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作者: NPLNT (Idler)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哥本哈根救地球 主要議題一覽表 時間: Mon Dec 7 02:39:33 2009 標題:哥本哈根救地球 主要議題一覽表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06/19/1wd7n.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06/19/1wd7p.html (法新社哥本哈根6日電) 將於12月7日到18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最初被標榜為將達 成新協議,以便抑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並在2012年之後降低它們對地球產生的巨大影響 。   然而,談判進程的緩慢,特別是受到美國政壇角力的阻礙,這意味著,本次會議最多 只可能產生協議架構,細節則有待明年定案。   以下是談判桌上數個主要議題:   ●限制排放量:這個大哉問正在募集各國的承諾,也就是在2020 年之前減少多少廢 氣排放量,而這是全球邁向2050年每年碳污染減半目標的重要墊腳石。 然而減廢必須付出能源使用效率及改用潔能科技所帶來的經濟成本,在經歷今年的金融危 機之後,這項價格因素更加受到矚目。   富裕國家被歸咎為今日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也較有能力對抗暖化。然而,明日可能 爆發的夢魘主要來自開發中國家。目前開發中國家的廢氣排放量已佔總量一半以上。   ●經費:目標是調動資金來幫助開發中國家轉型為低碳經濟,並支援對抗氣候變遷的 措施。   較貧窮的國希望工業化國家承諾每年提供約1%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相當於4000 億美元左右,資助對抗氣候變遷。歐洲聯盟估計,他們在2020年以前,每年需要1500億美 元來對抗地球暖化。(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 法律問題:儘管開了兩年的會,卻很少花時間討論關鍵且可能引爆政治爭議的協 議法律位階上。   美國不支持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是因為該協定書在遏制排廢量目標 上,僅規範工業國家而不規範新興大國。美國正推動一種想法,也就是各國做出承諾並以 「報告並驗證」這種遵守規範的方法為基礎,而不要嚴格、可在國際間強制實施的處罰條 款。   ●森林濫砍濫伐:擁有廣大森林的熱帶國家正極力爭取一項計畫,藉由這項機制,保 留林地的國家能夠獲得財務上的獎勵。林地被視為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水槽」。   然而,這個計畫有著實務上的問題。比如說,要如何衡量保育成效?要如何防止詐騙 和貪污?再者,要如何確保發展中國家技術轉型及其他援助所需的資金不會耗盡?   此外,「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召集逾30名氣候專家並在11月提 出報告指出,森林濫砍在全球排廢所佔的比例已下滑,從20%降至12%。(譯者:中央社蔡 佳敏)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0.118
Waitingchen:借轉環境版~謝謝! 12/07 04: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29.41 > -------------------------------------------------------------------------- < 作者: airportman (波)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Re: [轉錄][新聞] 哥本哈根救地球 主要議題一覽表 時間: Mon Dec 7 14:06:08 2009 根據央廣的整理,我另做了增修版: http://combatclimatechange.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07.html 要談什麼: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到期。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締約國(包括美國)必 須要討論出接續京都議定書的框架性國際協議,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或者是延續京都 議定書的效期,但當然內容必須修改。 以下是談判桌上數個主要議題:    ●限制排放量: * 聯合國從上屆到本次會議前,都在募集各國的政治減量承諾,也就是在2020 年之 前減少多少廢氣排放量,而這是全球邁向2050年每年碳污染減半目標的重要墊腳石。     * 然而減廢必須付出能源使用效率及改用潔能科技所帶來的經濟成本,在經歷今年的 金融危機之後,這項價格因素更加受到矚目。    * 富裕國家被歸咎為今日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也較有能力對抗暖化。然而,明日可 能爆發的夢魘主要來自開發中國家。目前開發中國家的廢氣排放量已佔總量一半以上。 * 也因此新的協議內容會更加重視開發中國家的減排責任,雖然中國、印度等國都已 經提出政治減量承諾,但都有模糊地帶。 * 這一點是會議成敗關鍵。  ●經費: * 目標是調動資金來幫助開發中國家轉型為低碳經濟,並支援對抗氣候變遷的措施。    * 較貧窮的國希望工業化國家承諾每年提供約1%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相當於 4000億美元左右,資助對抗氣候變遷。歐洲聯盟估計,他們在2020年以前,每年需要1500 億美元來對抗地球暖化。 * 目前提出的方案是,成立一個專門協助國際投資窮國氣候調適的金融機構,類似世 界銀行的角色;另一方案則是直接透過世界銀行等既有的國際投資機構。這方案會與經費 問題一起被討論到,不過此次不一定會有定案。 * 對窮國的氣候調適國際投資,可能壓縮到既有的扶貧計畫。這部份已經有慈善團體 注意到。 ● 法律問題/是否需要法律約束(binding): * 儘管開了兩年的會,卻很少花時間討論關鍵且可能引爆政治爭議的協議法律位階上 。意思是說,各國都是政治承諾,口頭說說可以不做,沒有國際法來約束大家務必要做到 基本的目標。因此環保團體與聯合國公約組織都希望在新協議中有一定的法律約束性的文 字。 * 美國不支持1997年京都議定書是因為該協定書在遏制排廢量目標上,僅規範工業國 家而不規範新興大國。美國正推動一種想法,也就是各國做出承諾並以「報告並驗證」這 種遵守規範的方法為基礎,而不要嚴格、可在國際間強制實施的處罰條款。 * 各國目前的政治態度仍舊比較姑息,對於不利於自身國家的項目,比較不希望有法 律約束。而跳過這一點,談判進展的會比較快。因此這一點可能會比較快被犧牲。 ●減少森林濫砍濫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D): * 擁有廣大森林的熱帶國家正極力爭取一項計畫(REDD),藉由這項機制,保留林地的 國家能夠獲得財務上的獎勵。林地被視為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水槽」,也就是所謂的 碳匯。 * 砍伐森林損失森林的碳匯能力,普遍認為因此增加的碳排放約佔世界上溫室氣體排 放的1/5(但有科學家認為此一數據為高估)。 * 然而,這個計畫有著實務上的問題。比如說,要如何衡量保育成效?要如何防止詐 騙和貪污?再者,要如何確保發展中國家技術轉型及其他援助所需的資金不會耗盡?     * 此外,「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召集逾30名氣候專家並在11月 提出報告指出,森林濫砍在全球排廢所佔的比例已下滑,從20%降至12%。 * 另一方面,目前發現泥炭沼澤(半發育的煤炭)也有高度的碳匯能力,卻因為能源需 要與棕櫚樹墾殖而被大量破壞。世界各國仍無法有效提供對策。 * 許多森林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但國際間討論REDD時,原住民無法參與。當REDD納 入財務機制引入財團進駐時,原住民可能受到限制或驅趕,或是領土直接遭受剝奪。目前 的REDD文件中完全沒有處理這些議題。 ●碳交易(Cap and Trade): * 在京都議定書中寄望以碳交易方式作為有效促進溫室氣體減量的誘因。不過在試行 與實施的這幾年來,正反意見雙方仍爭辯不斷,連環保團體間也有不同立場。碳交易會是 此會議期間,被抗議的標的,但會議不一定會處理這個議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45.207
sanloman:借轉個版 謝謝 ^ ^ 12/08 00:21
kobec:借轉謝謝 如有不妥請告知會刪除 12/15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