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chinatimes.com/jenntser/archive/2011/06/09/705935.html 劑量決定毒性──務實看待 DEHP 事件 潘震澤(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近半個月來,國內最大的新聞,當屬衛生單位發現:有黑心商人將鄰苯二甲 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或 BEHP,注一)這種「塑化劑」加入合法的食品 添加物「起雲劑」中,再批售給下游的飲料、食品或製藥公司。迄今已查出有兩 百七十多家廠商、九百多件產品遭到汙染,其規模之大,可謂空前;再加上主犯 供稱這種做法已行之多年,且同行都這麼做,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將歸入第四類疑似毒化物的塑化劑加入食品原料(注二),讓數以百萬計的 不知情大眾經常服用,絕對是傷天害理的勾當,主犯應受法律嚴厲制裁。只不過 消息發布後,許多記者報導及專家發言,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嫌,譬如說 DEH P 的毒性是之前三聚氰胺的 3.5 或 20 倍,男孩的陰莖會變短,甚至有人罹患大 腸癌,也說是由服用了含 DEHP 的酵素粉造成。 懂得一些藥理及毒理學的人都知道:毒性取決於劑量(注三);就算是水, 短時間內飲用過量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以造成實驗鼠半數死亡的口服劑量(LD50) 為毒性指標,DEHP 是每公斤體重需 30 克,三聚氰胺則是 3 克(LD50 數字越小 越毒),所以 DEHP 比三聚氰胺還毒的說法顯然有誤(注四)。至於長期給予大 鼠高劑量的 DEHP(147-789 mg/kg BW/day, 104 wks)確實會引起肝癌,但其作 用機制似乎不適用於人,故此目前 DEHP 並不歸類成致癌物質(注五)。 DEHP 引起最大的關切,是它屬於俗稱「環境荷爾蒙」的「內分泌干擾物質」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也就是說能影響荷爾蒙正常運作的 物質。荷爾蒙是由人體內分泌系統的腺體組織所分泌,種類繁多,並主管生長、 代謝、恆定與生殖等重要功能,因此 EDC 的潛在影響力不容小?。 然而 EDC 一向不是內分泌研究的主流,而屬於藥理毒理及環境衛生的課題, 其理由是絕大多數的 EDC(包括 DEHP)與體內的天然荷爾蒙相比,作用都太低( 千分之一或更小),而不具生理意義;只有對水生與兩棲動物以及發育中的胚胎 與幼兒,影響可能較大(前兩者是隨時生活在含 DEHP 的水裡,後兩者是體型小 且發育未全)。美國內分泌學會遲至 2009 年才發表立場聲明及論文回顧(注六 ),基本上是提醒注意,並要求聯邦政府給予更多的經費支援。 如前所述,之前的動物實驗多使用超高的藥理劑量,唯一以人為對象的,是 1999-2002 年間由美國三所大學附屬醫院合作進行的相關性研究(注七),以懷 孕婦女尿中 DEHP 代謝物質含量,與男嬰出生後五至十六個月的外生殖器發育情 形做相關分析,而得出 DEHP 量越高,肛門至陰莖距離越短的結果(並不代表不 正常)。只不過該研究可用樣本數太少(n=85),可能出現的誤差太多,同時就 算有相關也不代表互為因果。因此該研究引發質疑是必然的結果(注八),國內 專家不應該以此來嚇唬國人。 所謂危機即轉機,此次不幸事件如能教育國人在飲食上更小心並棄絕可疑的 保健產品(注九),食品製造商與衛生單位對品管更加嚴謹,也算塞翁失馬。對 醫藥研究人員來說,更是難得的契機,或能一舉解決 DEHP 與男嬰發育的爭議, 這才是國家衛生研究院應該做的事,且時機稍縱即逝、刻不容緩(注十)。 ------------------------------------- 注一:DEHP與BEHP是di(2-ethylhexyl)phthalate與bis(2-ethylhexyl)phthalate 的縮寫,國內報導都有人使用(di與bis都是「二」),不知情者或以為是兩種不 同化合物。DEHP還有一個同分異構物: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2-octyl)phthalate ) ,縮寫為DOP。 注二: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相關一覽表裡 (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324&path=1702&list=1702) 。DEHP編號68-01,列第四類(疑似毒化物);有意思的是,編號68-02的DOP卻列 第一類(難分解物質)。 注三:有本毒理學的科普讀物即以此為名:Frank, P. and Ottoboni, M. A. (2011).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A Plain-Language Guide to Toxicology (3rd ed.). Hoboken, NJ: Wiley. 注四:資料取自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s%282-ethylhexyl%29_phthalate and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lamine. 注五:資料取自歐盟風險評估報告(2008):European Union Risk Assessment Report: CAS No: 117-81-7, EINECS No: 204-211-0, bis(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 http://ecb.jrc.ec.europa.eu/documents/Existing-Chemicals/ RISK_ASSESSMENT/REPORT/dehpreport042.pdf http://ecb.jrc.ec.europa.eu/documents/Existing-Chemicals/RISK_ASSESSMENT/ SUMMARY/dehpsum042.pdf 注六:資料取自:The Endocrine Society Position Statement (2009).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http://www.endo-society.org/advocacy/policy/upload/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Position-Statement.pdf 及 http://www.endo-society.org/journals/scientificstatements/upload/ edc_scientific_statement.pdf 注七:Swan, S. H., Main, K. M., Liu, F., Stewart, S. L., Kruse, R. L., Calafat , A. M., Mao, C. S., Redmon, B., Terand, C. L., Sullivan, S., Teague, J. L., and the Study for Future Families Research Team. (2005). Decrease in anogenital distance among male infants with prenatal phthalate exposure.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3: 1056-1061. 注八:以下是三篇是針對Swan et al. (2005) 文章提出的質疑: 1. Sharpe, R. M. (2005). Phthalate expos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lower anogenital index in boys: Wi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3: A504-A505. 2. McEwen, G. N. Jr. (2006) Validity of anogenital distance as a marker of in utero phthalate exposure.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4: A19–A20. 3. Weiss, B. (2006). Anogenital distance: Defining “normal”.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4: A399. 注九:從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的污染食品名單 http://www.fda.gov.tw/itemize_list.aspx?site_content_sn=2482 可以看出國人飲食習慣的偏差;飲料類暫且不提,各式各樣打著健康名義的粉劑 ,顯然都是騙錢的玩意,趁此機會清掃一次也不是壞事。 注十:國內學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成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其定位與功能一向 不彰,夾在中研院與國科會之間,而為四不像。此次國衛院院長於第一時間跳出 來指責衛生署,並嚇唬國人,卻不想想自己的單位裡一堆人坐領高薪又做了些什 麼,讓人瞧不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13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