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646-What-happened-at- Poznan- 由於政治慣性和經濟危機,人們對最近在波蘭波茲南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望值比較 低。即便如此,會議成果之少,還是很出人意料。波茲南大會議程上的一些關鍵問題,現在 必須在2009年12月丹麥哥本哈根大會之前予以解決。更糟的是,談判不歡而散,發展中國家 對氣候變化適應資金問題予以反責。 談判還暴露了全球變暖的科學認識和各國的行動意願之間的脫節。把"新綠色協議"作為同時 解決經濟衰退和氣候變化的手段談論甚多,然而,幾乎沒有證據顯示發達國家支援自己的減 排政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到2020年在1990年水準上減排25% 至40%,但多數發達國家為較之低得多的目標而辯解。 會議最後一天,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在發言中表示:"對於科學家們極其清楚地告訴我 們政府所必須採取的緊急措施,很多人似乎依然沒有感到相應的緊迫感。"戈爾贊成全球大 氣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350 ppm的目標,大大低於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建議的450 ppm。當前的預測顯示,溫室氣體濃度可能上升到高於這個點,可能導致溫度上升 3°C至5°C。這將給人類造成可怕的後果,突顯在波茲南的點滴努力。 實際結果怎樣? 隨著宣佈啟動一個幫助最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基金,會議達到了高潮。資金來源為清潔 發展機制(CDM),根據聯合國的這一制度安排,允許負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義務的富裕國 家投資發展中國家的減排專案。當前的基金價值估計為8,000萬美元,從現在開始到2012 年,這一數字將獲得大幅提升,但是無法達到聯合國所宣稱的發展中國家數十億美元的需 來自這些國家的反應是並不認同,資深的印度談判代表普羅迪普托·高施表示:"這是 最令人難過的時刻之一。在發展中國家,我們每天目睹一幕幕的悲劇在發生,而面對無法承 受的人類災難,我們看到的是冷漠無情、明爭暗鬥和含糊其辭。"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伊沃·德布林為不給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 資金的決定進行辯護,強調提供更多資金的想法不是 "工業化國家反對",而是"政治上時 機不對"。 砍伐森林是另外一個癥結所在。關於"減少發展中國家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排放"的談 判(REDD)逐步取得進展,但是存在爭議,原因是一份臨時協議未能提及原住民權利,在生 物多樣性方面未採取強硬立場,以及沒有包括大型碳匯的泥炭地。而且,尚不清楚估算是用 "淨"排放還是"毛"排放:"淨"排放估算方法可能使一些國家繼續砍伐現有森林並以植樹補 償。這一過程將導致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的大量喪失。 清潔發展機制的改革也陷入停頓,許多方面存在分歧,尤其在來自未來捕獲和儲存二氧化碳 排放專案的碳信用是否包括在內上面為何成果甚微? 會議受到了近900公里之外的布魯塞爾談判活動的影響,在那裡,歐盟在為其自身的氣候協 議而談判,直至波茲南會議的最後一天。歐盟達成的一攬子目標和政策軟弱無力,縮手縮 腳。歐盟承諾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年的水準上減少20%,但是減排留有很大的餘 地,允許從歐洲以外的地方購買碳信用抵充。協議對污染行業和東歐排放增長同樣採取溫 和路線。 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所有鬆散地聯盟起來的"雨傘集團" (Umbrella Group) 成員國,也在談判中扮演了妨礙者的角色。美國無法在政權交接時期作出堅定的承諾,而對 於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在他們自身排放正處於急劇上升之時,在作出承諾上小心翼 翼。加拿大因為不斷妨礙達成減排目標協定的進展而獲得了"氣候行動網路"--由超過430個 非政府組織組成--授予的"每日化石獎"。加拿大還主張把提及原住民權利的內容從關於砍 伐森林的協議中刪除,並在最後一分鐘取消了一位曾獲諾貝爾獎的加拿大氣候科學家的出 席。 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通過這次會議提供了一些少有的切實成果。巴西宣佈計畫大幅減少 在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而墨西哥、韓國和南非均宣佈了本國的減排計畫。然而,最大的 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仍不願意設定減排目標。對於發達國家不願履行他們的減排承諾、認 真對待發展中國家關於技術轉讓、資金、適應和能力建設的建議,中國代表表達了失望。 茲南會議可能擴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立場分歧。 接下來情況會怎樣? 在氣候變化方面,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巴拉克·奧巴馬的新政府上。奧巴馬曾 經表示,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將重新加入談判進程。美國參議員約翰·克裡在會上提出,美 國會承諾到2050年減排80%。短期內,美國可能把重點放在一個更小的目標上,即到2020年 使美國的排放回到1990年的水準。這意味著從目前的水準減少15%,但那是否將成為發展中 國家開始減排的一個足夠強烈的信號,尚不得而知。 很多人認為,中美關係將決定全球減排努力的成敗與否。奧巴馬一旦就任總統,可能需要承 諾更大的減排以及就氣候變化問題直接與中國接觸,包括十分關鍵的四大問題:技術轉讓、 資金、適應和能力建設哥本哈根倒計時 2009年將是繁忙的談判年。在三月底和六月,將在德國波恩舉行大會,制定哥本哈根協定的 文本草案。UNFCCC同意將有關新的減排目標的討論推遲到這個時間點上,為美國制定新的政 策留出時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建議增加召開兩次會議。哥本哈根大會本身已推遲一 周,波茲南大會也討論了進一步延長這一進程,在2009年增加一次會議。 如果在哥本哈根沒有達成一份包括所有發達國家進一步減排的協議,就會對UNFCCC進程及其 取得成果的能力提出嚴峻的問題。經歷了波茲南的失望之後,哥本哈根的談判決不能失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0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