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 http://tinyurl.com/6mp3pe9 工商時報- 節能減碳 德國用新技術 2011.12.22 記者陳昌博報導 朝低碳經濟發展已是全球趨勢,如果愈多國家走向綠色未來,加入不同形式減少碳排放的 計畫,就會更加快全球低碳經濟的成形,有利於企業發展出商業模式。  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Mirko Kruppa表示,德國政府於今年5月底宣布於2022年前完 全廢核的國家政策目標,其實早在1999年當時的德國紅綠執政政府就已宣布過,只是在今 年311日本福島核災後,現任的梅克爾政府把這個目標公開說清楚並明確訂定於2050年成 為低碳排放國家的相關指標,如屆時再生能源占全德國發電來源的80%~95%、能源使用 是目前的一半、碳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須減少80%~90%等。未來40年,德國會有10次大 選,但德國人都知道此一大方向是不變的。  同時也規劃出相關的執行做法及經費籌措來源,如改變電網配置、法規面的調整改 變及節能措施的推動。  舉例來說,考量2020年所有德國的新建房屋必須是零碳排放的規定,從德國的州政 府、市政府到消費者,就必須進行相應的配套與最適當的投資,德國人買房子要兼顧能源 效率及費用,注意詢問房子何時起建及有多少能耗產生。而推行低碳排放也會促使德國人 減少購買大車(depending on the efficiency/fuel usage of these cars)。這些都會 在經濟、社會與環保等方面為德國帶來改變。  多數人知道能源價格上漲,但很少人知道碳排放的未來價格也在上升。Mirko Kruppa指出,歐洲已有國家在推行碳排放交易,明年會有航空公司加入,而紐西蘭、澳洲 、加州 、加拿大部份省份及日本東京都已成立碳排放交易制度,接著韓國國會將批准相 關法案及中國預計2015年實施此制度。未加入的國家,可能5年後在貿易方面的壓力會大 增。  台灣城市如高雄、雲林的地方議會已批准碳排放需付稅的法案,而不論是舉辦論壇 或展覽,針對各縣市推行低碳未來之不同需求,德國在台協會都很樂意進行交流合作,分 享德國的經驗和做法。  創造單位GDP所需的能源,德國只有台灣的一半。如果台灣的能源使用效率能與德 國相同,3座現有核能電廠都可能可以關閉不用。台灣的火力發電廠有些只有30%的發電 效率,使用新技術的德國燃煤渦輪發電效率則可達60%。  Mirko Kruppa表示,台灣的大型企業與其要求政府維持低廉電價,不如自行投資先 進節能技術,如此才能提升長遠的競爭力。 -- HI CANO.. \(〞︶〝*) 戳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23.198.67
balanceCIH:最後一段最中肯! 12/22 11:19
balanceCIH:轉錄至看板 IA 12/22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