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blog.chinatimes.com/lowestc/archive/2010/12/08/577708.html 坎昆氣候會議:史上首次 台官員進氣候公約會場辦邊會 文∕張楊乾(低碳生活部落格坎昆氣候會議特派員)  在爭取多年後,台官員八日首度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的官方會場內, 舉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介紹台灣的減碳成果。現場吸引了約五十 位各國人士參與,代表團除了作簡報之外,也回答媒體關於前一天由 看守德國協會所發佈,今年度氣候變遷表現指數(CCPI)排名不佳的問 題。 台官方代表團=工研院代表團  由於台灣仍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簽約國,因此台灣 官員每一年參與氣候公約締約國會議,都是透過具半官方色彩的工業 技術研究院,以非政府組織的身分與會。但自台灣政府積極爭取加入 氣候公約後,今年所獲得的重大突破,包括已可以進到氣候公約官方 周邊會議的會場內,和其他締約國一樣舉辦自己的邊會;而工研院也 首次可進到大會會場內設攤,跟全球其他194個公約締約國介紹台灣 減碳政策。  今年代表台灣的工研院代表團,是由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領軍,他 於上周日抵達墨西哥參與第二周的坎昆會議。對於能成為首位在官方 會場報告的第一位台灣官員,邱文彥感到十分興奮,他也感謝環保署 、工研院以及外交部同仁長期的努力,讓台灣的官員能有機會跟國際 社會分享台灣的努力。 台灣表現 外界檢驗  不過,由於德國看守協會(German Watch)才在前一天發佈報告,指 台灣今年在五十七個主要碳排放國裏,阻止氣候變遷的表現排名倒數 十四名,也讓這份文件也成為這場周邊會議的焦點之一。邱副署長在 回答媒體詢問時指出,台灣相關的氣候政策其實是進步的,但是台灣 目前大部份的排放量來自於工業,因此挑戰很大,且更多的行動是需 要的,政府將會採用利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作減碳。  而同樣代表台灣發言的工研院顧問楊日昌博士也說,台灣的許多政 策與目標是進步的,甚至比鄰國南韓還要嚴苛的。楊日昌舉例說,依 台灣現在的政策規劃,在2020年之前,全台的排放量就會達到頂峰而 開始下降,所以這也讓台灣在這次評比中,關於政策部份的分數是有 上升,但最後仍被排放量的數字給拖累,不過他也相信政府會讓未來 的名次能逐步下降。  台灣今年除了在氣候公約大會舉辦周邊會議外,也一如往常在國際 碳排放交易協會(IETA)的民間會場裏,參與兩場的周邊會議。包括環 保署空保處副處長簡慧貞,以及清華大學科法所教授范建得等,也都 受邀在該組織的周邊會議上作報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54.83.32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12/09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