_garbage_patch_lies_a_larger_menace_of_plastic_pollution_ in_the_worlds_oceans * 淨灘日前 環團公布海洋塑膠濃湯四大惡人 http://e-info.org.tw/node/59307 * 海洋垃圾大軍 http://e-info.org.tw/node/59047 * Watch the Waste(法文) http://watchthewaste.free.fr/?page_id=10 * Plastiki計畫 http://www.theplastiki.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50.117.80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01/15 01:27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日本捕鯨船撞擊澳洲抗議船 兩國再上法院對決 時間: Sun Jan 16 04:15:14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755 2010國際回顧:日本捕鯨船撞擊澳洲抗議船 兩國再上法院對決 整理報導:廖靜蕙、謝雯凱 2010年1月初至2月間,為了抗議日本捕鯨船在南極海域捕鯨,美國「海洋 牧者保育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的抗議船多次與捕鯨船 發生衝突,包括船體衝撞,一艘抗議船斷成兩截。2月15日,該協會反捕 鯨人士趁暗夜登上日本捕鯨船,紐西蘭籍的抗議船船長皮特.培森(Peter Bethune)遭到逮補。不久後,日本控告該協會成員非法入侵、攜帶武器以 及傷害等五項罪名,並對該協會創辦人發出通緝。 海洋牧者保育協會創辦人,加拿大籍的沃森(Paul Watson)表示,澳洲 當局應當調查此一事件,因為它發生在澳洲南極領土的水域內。「他被控 損毀船上財物,登船時在一個漁網上割一了個洞,而這艘船撞沉了我們價 值300萬美金的船,」沃森說。 反捕鯨人士是抗議日方自1987年以來,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在在北太平洋及 南冰洋鯨魚保護區(Southern Ocean whale sanctuary)捕獵鯨魚,避開 1986年生效的全球商業獵捕禁令。 沃森表示,在2009-2010年南冰洋的捕鯨季節中,3艘護鯨船所進行的護鯨 行動,拯救了528隻鯨魚,而日本政府當時核發了935隻小鬚鯨,50隻瀕危 長鬚鯨以及50隻瀕危座頭鯨的捕撈許可。日本的「研究船」至少捕獲1隻 長鬚鯨,與506隻南極小鬚鯨。 「即使只殺一隻鯨魚都違反了國際保育法,」沃森說。「除了保護鯨魚個 體,我們也捍衛南大洋鯨魚保護區的完整性。從日本或是其他地方來的捕 鯨船沒有在鯨魚保護區內合法捕殺鯨魚的權利。」 捕鯨船與抗議船的激烈衝突,加劇澳洲近兩年來反捕鯨的高漲輿論,當時 的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Michael Rudd)向來反對日本捕鯨,在此次事 件後,更提高分貝向日本喊話,表示因日本每年在南冰洋的捕鯨行為違反 了商業捕鯨禁令,因此威脅向海牙國際法院提出正式訴訟,希望永久禁絕 日本捕鯨活動。6月初,澳洲正式提出訴訟,日本政府對此表示遺憾。 6月中,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在摩洛哥阿加迪爾(Agadir)召開年會, 雖然日本與澳洲的對峙引人矚目,但眾人眼光更關心捕鯨禁令可能解除的 議題。會議中原本有一個提案,建議以開放捕鯨禁令,改採額度限制來減 少獵殺數目,此提案獲得紐西蘭與美國的支持,WWF、綠色和平和皮尤環境 組織(Pew Environment Group)也曾聯合發表聲明,表示如果在某些條件 下,他們願支持解除禁令。然而此提案最終破局,全球捕鯨禁令與日本以 科學研究名義捕鯨的現狀,仍要再持續一年。 下半年日本則有兩起針對反鯨人士的判決。7月7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一 審判決海洋牧者保育協會抗議船船長培森有期徒刑2年,緩期5年執行。此 判決已比預料中的輕,培森原本可能面臨15年的監禁。9月6日,日本青森 法院判處「日本綠色和平組織」兩名成員1年刑期、緩刑3年。綠色和平兩 位成員是在 2008年侵入當地一家宅配公司,竊走一箱重23公斤的鯨魚肉。 12月15日,經過半年以上的考慮,紐西蘭政府正式宣佈,將與澳洲在反捕 鯨國際訴訟過程中合作。而12月也是南冰洋的「捕鯨季」的開始,日本的 捕鯨船隊已前往捕鯨,海洋牧者保育協會的抗議船再次集結,新一波衝突 蓄勢待發。 【相關連結】 * 日本捕鯨船撞擊抗議船 雙方衝突越演越烈 http://e-info.org.tw/node/50870 * 2008國際回顧:反日本捕鯨行動 保育團體遭打壓 http://e-info.org.tw/node/39174 * 捕鯨協商破局的真相:政治角力勢均力敵 http://e-info.org.tw/node/56914 * 捕鯨爭議 澳將對日採法律行動 http://e-info.org.tw/node/55974 * 澳、紐將聯手上國際法庭 阻止日本南極捕鯨 http://e-info.org.tw/node/559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9.162.114.180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2010國際回顧:生物多樣性公約訂新目標 將設獨立評估機構 時間: Sun Jan 16 04:17:27 2011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2754 2010國際回顧:生物多樣性公約訂新目標 將設獨立評估機構 整理報導:謝雯凱 10月30日凌晨,第10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的與會代表在兩週馬 拉松談判後,通過《名古屋議定書》與《愛知目標》。 《愛知目標》(Aichi Target)是公約的重要決策方案,亦即未來十年保 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計劃。此方案包含20項重要目標,冀望消除受脅物 種所面臨的滅絕危機,並要求全球在2020年底前,至少保護17%的陸地 和10%的海洋。目前全球只有12%的陸域與不足1%的海域受到保護。愛知 目標也要求各國政府至少復育15%退化的區域,並且特別投注心力於降 低珊瑚礁的環境壓力。為了落實愛知目標,各界也承諾提供資金援助與 技術合作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名古屋議定書》的全名為「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獲取遺傳資源以及公 正和公平地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Nagoya Protocol on Access to Genetic Resources and the Fair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Benefits Arising from Their Utilization)。誠如其名, 《名古屋議定書》規定遺傳資源利益的公平分配規則,欲藉此實現生物 遺傳資源的永續利用,解決富國與窮國在此議題上的衝突。 2010年也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各國領袖曾於2002年提出一份承諾,要 在2010年之前讓生物多樣性滅絕速度「大幅度減緩」,不過此一目標以 失敗告終。 IUCN在締約國大會中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提到:「未能達成減少2010年生 物多樣性損失的目標並不代表所有的保育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然而生 物多樣性的喪失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我們無法承受再次失敗的損失。 2020年需要更遠大的目標,而達成目標需要大規模立即且協調一致的行 動。」 在這樣的氛圍下,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議程在2010年確實有遠大的進展。 除了10月底的兩份重要文件之外,各國代表6月間於韓國釜山會議裡, 同意設置一個新的專責研究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簡稱IPBES,目的是要評估與監控地球的生 態現況與其自然資源,將在2011年召開第一次會議。未來IPBES將會定 期評估地球生命的多樣性及其生態系服務,也會提供各決策者科學上的 資訊諮詢,預期對全球保育工作將有所裨益。 【相關連結】 * 保育工作初見成效 全球必須繼續通力合作 http://e-info.org.tw/node/60667 * CBD會議通過新的生物安全條約 管制基因改造產品 http://e-info.org.tw/node/60634 * 物種消失未減緩 2010全球保育任務失敗! http://e-info.org.tw/node/54569 * 聯合國成立IPBES 專責生物多樣性現況之評估 http://e-info.org.tw/node/56510 * 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第十屆締約國大會官方專頁 http://www.cbd.int/cop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9.162.11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