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Miaoli 看板 #1EGxXDva ] 作者: cuteowlet (小鶹) 看板: Miaoli 標題: [情報] 誰是「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後生共識營] 時間: Thu Aug 11 19:08:55 2011 「我們對「城/鄉」的想像是什麼? 我們的想像從何而來?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返鄉、離鄉、進鄉? 期待能在這樣的對話中,讓我們遇見徘徊在城/鄉之路上的彼此。」 我被這段話打動了~ 所以分享「2011苗栗後生共識營」這個活動訊息給板上的「我們」 -- 2011苗栗後生共識營 http://www.wretch.cc/blog/miaoliyouth/22973191 一、活動時間:8/27(六)、8/28(日)兩天 二、活動地點:苗栗通霄飛螢農庄 http://www.5657.com.tw/flyyng/ 苗栗縣通霄鎮福興里11鄰126號 (可搭車至通霄火車站,我們將安排轎車接送。) 三、活動流程: -------------- 8/27(六)--------------- 08:30-09:00 集合報到 09:00-09:30 破冰、小組時間 09:30-09:40 議題設定、說明營隊進行方式 09:50-11:20 議題一:校園民主與教育改革 與談者:李天健 清華大學博士後研究暨兼任助理教授 回應人:校園民主組-許采竹、邱慶恩、林映鎔、劉育宗、鄭治明、陳明隆 11:20-12:50 議題二:公民社會參與 與談者:Munch(郭志榮)「漂浪‧島嶼--MUNCH」格主 回應人:公共參與組-邱惠鈴、廖宣雅、温佩妤、邱煜智、徐浩翔 參考資料: 漂浪‧島嶼BLOG:http://blog.yam.com/user/munch.html 苗栗未開發?好風景的世界想像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35635936 搜救苗栗古窯遺跡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19566821 苗五十線的石虎危機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32358226 後龍科技園區全案終結--疲憊灣寶的自由淚光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37108034 12:50- 13:50 午餐/午休 13:50-15:20 議題三:青年的離鄉、返鄉、進鄉 與談者:美濃後生會 回應人:城鄉組(廖宣雅、張智傑、黃亞晴、陳為廷) 15:30-17:30 分組討論行動方案 17:30-18:30 晚餐 18:30-20:30 分組討論行動方案 20:30-23:00 營火晚會 ------------------ 8/27(日)----------------- 08:00-08:30 早餐 08:30-12:30 各組簡報行動方案/討論 回應人:戴文祥(苗栗社區大學主任)      楊長鎮(苗栗縣新故鄉協會執行長) 12:30-13:30 午餐、最佳行動方案票選 13:30-16:30 討論共同行動方案 四、預計邀請團體: 苗栗YA http://miaoli-ya.blogspot.com/ 苗栗後生讀書會 http://www.wretch.cc/blog/miaoliyouth 苗栗社大 http://mlcu.blogspot.com/ 灣寶自救會 http://artistic.org.tw/wan/modules/weblog/ 政大返穀社 http://back2paddy.blogspot.com/ 竹南大埔自救會 五、預計參與人數:約30人。 六、報名費:1000元,多退少補。當場繳費。 七、報名時間:即日起至8/21(日)。 不論是否在邀請團體名單內,都請填報名表報名。 報名表網址:http://ppt.cc/TQCO 八、聯絡人:陳為廷 0939959528 [email protected] 九、 討論議題:    (一)誰是「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   ──從返鄉、離鄉、進鄉的經驗中,找尋共通與差異   城與鄉,是貫穿我們生命的共同主題。我們當中多數人,從小被教導著:必須努力考 試競爭,盡可能往都市窄門擠去、離開故鄉。有些人少小離家,在都市飄泊多年,一回首 ,發現自己竟成了「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有些人留在故鄉,持續追趕著想像中自己與 「城」的落差,感到焦慮、喘不過氣。   有些人想回鄉。比如計畫回鄉考公務員的偉哲,及這幾年頻頻到大南埔訪調的為廷、 宣雅,以及開始在外工作的苗栗YA的夥伴們。   有些人則渴望離鄉。比方所有剛考完大考,期待著台北、新竹新生活的準大學生們, 以及,想短暫逃離農家辛勞的少年。   另外,來自政大返穀社的夥伴們,為著心中的感動與正義,他們渴望「進鄉」、認識 腳下的土地。   我們對「城/鄉」的想像是什麼?我們的想像從何而來?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返鄉 、離鄉、進鄉?期待能在這樣的對話中,讓我們遇見徘徊在城/鄉之路上的彼此。 (二)校刊上要寫什麼,是我的自由!   ──苗栗校園如何民主?學生如何自治?   後生會的高中生們,都很在意「校刊」的問題。因為從兩年前開始,大家想在校刊上 寫的同志、農村、夜市、以及「審稿制」等議題,都紛紛被校方以「太敏感」、「政治立 場太鮮明」為由封殺。   建台高一的邱慶恩說,「校刊既然為學校的媒體,應該展現出媒體的角色,刊物內容 應該是由學生自主自治,但是學校目前還是對校刊的刊載內容有相當大的箝制。」   同時,大家也很Care「班聯會」的作用。班聯會的定位,應該是「學生與校方的橋梁 」、還是像個工會,與校方站在對立的立場,為學生發聲呢?在苗栗的高中裡,大家顯然 並不在乎這些議題。班聯會的功能,只是幫學校跑腿辦活動的附庸。   其他的校園議題也同等重要:社團時間分配不均、校刊審稿制度不明確、社團經費的 分配不均(能為學校招生的社團,永遠分到較多經費)。   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一所學校?在這個學校裡,我們真的有可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自由地開展興趣嗎?一個民主/自由的校園將如何可能? (三)我們能否共同生活?   ──談青年公共參與   什麼是公共參與?我們彼此的公共參與經驗是什麼?   剛考完指考的宣雅,在高二時參加了大南埔農村訪調。藉由深度的訪談、與討論,她 發現長期被隱埋的農村的深層問題。同時,也回想起小時候,幼稚園下課時,會經過的那 一大片廣袤的稻田。發現農村其實就在身邊、與自己息息相關,於是決定,應該要為消逝 中的故鄉記憶作些什麼。   來自灣寶的智傑,才國中畢業。這幾年跟著媽媽洪箱十幾次北上抗爭。他說,「對我 來說,土地的認同是不可取代的,不是切身其中的人,無法體會這種深刻的感覺。」幾次 北上抗議的經驗,望著阿公、阿嬤們年長的身影和無助的臉龐,讓他感到非常心酸,更想 為自己、家人、村裡的人貢獻一份心力。7/16重返凱稻,他的身影站立在飄著雨的凱達格 蘭大道上。   家住竹南的佩妤剛從北大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畢業。她分享了大學時代與「地政服 務隊」的夥伴分別到七輕、及國光石化預定地訪調的經驗,認為許多事實往往被主流輿論 掩蓋,必須親至當地,才可能真正理解。   那麼,我們為什麼想參與公共事務呢?影響我們參與公共事務的阻力/與助力分別是 什麼?這些參與的過程,對事件本身、或對自己、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又造成了哪些改 變呢? -- 苗栗YA環境組 部落格:http://emiaoliya.pixnet.net/blog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MiaoliY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9.233.64 ※ 編輯: cuteowlet 來自: 117.19.233.64 (08/11 19:13) ※ 編輯: cuteowlet 來自: 117.19.233.64 (08/11 19:14) -- 苗栗YA環境組 部落格:http://emiaoliya.pixnet.net/blog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MiaoliY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9.2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