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105-Strengthening-the- US-China-dialogue 加強中美節能環保合作 王岐山 2008年6月16日 本周在美國舉行的一高級能源合作對話將促進中美在節能, 提高能效和抗擊 氣候變化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國高官王岐山寫道。 能源、環境問題是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全球性課題,也是中美兩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共同關注的焦點。以可持續增長為主題的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即將 在美國舉行,這對於推進中美兩國能源、環境等領域的合作具有重大而長遠的意義,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促進世界可持續發 展。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致力於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在節約能源方面,堅持開發節約並重、節約優先的方針,主要依 靠自 身力量解決快速發展中的能源需求問題,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能源利用效率 不斷提高。1980-2007年,以年均5.4%的能源消費增長 支撐了年均9.9%的經濟增長,萬元GDP能耗由3.39噸標準煤下降到1.17噸標準煤(2005年不變價),年均節能率3.9%。在環境保護方面,大 力開展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城市汙水處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高。燃煤電廠脫硫改造取得突破 性進展,僅2006、2007兩年就有2億多千瓦火電機組安裝了脫硫設施,是前10年總和的4倍。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政府認真履行國際公約,制定了 發展中國家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2003年以來,全國累計退耕還林、植樹造林3200萬公頃,退 牧還草3460萬公頃,為減緩氣候變暖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又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時期, 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生態環境保護任務重。應對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所引發的各種 挑戰,是中國從現實到未來面臨的重大課題。中國政府將堅持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節約能 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 近期目標是: --大力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強化鋼鐵、有色、煤炭、電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工業以及建築和交通行業的節能工作,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水電、風能、太陽能、沼氣、生物質能的利用,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0%。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著力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的環境品質。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 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05年減少10%,森林覆蓋率達到20%,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比重達到16%左右。2005-2010年五年 間,治理退化、沙化和鹼化草地5200萬公頃。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對話與合作。1995年以來,中美兩國政府先後簽署了《能源與環境合作倡議書》、《和平利用核技術合 作協定》、《雙邊能源政策對話諒解備忘錄》和《中美生物質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搭建了能源政策對話、油氣論壇等一系列交流平臺,為增進互信、擴大共識、 推動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中美企業合作方面也有許多成功的範例:雪佛龍等公司與中國簽訂了100多個石油合同和協定;西屋公司與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簽署 了建設兩個AP1000核電專案的商務合同並開始付諸實施。 中美在能源環境領域利益交匯點多,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處在經濟快速發展和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階段,節能環 保技術開發利用領域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技術先進、經驗豐 富。加強中美兩國在能源環境領域的互利合作,有助於增強中國應對能源環境問題的能力,也可為美國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商機和豐厚的回報。根據雙方能源環保10 年合作意向,兩國應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重點加強能源、消除污染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的合作。 第一,建立能源和環保技術研發的聯合實驗室或研究開發中心,推進技術工 程化平臺、產業化試驗基地和中間試驗基地建設;研發高效利用化石燃料技術、節能技術 、環保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 第二,共同制定實施鼓勵節能環保技術創新、合作與轉讓的財稅、金融和貿 易政策,建立和完善節能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業風險投資機制,推動節能環保技術標準體系 建設,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實行高效節能、環保產品的政府採購政策。 第三,利用現有多雙邊對話機制和交流平臺加強溝通協調,開展科技人員的 聯合培訓和學術交往,促進民間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交流,建立能源和環境資料共用的 資訊庫,儘快實現資訊共用。 我們真誠地希望,通過加強中美雙方的對話交流,深化能源環保領域的互利合作,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全面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維護全球能源和環境安全,建設人類更加美好的家園。 王岐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來源:http://www.ft.com/home/uk 金融時報有限公司2008年版權所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