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社會是否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這是需要監測的。 因為,並非社會中的每一成員,都具有這種敏銳的整體察覺能力。監測所得結果, 如何可以簡單明瞭地呈現在大眾眼前,讓大眾可以意識得到,這是很重要的。 生態足跡正是一個絕佳的呈現方式,將硬生生的生態指標, 擬人化成為大眾熟悉的影像語言,容易明白又有震撼力。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是以生命個體或群體為單位, 來測量其生活所使用的地被面積大小。 將這些生活所需的能量消耗、資源消費與廢物處理等, 換算成各種具生態可持續性的地被面積。 生態足跡可以量化生活需求與依賴生態的關聯, 對於過度消費的人類,正可反映出人類衝擊生態的程度。 如果生態足跡過大,顯示嚴重超限使用資源, 將會造成承載容量的耗竭與生命生存的威脅。 對於人類的生態足跡而言, 可以算出個人、家庭、農場、社區、城市、國家等各種尺度的生態足跡。 除此之外,還可由生態足跡進一步來估計過度消費及生態赤字。 例如全球平均每人生態足跡,1991年為1.8公頃,1996年提高為2.85公頃。 其中,1996年的台灣平均每人生態足跡卻高達4.34公頃,生態赤字達4.14公頃, 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表示台灣人已經在超限使用資源。 一般而言,生態足跡有兩種型態,當生態足跡比地理面積大時稱為花瓣型生態足跡, 反之則稱為花蕊型生態足跡。 花瓣型生態足跡是指生活所使用的地被面積實際上大於整體地理面積, 表示使用需求遠超過自然資源的供應,例如小海島上的大城市。 花蕊型生態足跡顯示生活所使用的地被面積實際上小於整體地理面積, 表示資源供應遠超過使用需求,例如大森林中的小部落。 1996年台灣的生態足跡為920,000平方公里, 而台灣的實際面積只有36,000平方公里,是屬於花瓣型生態足跡。 換言之,台灣已踐踏了超過其自身面積25.6倍的生態空間。 若國家、地區與城市能逐年監測生態足跡,結合經濟統計指標同步公佈, 不僅可以瞭解經濟動態,還能掌握生態變遷。 藉此將可持續發展落實於社會的整體運作與回饋機制,進一步修正社會未來的行動方向。 資料來源: 伊克堡 -- Think, talk, feel. And life will be differ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10.50