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617/09/76O7RFV4000125LI.html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1/6/17/20110617092942d02d4.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1/6/17/2011061709294558b4e.jpg
德國境內的17座核電反應堆﹐僅去年一年就為德國產生140太瓦特時的電量﹐相當於 德國全年發電量的22.5%。2022年﹐當德國全面放棄核能﹐那將意味著其需要更多依 靠火力發電﹐或從歐盟其他國家購電﹐制造更多二氧化碳。 5月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當天凌晨達成共識﹕2022年前關閉全部核 反應堆。德國將就此成為近25年來首個放棄核能的工業化國家。 17座核電反應堆﹐僅去年一年就為德國產生140太瓦特時的電量(1太瓦特相當於1012 瓦特)﹐相當於其全年總發電量的22.5%﹐“如果屆時新能源替代不足﹐德國將如何 填補其能源‘鴻溝’﹖”對於德國的能源前景﹐6月3日出版的《自然》雜志提出了諸 多問題。 關閉核電站後的能源損失 總體能源損失不會小於去年的140太瓦特時的核電總量﹐對德國來說﹐唯一的好消息 是這些核電站不會立刻消失。當前最直接的損失是17個反應堆中有8 個已停止運轉─ ─早在2009年﹐技術故障層出不窮的克呂梅爾核電站就已關閉。日本地震引發核事故 後德國又關閉了另7座1980年前投入使用的老堆。這8 個堆總計損失電能50太瓦特時 。德國執政聯盟對剩下9個堆的處理意見是原則上在2021年前全關閉﹐但如果屆時新 能源替代不足﹐投入使用較晚的3個堆可以延期到2022年。 然而9個核電反應堆陸續退出使用﹐仍給德國帶來巨大電力損失﹐並在經濟和環保上 形成高昂成本。專家估計德國電價會因此上漲5%﹐平均每度電要多付1-1.5歐分。而 間接成本則是碳排放增加。 核能發電減少、新能源供給不足之際﹐德國暫時需要更多依靠火力發電﹐或從歐盟其 他國家購電﹐這都意味著制造更多二氧化碳。同時﹐為制造風能、太陽能發電設備而 消耗的能源也會造成更多碳排放。專家估計僅德國在2011至2020年間就要比原來多排 放1.7億至4億噸二氧化碳。按歐洲排放交易機制﹐各國的碳排放量是需要付出代價來 “買”的。其結果就是這些多排放的溫室氣體進一步轉化成經濟負擔。 如何彌補能源“鴻溝” 德國科隆大學的迪特馬爾‧林登伯格目前正帶領小組為政府研究能源問題﹐他認為﹐ 短期內德國將擴大目前燒煤的火力發電廠﹐並將從法國和中歐地區進口電力。 而在長期﹐德國政府將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產能。目前可再生能源佔德國發電量的17 %﹐也就是100太瓦特時。到2020年德國準備把它上升到35%。與此同時﹐德國政府還 準備采取措施把能耗下降10%。 林登伯格認為能源下降10%是個“很有雄心”的目標﹐但也很難完成。雖然如此﹐林 登伯格認為德國經過努力可以做到。他認為﹐如果按目前速度﹐德國每年可再生能源 發電能新增11太瓦特時的話﹐10年內德國就可以達到預期目標。 為此政府將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為新能源發電擴大電網等。 (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212.1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