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363-In-Accra-the-fog- slowly-lifts 最近在加納舉行的氣候變化談判為今後的國際協商闡明了一些具有推動作用的提議--以及在的難處。詹妮弗·摩根預見前方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在發展中國家,不太可能實施國家限額標準,在確定需大力減排的行業方面,例如電力行 業,行業機制會十分有用。" 各國為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制定一個更強有力和更全面的協議,正在進行一系列的複雜 談判。去年,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同意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 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之下啟動新一輪的談判。基於《氣候公約》和第一批目 標將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平行談判力求於2009年在丹麥哥 本哈根結束。 這個後京都協議的基本原則將建立在《巴厘行動計畫》之上--該計畫為低碳經濟的共同願景 設定了基本原則,加大各國在減緩(減排)、適應氣候變化、技術合作和籌措資金方面的 努力。與此同時,《京都議定書》締約方自2005年12月以來也一直就強化該議定書締約方工 業化國家限額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商談。由於沒有批准該議定書,美國只是以觀察員身份出 席這些談判,而這些談判也預定於2009年12月結束。自巴厘召開氣候大會以來,各國迄今 舉行了三次會議,最近一次於2008年8月27日在加納阿克拉閉幕。 為期一周的阿克拉會議包括兩個研討會,就如何減少發展中國家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的 排放獻計獻策。會議還深入研究了來自金融領域與會者的一些有前景的提議。環保組織表達 了一些擔憂,有些涉及談判的緩慢進展以及最後行動期限的緊迫性,但很多人注意到,加 納會議取得了一些進展。 不同國家的立場開始有了更深的瞭解,在重要的領域裡出現了一些有待協商的新的選擇。《 氣候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主席制定了詳細的步驟,確保下次在2008年12月波蘭 波茲南會議結束之前起草一份談判文本材料。這些都是達成實際協議所需採取的逐步措施 ,但是科學家警示我們社會經濟中所需的轉型性變革在其中並無體現。 談判中,最具推動作用的提議很多是在融資領域。行動計畫稱,需要解決"促進為支援減緩 、適應和技術合作行動提供資金來源和投資的有關行動"的問題。在一個協議的制定中, 獲得足夠的、可預估的和可持續的資金來源是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氣候公約》估計 ,2030年之前,發展中國家需要280-670億美元的額外投資和資金流量;這一數字大大超 出了《氣候公約》當前的融資機制,需要新的創收手段,用於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減少 砍伐森林所致的排放。挪威提議稱,可以通過拍賣各個發達國家的部分排放配額並將拍賣 所得放入一個基金來實現。例如,拍賣2%的這類資產將創造150-250億美元的年收入。所 需的資金數額可以決定配額拍賣的百分比或者數量。 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利用氣候變化體制產生的收入來滿足自身的需求。當然,這要求 作出一項決定,把這種新的資金來源用於氣候目的,而不是滿足經濟中的其他需求(例如 醫療),但它避免了關於增加官方發展援助的棘手討論。今年秋季,歐盟將就其排放貿易 機制第三階段作出決定,討論增加用於氣候變化目的的拍賣及其收入。鑒於在國際談判中 歐盟還需制定融資計畫,財政部長們瞭解國內爭議和國際期望以及需求之間的關係至關重 要。 行業機制是一個疑惑甚多的關鍵問題,也在加納會議上進行了討論。很多國家對一些國家的 意圖沒把握,例如對提出行業機制的日本。但是,研討會有助於闡明國家立場,並表明哪 裡可能會出現困難。例如,現在已清楚,工業化國家必須實行國家限額標準,而且不可以 行業減排承諾取而代之。下一屆美國政府看來似乎會支持國家限額機制,儘管達成目標的努 力程度尚在討論之中。 在發展中國家,不太可能實施國家限額標準,在確定需大力減排的行業方面,例如電力行業 ,行業機制會十分有用。阿克拉會議顯示出對行業機制越來越大的興趣,該機制將把發展 中國家的行業減排行動與碳市場聯繫起來。然而,若要繼續向前推進,有必要在測量、監 控和核實這些排放的能力上予以迅速且大力的投資。行業機制還可能進入技術轉讓問題的 討論。 很多觀察人士著重關注圍繞著《巴厘行動計畫》的談判,但也應注意《京都議定書》之下的 討論,這可能預示今後所有的談判。在阿克拉,各國就一套文本材料達成了一致,這些文 本材料列出了該議定書中所有談判問題的選擇項。由於《京都議定書》之下的談判在於強 化目標並對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進行評判,所有的靈活機制(例如排放貿易、清潔發展機 制和聯合執行機制)以及土地利用變更和林地管理規章都在討論之中。實際上,在碳市場 、行業機制、評判發展中國家行動和砍伐森林上,已出現具體的提議草案。這些文本材料 清楚地闡釋了僅僅一年之後各國將在哥本哈根必須作出的決定。然而,這些文本在完備程 度以及在獲得理解和贊同方面還相差甚遠,說明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阿克拉會議只是通往哥本哈根路上的諸多會議之一,但卻是有益的,因為這次會議開始為政 治家確定在後京都協議中會有何選擇。透過《巴厘行動計畫》和《京都議定書》的迷霧,可 供談判者審查的提議正在浮出水面。存在的挑戰是,確保全球各利益相關方和政府也能看 到它們,並且能夠參與到這些重大抉擇中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0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