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e-info.org.tw/node/61700 坎昆氣候會議:新阻止濫伐機制章節談判 前景樂觀 作者:梁守道(政治大學外交所國際關係組) 「雖然現有的(條約草稿)並不完整,但我們已有的並不是只是好, 而是很好!」 坎昆氣候會談才進行到一半,但負責「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排放, 以及通過森林保護、森林可持續管理等活動增加森林碳匯機制(REDD+, 以下簡稱新阻止濫伐機制)」談判項目的菲律賓代表菲納(Antonio G.M. La Vi?a),已迫不及待對外界表達他的興奮之情。他5日在第 4屆森林日(Forrest Day4)的論壇當中,慷慨激昂地發表了有關於 新阻止濫伐機制談判的最新進展。 菲律賓代表說,在目前主權議題,並沒有如先前預期地會造成談判 的阻力,以及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都一口同聲支持阻止濫伐機制, 特別是其在打擊貧窮和協助發展方面會產生的貢獻這兩大利基之上 ,談判期望會有相當實質的談判內容與結果。 不過談判當然還有幾點仍待克服,包括已發國對開發中國家的資金 補助,以及運用市場機制的適切性。但像使用階段性途徑(phase approach),以及確定使用保護條款(safeguards)等子題,就已經 都定稿了。目前確定的兩個新進展,是傾向於將新阻生濫伐機制做 長期的目標,並且不會特別訂定停止毀林(保林)的目標,但最後會 一併將保林的減碳效果,算入長期的減碳目標當中。 關於新阻止濫伐機制的討論,早在會前就已被視為是本次坎昆氣候 會議(COP16)最有可能達成共識的產出。而菲律賓代表則是非常樂觀 的認為,在本次坎昆會議結速前,阻止濫伐機制將會有相當實質的 談判結果。 阻止濫伐機制原意,指的是一個提供開發中國家提供誘因,保護自 己國家的森林,以求更有效管理並且運用森林資源,以貢獻全球溫 室氣體減量的正式減緩氣候變遷機制。原本設計的阻止濫伐機制, 是要讓現存森林的顧碳功能可以轉換成碳交易市場的效益。新的阻 止濫伐機制就是要超越防止毀林與濫伐,包含森林維護的角色、森 林的永續管理和加強森林顧碳存量。 阻止濫伐機制首先於於蒙特婁於2005 COP11第一次提出討論。在聯 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於2007年所發表的第四次科學 評估報告(AR4)中,認定了森林於減緩氣候變遷中的重要角色。三 年前在峇里島舉行的COP13當中,阻止濫伐被納入正式的聯合國減 緩氣候變遷機制。新的阻止濫伐機制於去年的哥本哈根協議 (Copenhagen Accord)中,更成為重要的新進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54.83.32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12/09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