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錄自 中外對話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1117 ------------------------------------------------------------- 勇敢的小矮人 劉鑒強 2007年6月22日 劉鑒強指出,世界環境日的一系列事件暴露出中國環境管理的危機。要 想將這項工作做 好,環保部門需要大力支持。 -------------------------------------------------------------- 在中國,環保局恐怕是最難幹的差事。他們要處理的是世界上污染最嚴 重、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他們的權力,卻與這一重任毫不相稱。就像一 個小矮人,卻要扛起一座大山。 這一點,被北京所剛剛發生的一幕完美地體現。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這本應該是政府環保部門最揚眉吐氣的一天,自 己的節日嘛,可就在這一天,國家環保總局被1000北京市民包圍。這些 來自北京六里屯的老老少少,穿著統一的白色T恤,,上寫著“反對在 六里屯建垃圾焚燒廠”,圍住了環保總局大門。 北京市海澱區的六裏屯有一個巨大的垃圾填埋場,這些居民說,這個垃 圾場自建成後向周邊大氣中釋放各種毒氣,並嚴重污染地下水源,違法 排放垃圾滲漏液,對周邊十幾萬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目前 患有肺癌、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咽炎等癥狀的病人與日俱增。自 2000年以來,附近一個1000多人的社區,有70多人得了癌癥,現已有46 人去世。這個垃圾場對當地社區的嚴重汙染,已被多家媒體所證實。 北京市計劃在此再建一個垃圾焚燒電廠,遭到當地居民和許多環境學者 的反對,他們認為焚燒垃圾所產生的毒氣二惡英,會嚴重威脅當地居民 的安全。在世界環境日,這些居民聚集在國家環保總局門前,要求它不 要批準這一項目。 這是一個令環保總局難堪的局面。在中國,環境問題的核心,不是哪個 項目會不會產生汙染,而是各種利益團體之間的力量對比。在垃圾焚燒 電廠這一項目上也不例外,是否上這一項目,不是看誰更掌握科學,而 是看誰更有力氣。顯然,在“力氣”方面,環保總局乏善可陳,尤其當 對手是強大的北京市時。北京市已經開了新聞發布會,決意上這個近10 億的大項目,而且,他們宣布說這個項目“毫無汙染”。 當環保總局的官員們透過玻璃窗,看到那些憤怒的居民時,肯定很委屈 ,我似乎能聽到他們的嘆息聲。居民們認為這個叫“環保總局”的部門 ,對有關“環保”的事情有決定權,事實上,他們錯了。他們應該有決 定權,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說了不算。關於環境的管理權,分散在不 同的部門,城市汙水由建設部管,海洋汙染由海洋局管,農業汙染由農 業部管,能源由發改委管。一條河,水利部管水,環保總局管岸上,這 邊上不了岸,那邊下不了水,就像一首歌,“妹妹坐船頭,哥哥在岸上 走。”因此,環保總局局長潘嶽說過:“大家都在搶權,但一出事兒就 先找環保,誰叫你全稱叫環境保護局的?國際和國內都統統認為你就是 中國環境保護的唯一品牌,中國的環境保護出了事兒就是你負責。” 而且,環保總局更委屈的是,作為幾乎手無寸鐵的弱者,他們已為環境 做了許多拼殺,並為此付出了犧牲,比如打擊包括三峽總公司在內的30 家大型企業,整頓全國違法石油化工企業,刮起一次次“環境風暴”, 四面樹敵。他們甚至已經超支了其能量,有些激烈的反對特殊利益集團 的行為,甚至很難找到法律與職權依據,比如今年年初所實行的“區域 限批”,對違反環境法規的四大電力集團和4個地區,不再審批新的工 業建設項目。這是環保總局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措施,已將自己的力量用 到極限,用潘嶽的話來說,“環保總局再也沒招兒了。” 但是,四處拼殺之後,人們承認環保總局“勇敢”,卻也同時看到了它 的虛弱。盡管“升格”的呼聲很高,但它仍是一個“總局”,而不是國 務院獨立部委,難以參與政策制定,難以協調其他部委機構、調解環境 糾紛,行政權力與能力不足。它想推行綠色GDP,把環境因素加入對官 員的考核,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環境問題,但步履艱難。沒人怕環保總局 ,潘嶽自己也說:“如果我是別人,我也不怕。既不能直接叫停項目, 罰款也不能超過20萬元,不能撤官員的職,連自己的地方部門都管不了 ,怕它什麼?” 在世界環境日,讓環保總局難堪的,不僅僅是辦公樓被圍。在中國東南 的廈門,市民們正反對一個投資108億元的化工項目,這個有巨大風險 的工廠,離一個有5000人的學校不到4公里,5公里半徑範圍內的人口超 過10萬。 今年3月,環保總局環評司司長祝興祥會見了要求停止這一項目的當地 代表,但表示無能為力,因為項目投產由地方政府主導,已經過國家發 改委批準,國家環保總局在此案中愛莫能助。得不到政府幫助的數萬居 民,最終走上街頭,反對工程。 同時,在中國東部經濟最發達的長三江地區,最重要的淡水湖太湖發生 嚴重藍藻汙染,150多萬人飲用水發臭,無法飲用,造成恐慌。這是中 國目前所知最嚴重的城市飲用水汙染事件。 而最早舉報太湖汙染的農民吳立紅,卻被當地政府關押。兩個月前,吳 立紅因涉嫌以環保名義敲詐企業錢財被宜興警方控制,之前他曾致力環 境汙染舉報十餘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民間傑出環保人物”。2006年11 月,吳立紅接受《中國商報》專訪時說,治污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某些 官員充當污染企業保護傘”,吳立紅直言,當地人大和政協裏面,來自 那些污染企業的老板占據了半數以上席位。 儘管力量弱小,環保總局仍在強自撐持。6月7日早上,潘嶽通過環保總 局網站向社會公布,建議北京市在進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進一步論證 之前,緩建該項目。同時環保總局將對廈門市全區域進行規劃環評,希 望廈門市政府能參考規劃環評結論,對現有規劃進行合理調整,盡可能 改變化工區緊鄰居民區的局面。 潘嶽說:“環境問題決非一兩個部門能夠解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我們希望各級政府提供一個平臺,讓公眾在重大環境事務上享有充分 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 儘管都是“希望”、“建議”,但環保總局一如既往,在重大環境問題 上表明自己的立場。但盡管表明了立場,他們仍只是“希望”與“建議 ”,沒有決定權。若要這個勇氣可嘉的小矮人扛起環境保護這座大山, 只有在制度和法律上,給予它更大的力量。 劉鑒強,北京記者 --- 以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規模與人口、經濟壓力來說, 我個人非常佩服潘嶽這個人的才能與理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98.122
weitzern:之前看到他的文章和相關報導就覺得很佩服他.. 06/25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