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徵求「100年下半年度環保共識會議」成員 一、會議緣起及目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推動「傾聽人民聲音推動實施計畫」,特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 發展基金會辦理「100年下半年度環保共識會議」,希望透過一般民眾參與環保共識會議 ,凝聚共識結論,做為環保施政之參考。 二、共識會議議題 您是否贊成逐步調高能源價格及電價來支應成本較高再生能源發電,以減少溫室氣體對地 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影響? 三、會議時間與地點 100年10月30日、11月6日、11月13日及11月20日共4天(皆為週日,上午9時30分~下午5時) ,11月20日當天下午發表「共識結論」,並由環保署頒發感謝狀。 法鼓大學德貴學苑,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77號(台北市警察局對面)※ 門口在武 昌街上 100年10月30日、11月6日與11月13日:6樓 11月20日:7樓 交通說明:西門捷運站5號出口,沿中華路直走至武昌街右轉後,步行約150公尺。 四、經費補助 經本次指導委員會從報名者中篩選出之25位會議成員,方可支領以下費用: (一) 出席費:4天全程參加者,可支領出席費6,000元,並於11月20日下午一次支領。 (二) 交通費:補助臺北市與新北市以外地區之成員,包括高鐵、火車、飛機 (有高鐵站 停靠縣市,請搭高鐵) 費用等,需檢據(票根) 核銷,但不支付捷運(台北捷運)、計程車 費及住宿費。交通費於會議結束後,收齊票根後匯入帳戶。 五、報名資格與方式 (一) 依國際間辦理共識會議一貫模式,會議成員排除議題相關專業人士或團體代表,以 避免於會中主導會議結論之形成。 (二) 年滿20歲之中華民國公民。 (三) 報名方式:網路、傳真與郵寄報名表 1.網路報名:請按我 http://tinyurl.com/5ser6wr 2.傳真報名:02-23753011 3.會議資料與報名表:請按我 http://www.ier.org.tw/file/100_ecc_regis-form_1005.doc 4.報名內容:姓名、性別、年齡、單位、職稱、通訊住址、聯絡電話、E-mail與問卷 六、會議篩選方式 本次會議指導委員會依據「人口特質代表性」與「多元差異」等原則,從報名者之性別、 年齡、職業、居住縣市等範疇因素,從報名者中進行抽籤。 *報名不代表入選!! 七、名額 共計25人,於10月24日(一) 起通知所有報名民眾抽選結果 八、報名截止日期 100年10月18日(二)下午6時止,以郵戳為憑 九、聯絡人 (一) 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吳先生 (電話02-23753013分機127) 賴小姐 (電話02-23753013分機182) (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永續發展室: 楊先生 (電話02-23117722分機2215) 十、注意事項 (一) 為響應節能減碳酷地球之施政主軸,四天會議中餐僅提供素食便當。 (二) 請自備環保筷與環保杯。 竭誠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報名參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0.238.211
njrmp:我怎麼覺得這種政策研究應該是研考會的工作 @@?? 10/12 17:12
njrmp:25人就能決定我國環境政策嗎? 算了~~~10月30日那天還是來去 10/12 17:13
njrmp:救青蛙比較重要! 10/12 17:14
lembertlin:報名資格第一項那麼不明確,什麼樣的人會想去呢? 10/12 21:40
camouflage10:希望公民參予又不讓對環境事務較了解的專家團體介入, 10/12 22:30
camouflage10:以後政策出來就推說有民眾協商和民意基礎,大概就和那 10/12 22:32
camouflage10:些型式上的公聽會差不多吧...做給人家看的... 10/12 22:33
Acintaya:這個出來的共識也只是供參考,當然不是這樣就決定政策了 10/13 16:20
Acintaya:報名的人有很種,學生、上班、待業中、家庭主婦都有 10/13 16:20
Acintaya:還有我只是參加過的民眾,收到他們的資訊來轉貼而已 10/13 16:21
Acintaya:這個會議就是為了讓不懂的民眾代表來參加,因為懂的人自 10/13 16:22
Acintaya:己關起來談,那不懂的民眾還是永遠不懂 10/13 16:22
Acintaya:要說是不是做給人看我不知道,但至少抽中的參加者都很認 10/13 16:23
Acintaya:真發表自己的意見,至少在這個會議裡發表會被記錄下來 10/13 16:24
Acintaya:說共識也不是一定強迫大家都要簽同意,也有民眾最後在 10/13 16:24
Acintaya:同意書上不簽名的,總之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發聲的管道 10/13 16:25
Waitingchen:謝謝原po來分享這個訊息,還有自己參加過的經驗 10/14 10:47
Waitingchen:板上第一次看到這類型的會議,所以難免會有疑問,畢竟 10/14 10:48
Waitingchen:在排除專業人士的理由 10/14 10:49
Waitingchen:這個部份沒有講得很清楚,用「避免主導結論」有點怪 10/14 10:50
Waitingchen:不過如果說是希望與非專業人士溝通聽取意見,感覺就ok 10/14 10:51
Waitingchen:我覺得能開放多種管道讓不同背景的公民能參與,是好事 10/14 10:52
camouflage10:會有這個理由就是父權思想下認為民眾都是愚夫愚婦,沒 10/14 14:34
camouflage10:有獨立思考能力,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10/14 14:35
camouflage10:反正他們都會篩選參加者了,就算只放一兩個名額也能更 10/14 14:38
camouflage10:符合公平原則和多元參與的意義吧 10/14 14:39
camouflage10:政府開始直接和民眾接觸值得肯定,但應避免淪於上對下 10/14 14:43
camouflage10:的指導灌輸,做太多不必要的設限,要做就別做半套阿 10/14 14:48
Waitingchen:是啊,不過政府也在學習調整吧,也許可透過參與會議的 10/14 23:11
Waitingchen:"一般"民眾反應,希望讓專業人士也列席增加多元意見 10/14 23:13
Acintaya:不、今年上半年度的也有人來貼過喔,所以這次不是第一次 10/15 19:27
Waitingchen:啊,不好意思之前沒有注意到 ^^ 以後歡迎繼續分享唷~ 10/17 05:33
airportman:我對於推文有些意見想說勒,我曾近距離參予過一場這會 10/20 22:09
airportman:以及訪問過另一場的參與人員。 10/20 22:10
airportman:公民會議會有上課課程,與討論時間,還有很多資料要讀 10/20 22:11
airportman:主持人的引導中不中立,就變得很關鍵。 10/20 22:11
airportman:再者,委託辦理的政府單位多麼重視會議結論,是另回事 10/20 22:12
airportman:我親眼看過北市交通局長在與會民眾說結論會納入參考 10/20 22:13
airportman:但是不可能會這麼做...啦啦啦。 10/20 22:13
airportman:然後又提到專家會有比較多考量啦啦啦。 10/20 22:14
airportman:於是我覺得這些參予的公民完全被耍就是了 10/20 22:15
airportman:反正與會者不要期待自己的意見會變成政策, 10/20 22:20
airportman:但是結論絕對會變成公文呈上去相關部門會簽。 10/20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